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内容摘要:
为 7和 4。 3. 设计工艺 ( 1) 选择加工方法 所有孔都是在实体上加工,为防钻偏,均先用中心钻钻引正孔,然后再钻孔。 为保证¢ 35H7 孔及其 2﹡¢ 15H7 孔的精度,根据其尺寸,选择铰削作其最终加工方法。 对¢ 60 的孔,根据孔径精度,孔深尺寸和孔底平面要求,用铣削方法同时完成孔壁和孔底平面的加工。 各加工表面选择的加工方案如下: ¢ 35H7 孔: 钻中心孔-- 钻孔--粗镗--半精镗--铰孔; 7 ¢ 15H7 孔: 钻中心孔--钻孔--扩孔--铰孔; ¢ 60mm 孔: 粗铣--精铣; ¢ 11mm 孔: 钻中心孔--钻孔; ¢ 17mm 孔: 锪孔 (在¢ 11mm 底孔上 ); M6-- 6H 螺孔:钻中心孔--钻底孔--孔端倒角--攻螺纹。 ( 2)确定加工顺序 为减少变换工位的辅助时间和工作台分度误差的影响,各上的加工表面在工作台一次分度下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加工完毕业。 具体的加工顺序是:第一工位( BO):钻¢ 35H7, 2﹡ 11mm 中心孔--钻石¢ 35H7 孔--钻 2﹡¢11mm 孔--锪 2﹡¢ 17mm 孔--粗镗¢ 35H7 孔--粗铣,精铣¢ 60mm﹡ 12 孔--半精镗¢ 35H7 孔--钻 2﹡ M6- 6H 螺纹中心孔--钻 2﹡ M6- 6H 螺纹底孔-- 2﹡ M6- 6H 螺纹孔端倒角--攻 2﹡ M6- 6H 螺纹--铰¢ 35H7 孔;第二工位﹙ B90176。 ﹚:钻 2﹡ 15H7 中心孔--钻 2﹡ 15H7 孔--扩 2﹡ 15H7 孔--铰 2﹡15H7 孔。 详见表 11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 3) 确定装夹方案和选择夹具 ¢ 35H7 孔,¢ 60mm 孔, 2﹡ 11mm 孔及 2﹡¢ 17mm孔的设计基准均为¢ 100f9 外圆中心线,遵循基准 重合原则,选择¢ 100f9 外圆中心线为主要定位基准。 因¢ 100f9 外圆不是整圆,故用 V形块作定位元件。 在支承套长度方向,若选右端面定位,则难以保证¢ 17mm 孔深尺寸 11mm﹙因工序尺寸 80mm- 11mm 无公差﹚,故选择左端面定位。 所用夹具为专用夹具,工件的装夹简图如图 2 所示。 在装夹时应使工件上平面在夹具中保持垂直,以消除转动自由度。 1234图2 支 承套装夹示意图1定 位元件 2 夹紧 机构 3 工件 4 夹 具体 ﹙ 4﹚选择刀具 各工步刀具直径根据加工余量和孔径确定,详见表 12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刀具长度与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装夹位置有关,在装夹位置确定之后,再计算刀具长度。 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 35H7 孔钻孔刀具的长度计算。 为减少刀具的悬伸长度,将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中心线与机床主轴之间,因此,刀具的长度用式﹙ 6- 2﹚和式﹙ 6- 3﹚计算,计算式中 A=550mm B=150mm N=180mm L=80mm Z=3mm T=0. 3d=0. 3 ﹡ 31mm=9. 3mm 所以 T﹥﹙ 550150180+80+3+9. 3﹚ mm=312mm 8 T﹤﹙ 550180﹚ mm=370mm 取 T=330mm。 其余刀具的长度参照上述算法一一确定,见表 1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 1 一、 填空选择题( 30 分) 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 YG YT YG8);粗车钢时,应选用( YT YG YT30)。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 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 成,其中符号 C 代表(车床、钻床)。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 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 Cp 应不低于(二级、三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 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 0、 2)个自由度,一个长的 v 型块可消除( 3, 4, 5)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 9。 二、 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 8 分) 三、 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 ( 8 分) 10 四、 CA6140 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 ( 8 分) 五、 什么叫刚度。 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 ( 8 分) 11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 B 面定位,加工表面 A,保证尺寸 10+ ,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 L 及公差。 ( 8 分) 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 ,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 ( 8 分) 176。 12 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 路线。 ( 12 分) 176。 13 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 18 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 Φ ,均方根偏差为 ,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 XX F。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相关推荐
(a) 是长销小平面组合定位情况,图 (b) 是短销大平面组合定位情况。 下面正确选项有( )。 (a) (b) A. .图 (a) 限制了 4 个自由度,图 (b)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B. .图 (a)、图 (b) 都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C. .图 (a)、图 (b) 限制的自由度相同 .D. .图 (a)、图 (b) 未被限制的自由度都是 X E. 图 (a)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为切削热。 其来源主要有 3 种: ( 1)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量,是切削热的主要来源。 ( 2)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 3)零件与刀具后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传入零件的切削热,使零件产生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薄壁零件、细长零件和精密零件时,热变形的影响更大。 磨削淬火钢件时,磨削温度过高,往往使零件表面产生烧伤和裂纹,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 2)程序指令 刀具补偿的建立与撤销、刀具补偿的意义 基点的计算 旋转坐标系的建立与撤销 相关实践知识 同项目三模块一 模块二 仿真加工 参考学时 2 学时 学习目标 ( 1)熟悉仿真软件; ( 2)实现零件的仿真加工 教学任务 输入本项目零件的加工程序,并实现仿真加工。 三、相关理论知识 同项目三中模块二 四、相关实践知识 同项目三中模块二 模块三 数控加工 参考学时 14 学时
质量包含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主要由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表面加工纹理、伤痕组成;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表面层的加工冷作硬化、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33 车削一铸铁零件的外圆表面,若进给量 f=,车刀刀尖圆弧半径re=3mm,试估算车削后表面粗糙度的数值。 Rz。 =Ra。 =H=f2/8 rε*1000 H
位基准进行加工 主轴钻通孔后 以锥堵或者锥套心轴代替内锥面加工则以支撑州颈为定位基准。 加工顺序的安排 按照粗精加 工分开 先粗后精的原则。 4. 齿轮加工工艺 从工艺角度可将其看成是由齿圈和轮体两部分构成 按齿圈上轮齿的分布形式 齿轮可分为直尺 斜齿 和人字齿轮。 圆柱齿轮的技术要求 将各项公差分成三组 规定 12个等级 3— 4级为超精密级 5— 6级为精密级 7— 8 级为普通级 8
;传动链误差将影响工件端面、台阶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和螺距误差。 18 何谓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原则?为什么要遵循此原则。 答案:在构建配尺寸链时,应剔除与封闭环精读无关的尺寸,使配尺寸链最短,称尺寸链最短原则。 因为只有遵循此原则才能使每个尺寸能分得较多的公差,降低加工成本。 19. 简述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的一般原则。 答案:要便于安装,减少装夹次数,减少刀具种类,便于进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