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方案内容摘要:

红线桩的复核及建筑物平面控制 首先根据总平面图, 对测绘院 提供的 建筑物楼角 坐标 进行 尺寸 校核, 然后 根据设计图纸 对建筑物做 轴线 平面控制。 以上 测量成果 经监理检查后均符合 测量 精度 和 施工 规范 要求。 平面控制见附图 1。 具体数据 见下表: 建筑物 楼角 坐标 点 号 纵坐标( X) 横坐标( Y)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北京市 ***建设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7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 、施工图 和 测量成果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 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由于 本工程 现场 整个基坑采取大开挖 , 场地 比较狭小,所以 布设的控制点 或控制线 要求通视 良好 , 标记醒目, 便于保护 , 施工方便。 用 红油漆 或墨线 作好测量标记。 : 177。 地下结构 的放线 地下结构 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首先对场区 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177。 以上楼层平面 放线 177。 以上楼层平面 放线 控制采用内控法。 测设过程如下: ( 1) 在首层楼板浇筑砼以前,预先在首层底板的上筋上相应控制点的位置焊接一块 150mm15 0mm 5mm 的钢板,并保证钢板上表面与砼面持平。 ( 2) 利用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点进行校 核,并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 ) 边长相对中误差 北京市 ***建设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8 三 级 177。 20 1/10000 ( 3) 用钢针在预埋钢板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准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 177。 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 4) 在 177。 以上各楼层底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 150mm15 0mm 的孔 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 5) 首层各内控点的 4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五、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点 由 京开高速辅路 引测至现场。 采用 往返测量的方法 引测至场内 为 BM1=**.00m( 177。 ) , 往返平差1 0mm 符合精度要求。 再由BM1分别 向南北两侧各引测一点 BM2 和 BM3 满足 现场 的需要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用红漆作好标记,并在总平面图上标出。 2. 177。 以下高程的控制 随着挖土的逐步深入,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向 基槽内引测标高,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控制点作在护坡上 (见下图) ,每隔70 米设一点。 基础前期施工和结构施工以此为控制依据。 基槽内标高要定期检查及时修正。 地下结构完成后,将标高抄测到首层结构墙柱上(即建筑 1米线),并且经常与现场水准点进行复核。 3.177。 以上 高程 控制 北京市 ***建设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9 根据现场高程控制点,向首层引测建筑 1 米控制点,不少于三个点。 标高竖向引测从电梯井或结构外墙用钢尺 往上传递, 并用水准仪检查标高控制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不超过177。 3mm,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若超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