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内容摘要:

专业 专任 教师公开 发表论文 53 篇,主 、 参编、主审教材 21 本。 “ 师资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自评结果: A 主讲教师 情况 专业各核心课程主讲教师能力强、水平高、师德好, 多人 荣获 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 省 教坛新秀 、学院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专业各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经常参加工程的技术咨询服务,了解当前工程技术发展的前沿,教学中能够紧密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 本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充分利用 校企合作平台 ,参与到工程实践中。 一 是利用 浙江同济设计分部 对外生产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二 是利用双师身份参与 水利 建设行业生产服务,提供智力支持。 “ 主讲教师 情况 ”自评结果 : A 教学改革 与实践 课程体系 与教学内容 改革 在 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所面向的 不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术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活动为内容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重组课程体系,形成了 “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 的 职业核心能力 、专业 技能 、 职业岗位能力 、创新拓展 能力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整合了全部课程,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 专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 筑初步、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取打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 10 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根据 “ 课证一致、技能为主 ” 的原则进行取舍, 压缩理论课时,大大增加实践课的教学, 以增强课程 和职业 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以建筑设计 为例,本课程根据 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构成教学情境,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设计主题学习单元。 构建了从 “ 任务准备(资料收集) — 分析问题 — 初步设计 — 深化设计 — 设计成果制作-方案汇报 ” 的工作过程完整性的课程结构。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吸纳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 “ 教、学、做 ” 一体化等,同时, 聘请 企 业人员参与管理,在真实环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本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核心课程的教学组织上我们 借鉴 “ CBE” 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做一体的 教学组织形式。 每个模块的的教学都是将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而不是简单的截然划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就其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中心靠教师 “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在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 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等等多种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 并 取得很好的效果。 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练并重。 2020 年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 、 2020 年 土木工程实用力学 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建筑设计被 评为 院级 精品课程。 通过课程建设,本专业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注意进行适应工程环境、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训练。 加大顶岗实习和岗前 综合设计训练 的改革力度,将 岗前 综合设计训练 作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岗前技能强化、与企业实现“零距离”过渡和培养创新 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选题上紧扣工程实际,选用用人单位的工程课题,聘请工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与校内专任教师一起 编 写了 《建筑写生实训指导书》、《建筑制图实训指导书》、《 CAD 实训指导书》、《建筑设计实训指导书》、《建筑认识实训指导书》、《建筑初步实训指导书》、 《 建筑构造实训 指导书》等。 此外公开出版的教材有 13 本,省级重点教材 1 部,自编校本教材 4 本。 教学改革成果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 11 ( 1) 《职业学校自主教学督导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获得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2) 《浙江省水利行业岗位技能型人才开发的研 究与实践》 获得 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 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推广, 加快了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使 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评结果: A 3 实践教学设备 较 齐全,体系完备 实践条件 校内实训设备 较 齐全,管理规范 本专业依托学院长期 的 积淀 , 根据行业新技术发展不断充实 校内实训基地 ,扎实地开展校内实践项目。 建成具有仿真功能的 建筑规划仿真设计所 , 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建筑设计的对象和过程为依据,建立 了 4 个 工作室。 学生进入 工作室 ,以项目为依托进行专业学习。 教师通过社 会承接的项目、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参与,以实题虚做的形式把实践项目融到教学中去。 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教学、实践和产业化经营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为本专业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提供大量的实际实践案例,也为培养师资队伍提供良好的训练基地。 初步建立起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还建设了建筑设计基础实训室、建筑制图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训室、建筑构造实训室、建筑施工工场 等,能够完成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任务。 中央财政 240 万元支持的工程施工技术实训基地,作为 2020 年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 ,目前正在建设中。 学院着力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职场氛围”,并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与使用,推广采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 5S”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月报表制度更进一步强化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管理。 校企合作,办好校外实训基地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 12 本专业积极与企业联系,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和顶岗实习,现已与 23 家 建筑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为了确保学生职业技能 的提高,不断地从机制上进行探索与创,针对各类建筑企业都难以集中接收成建制的班级进行现场实习的实际困难, 利用暑假 ,组织学生分成实习小组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 实习效果显著,学生们感觉收获很大,既取得了 设计 经验,又在回校后对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 实践条件 ”自评结果: B 实践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时超过总学时的 65%, 在实践教学中注意进行适应工程环境、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训练。 加大顶岗实习和岗前 综合设计训练 的改革力度,将岗前 综合设计训练 作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岗前技能强化、与企 业实现“零距离”过渡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选题上紧扣工程实际,选用用人单位的工程课题,聘请工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的确立上,积极邀请 合作企业 的工程师和参与制定方案,先后确立了 建筑设计实训的内容和各项目的 技能考核标准、技能考核题库。 实行“双证书制”教学,使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除将英语、计算机绘图等级证列入教学计划,还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 近几年,毕业生 职业能力与素质良好 ,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均达到 85%以上。 “ 实践教学内容 ”自评结果: A 工学结合 坚持以就业为 导向 、工学结合的教育机制 , 在行业层面 成立 了 浙江水利行业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水利厅); 在学院层面 成立 了 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在 系部层面,成立建筑系校企合作办公室,落实校企合作中的有关具体事项。 一是依托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浙江分院 成立了 浙江同济设计分部,为工学结合、教师的锻炼提供了实施的基础。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 13 二是成立了以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建筑 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训项目与场所的规划、技能考核标准的确定等方面给与指导。 三是建立了学生岗前 综合设计训练 实训及顶岗实习制度,时间在半年以上。 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创造了条件。 “ 工学结合 ”自评结果: A 4 教学管理规范,质量监控体系健全 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依法治校和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达到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管理规范 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 学院建立了完善高效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加强了目标过程管理,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系统和监控、反馈系统。 建立了健全的教学管理机构。 学院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内设教学督导室,系(部)相应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教学质量考评组、教学督导组,负责管理、监控、跟踪和分析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 学院规章制度和教学管理文件健全、编辑成册,并且能根据不同时期教学的需要,不断制定新的教学管理文件,使已成册的教学文件不断得到充实。 学院制定的教学管理文件有自身的特色,对各项教学工作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素质高。 我院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素质高、学历高,有丰富的教学和行政管理经验。 教务处、各系 部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能按规章制度科学、及时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教学档案搜集完整。 每学期学院档案室均注意搜集教学资料,系部按照要求整理上交,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 14 “ 管理规范 ”自评结果: A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有特色,校园文化良好。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学院有分管院长、有学生工作处、团委统一协调,系部设有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 ,配备了 班主任、辅导员 ,成立了 学生会、班委、团支部 等学生组织 , 提出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理念 ,建立了以整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并形成《学生手册》,要求学生 从 学习 、 了解 到熟知。 积极开展 校园文化 建设 , 建筑系 创造性的开展了“ 建筑讲坛 ”活动 ,努力营造格调高雅的人文环境,厚实的知识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同熏陶下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养成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竞争意识以及职业习惯。 “ 学生管理 ”自评结果: A 质量监控 学院各教学环节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监控和反馈体系 , 措施得力,机制运行与效果良好。 高教研究所督导评价室 负责组织开展学生评教,系部负责常规教学检查与评教工作,把教师备课(教案)、 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分析等各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监控和督导,及时反 馈信息和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并编辑学院《教学督导通报》 资料反映学院的教学和国内外高职教育情况。 系(部)的教学质量监控到位,每学期均分别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及时解决教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组织教师互相听课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汇报课、公开课及说课竞赛等活动; 开展 还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去听课堂教学质量较好的其他教师的课。 对刚进校,未从事过教学的青年教 师,配备指导教师 进行教学 指导 帮助促进活动, 并 组织督导组老师与有关教师进行听课情况交流。 系 领导班子成员 还经常对系里老师听课,评课,及时掌握老师的教学效果。 “ 质量监控 ”自评结果: A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 15 5 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 良好 招生与就业 近三年招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报到率高 随着学院的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院的社会声誉越来越高,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招生的学生质量逐年提高,近三年 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第一志愿上线率 2020 年为 %, 2020年为 %, 2020 年为 %; 新生报到率 2020 年 %, 2020 年 100%,2020 年 100%,居 学院各专业 前列。 毕业生就业率高 从学院到 建筑系 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院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建筑系 成立了 校企合作办公室和 就业指导工作组 ,有专职人员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 和 就业指导课 程。 在加强指导的基础上, 校企合作办公室 不断拓展就业门路,积极联系各大、中型建筑企业,将大、中型企业请进校园,直接与毕业生洽谈,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实行校企结合。 近三年学生首次 签约 率稳定在 90%以上。 “ 招生与就业 ”自评结果: A 用人单位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