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加固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为。 2、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 原地面凿除 → 土方开挖 → 测量定位 →绑板墙钢筋网片 →基础 C25砼施工 → 土方回填。 (二)墙体加固钻孔配筋方法 1、原墙体厚度为 240mm。 加固混凝土为厚 80mm,内配双向钢筋网, Ф 10@200¢8@200。 穿墙钢筋为 ¢ 8,间距为 900mm,梅花状。 穿楼板筋为 ¢ 12,伸出板上下各 400 mm,间距为 500 mm,孔径 ¢ 14 mm。 七 、单面双面墙体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混凝土为普通的混凝土,当加厚层较薄,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mm,为了加强新、旧混凝土和墙体砖的结合,旧墙体表面的抹灰层均应铲去,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应根据对粘结强度需要将旧圈梁结合面凿毛处理,露出石子,旧混凝土面已软化、风化、变质,严重破坏时,一般应清除彻底,直至坚实层为止,构件表面应凿毛,要求将表面打凿成麻坑或沟槽,沟槽深度不宜小于 6mm,间距不宜大于箍筋的间距或 200mm,同时应除去浮块,并清理原构件混凝土存在的缺陷至密实部位,梁采用三面 或四面外包方法加固梁或柱时,应将梁、柱的棱角敲掉,同时应除去浮渣,尘土,为了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结合面上涂刷界面剂进行处理,新浇混凝土宜采用低流动性,水灰比小,高强度的混凝土。 浇捣混凝土时应仔细振捣,使之密实,必要时采取喇叭浇捣口浇捣,浇筑 12H 内就开始养护,养护期的 14d。 加固箍筋与原构件箍筋焊接柱加大截面时,主筋下端应植入基础,中间应穿过各层楼板,上端应延伸至加固层的上层柱脚或屋面板处封顶锚固。 八、楼梯底面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 工程 楼梯构件表面处理: 为加强楼梯加固结合力,应凿去结合面 ,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直到完全露出坚实基层。 在此基础上将结合面打凿平整,并用钢丝刷刷毛,用压缩空气吹净。 采用钢绞线 Ф @ 30*300 网片, 并与两端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保证力的有效传递,加固区内的外包钢绞线应通长设置,不得中断,下端应伸到梁内;中间应应锚入楼梯斜板内,加固完成后表面抹厚 35mm 的 1: 2 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亦可采用其它饰面防腐材料加以保护。 九、植筋加固工程 锚固材料采用锚固胶,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书。 施工方法: 植筋定位:按甲方要求或施工图纸放线定 点; 钻孔的深度孔径根据钢筋锚固倍数进行钻孔,本工程一般为 15d, Ф 25 为 18d。 洗孔:先用吹风机具将孔洞内浮尘吹净,再用清水洗到见清水流出为止,然后再用吹风机具烘干; 配胶:本胶随配随用,胶与固化剂的比例为( 50100): 1,充分混合均匀后使用。 常温( 23℃)下 10 分钟固化,增减固化剂可直接影响固化速度。 配制好材料后,向孔洞内填充 2/3 左右的材料,以免钢筋插入孔洞内,溢出过多的材料,造成材料的浪费。 锚固钢筋插入孔内,在固化前请勿晃动锚固钢筋,以免影响锚固效果。 十、钢筋工程 1、原材料: (1)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2)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配料: (1)认真做好钢筋图的审图及钢筋料表的计算工作。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等杂物清除干净。 (3)根据施工部位及钢筋原材的长度合理配料、长短搭配。 (4)箍筋施工时,采用 U字型箍,然后将两个 U字型箍筋进行焊接连接,成封闭箍。 3、墙面锚筋及钢筋网绑扎: (1)在墙面上按纵横间距各 500mm、呈梅花形布 置的原则,进行排尺放线,弹出锚固筋的布设点后,采用金刚石钻机钻孔,成孔后用压力水清洗洞内灰屑。 ( 2)在清理干净的墙面上,提前弹出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并按设计要求的钢筋网格尺寸( 250mm),布设绑扎并确定出墙、门窗边缘附近的周边钢筋位置线,其余按设计要求的钢筋间距,均匀分布弹出水平和竖向钢筋位置线,钢筋网施工严格按要求放置垫块。 ( 3)Ф 6的穿墙钢筋施工前,先一边做好 90度的弯钩,另一边先不做弯钩,等穿在墙上后,再进行 90度打弯。 十一、钢网片墙 加固施工 1、根据设计图纸点出需加固柱的位置, Ф 46@ 300, 表面抹厚 35mm的 1: 2聚合物砂浆, 根据现场实际适当调整,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垫块。 2、墙柱自下而上逐层进行施工,并在施工前清除上层楼面上所存放的物品,对柱穿楼板处的楼板采取支护措施,确保结构及施工安全。 当墙柱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和修复后,方可拆除脚手架。 十二、 屋面工程 原建筑的屋面铲至屋面结构层再重做找坡、保温、防水层。 1、找坡、保温层施工 (1)工艺流程:拆铲除原基层屋面,清理、找平 → 管根堵孔固定 → 弹线找坡 →铺设隔气层 → 保温层铺设 → 拍平 → 填补板缝→ 检查验收 → 钢 筋细石砼找平层 (2)基层清理、找平:将面层后的结构层表面的杂物、尘土清理干净并抹 20 mm 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3)铺设 SBS卷材。 ( 4)保温层 35mm 加气块, 50mm 碎块找坡,验收后抹 20 mm厚 1∶ 平层。 2、防水层施工: 屋面防水层为一道 4 mm厚 SBS卷材 3mm厚石灰砂浆隔离层, 40厚 C20细石混凝土 (1)基层条件:找平层已做完隐蔽工程验收,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得大于 9 %,含水率可用以下简单测法:用一块 1 1 m的油毡,平铺在找平层表面上,静置 3- 4小时后 翻起,如覆盖油毡的基层表面和周围相同(无明显水印),则可认为含水率符合要求;阴阳角等部位做成 50 mm的小圆弧;雨水口处按设计坡度值计算后再低 10-20 mm,以保证局部无积水。 (2)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卷材的配套基层处理剂,薄厚一致,干燥 4小时以上,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3)复杂部位附加层:阴阳角等防水薄弱部位事先作好附加层,进行局部增强处理。 (4)涂刷配套的基层胶粘剂,胶粘剂待基本不沾手时即可铺设卷材。 (5)铺设卷材:卷材铺设方向应由标高低处向高处铺设,先铺设排水集中的檐口部位,卷材的配置应顺长方向 配置,并使卷材长向与流水坡度垂直,卷材的搭接应顺流水方向。 十三、楼地面工程 14. 1 水泥楼地面 操作工艺要点 1)基层处理楼面修复,污物清理干净,板面凹坑用砂浆填平,刷素水泥浆接浆。 2)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防水层找平,平整度、标高、泛水正确,养护 24h。 5)安装偏差与检查方法: 表面平整度: 2mm/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缝格平直: 2mm/拉 5m线和尺量检查;接缝高低差。 十四、装修工程 15. 墙面及墙柱加固部位刷涂料: 墙面抹灰: (1)工艺流程:抹底灰 → 抹罩 面灰 (2)应由专人整修预留洞口、电气、盒周边的细部。 满刮腻子,打砂纸磨光,分遍刷浆等每一道工序质量来确保。 (5)刷浆每遍涂层不应过厚,涂刷均匀,颜色一致。 (6)采用滚涂法施工时,滚涂后必须用排笔理平理顺,以消除滚涂毛点,增强观感效果,要求做到不掉粉,不起皮,无漏刷透底,刷纹通顺、颜色一致、质感均匀。 (7)刷浆时要注意不要交叉污染,对门窗,各种管道灯具,开关插座,箱盒等应临时覆盖不得污染,刷浆工程结束后应加强管理,认真做好成品保护。 15. 2 面砖饰面 工艺流程:清理→贴灰拼→铺结合层砂浆 (底层 ) → 弹线→铺砖→压平拨缝→嵌缝→养护。 1. 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砂浆、油污和垃圾应清除干净、用水冲洗、晾干。 2. 贴拼、标筋:根据墙面水平基准线,弹出地面标高线,然后在房间四周做灰饼,灰饼表面应比地面标高线任一块所铺面砖的厚度,再按灰饼标筋。 3. 铺结合层砂浆:铺砂浆前,先刷一道素水泥浆随刷随铺干硬性砂浆 (稠度 以内 ),根据标筋的标高,用木抹子拍实,用刮尺刮平 (平整度不大于 4MM)拉线测定标高,符合要求后,用木抹子搓成毛面。 4. 弹线:每铺完一个房间或一个区段的砂浆, 按大样图要求弹控制线,弹线时在房间纵横或对角两个方向排好砖,其接缝宽度大于 2MM,排砖确定后,每隔 35 块砖在结合层上弹纵横或对角控制线。 5. 浸水:将选配好的砖块放入清水中浸泡 23 小时后,取出晾干备用。 6. 铺砖:铺砖时,应抹垫水泥湿浆或撤 1MM 厚干水泥,洒水润湿将地面砖按控制线铺贴平整密实。 7. 压平、拨缝:每铺完一个角落用木锤或硬木锤拍一遍,不遗漏,边压,边用水平尺找平。 8. 压实后,拉通线先竖缝后横缝进行拨缝调直、贯通、调缝后再用木锤、拍板砸平,将缝内条浆或 砖面上的灰浆擦去。 9. 嵌缝:铺完地面砖用 1:1 的水泥砂浆嵌缝。 二天后,将缝清理干净,刷水湿润。 10. 养护:嵌缝 砂浆终凝后,铺锯屑浇水养护不得少于 7 昼夜。 十五、门窗工程 (1)工艺流程: 弹线→ 门窗洞处理 → 连接件安装 → 窗框安装固定 → 窗扇安装 → 门窗口四周密封嵌缝 → 安装五金配件 → 安装纱窗密封条。 (2)操作工艺: 1)从加固顶层向下弹外窗口纵向边线,横向弹窗口水平位置线,对有偏差的窗口进行处理,确保纵横跟线。 2)窗框安装在安装线后调整正侧面垂直、水平度和对角线尺寸合 格后,用对拨楔子临时固定。 3)窗框与墙体连接采用墙内安装膨胀螺栓与窗框连接件紧固的方法。 该做法的特点是:塑钢窗与结构固定牢固,同时减小窗与墙体的缝隙,使固定件由受弯变为受剪,可大大增加窗体的风压抵抗能力。 4)窗框与洞口墙体采用弹性连接,框四周缝隙内分层填入玻璃棉毡条,框边留5- 8 mm深的槽口,嵌填防水密封胶。 5)密封条安装时要留自伸缩余量,要长出装配边长 20- 30 mm,在转角处应斜面断开并用粘结剂粘牢。 十六、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外墙采用钢管双排脚手架,砌筑脚手架采用移动式筒易脚手架。 粉刷、涂料采 用移动式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并注意与墙体连接,确保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如下: 内脚手采用马凳和脚手板组合脚手或移动式钢管脚手。 外脚手架均采用双排钢管和扣件式脚手架,施工一层后开始搭设,顶部超过建筑物的 , 随层高面增加,既要做好安全生产,又要为后装饰打下基础。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 业主、监理工程师 严格按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竹笆要铺满、铺平、铺稳,不得有探头竹笆。 搭接时要及时设置联墙杆,剪刀撑,剪刀撑跨越根数控制在 57 根,与地面的倾角以 45 度为宜, 且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在整个高度和长度上连续设置。 为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作业层外侧设悬挂竹篱笆,在架空方向按规定设置,挑出安全网,需搭斜道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滑措施并有护栏,作业层之间用棚布或竹篱笆防护,以防坠物伤人。 严格避免违章作业,严禁利用脚手架吊物、作业人员攀登、推车跑动、任意拆除部分件和联墙杆件、脚手脚四周挖掘等行为。 1 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合格,在施工中,检查验收要高要求,质量保证资 料必须齐全,各分部分项全部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为了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我们将质量目标进一步细化到各个分项工程,报业主审定以便更好地控制。 成立以公司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公司总师室的统一领导下,由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质监员具体实施对本工程的质量监控和管理,使工程质量等级纳入投标质量等级的控制目标。 公司技术、质量、材料设备和经营等部门配合现场 质保体系进行预控、监督和检测。 (二)质量管理职责 为了保证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有关质量管理措施在施 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本公司将严格落实项目经理及质量管理成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责任,并项目副经理 项目工程师 项目经理 质量管理 员 各专业施工班组 质检部门 严格执行、严格要求、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项目经理: 作为我司施工代表,负责项目部全部工作,指导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根据工程规模、特征,有计划地决定项目资源配备,明确下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责和职能,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 根据建设方要求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协调,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方针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 控制成本计划,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 施工。 项目副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生产管理,组织落实完成项目的质量措施。 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 ,合理调度劳动力资源。 负责使项目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生产活动符合施工方案的实施要求。 参与制定、贯彻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组织实施质量体系。 进行施工现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