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秀安路生活区一户一表部分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间顶部 < 2 成列盘顶部 < 5 盘面偏差 相邻两盘边 < 1 成列盘面 < 5 盘间接缝 < 2 C、柜(盘)就位,找正、找平后,除柜体与基础型钢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档板均用镀锌螺丝连接。 D、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 每台柜从后面左下部的基础型钢侧面上焊上鼻子,用 6mm2铜线与柜上的接地端子连接牢固。 E、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b、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③柜(盘)试验调整 A、高 压试验由司检验部门对设备进行交接试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电力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标准。 B、试验内容:高压柜耐压试验、母线冲击及耐压试验、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保护定值整定及低压柜、变压器耐压试验。 C、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 D、二次接线调整及模拟试验 a、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b、绝缘摇测:用 500V 摇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 c、接通临时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的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 掉,接上临时电源。 d、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器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e、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顶管施工 工艺流程: 挖土与顶进 测量和误差校正 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准备: 1顶管工作井施工,井内设集水坑,便于抽排积水 1后靠背设置,工作井基础设定后,根据管道走向设置后靠背。 1导轨安装,导轨安装牢固与准确 对管子的顶进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 导轨安装依据管径大小、管道坡度、顶进方向确定,顶进方向必须平直,标高、 轴线准确。 导轨可用轻型钢轨制作。 1顶进设备采用千斤顶,头部设刃口工具管,起切土作用并保护管道及导 向作用。 为防止土体坍塌,在工具管内设格栅。 1注意:顶管工作坑四周必须采用围护措施,采用彩钢瓦围护,雨帆布防 护,并设醒目警示标牌。 顶进时,过往车辆应减速慢行,且禁止大吨位、重载车 辆通行。 2 挖土与顶进 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正常状态,即可进开挖和顶进。 首先将 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以便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进行管前端挖土。 2挖土与运土 管前挖土是保证顶进质量及地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管前挖土的方向和开挖形状,直接影响顶进管位的准确性,因此管前周围挖土应严格控制。 管前挖出的土应及时外运,大管径可采用手推车推运,管径较小时,采用双筒卷扬机牵引小车出土。 土运至管外,再用工作平台上的摇头扒杆吊到平台上,然后运出坑外 2顶进 顶进利用千斤顶顶出镐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顶进管子推向前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 1)安装好顶铁、挤 牢,管前端已挖一定长度土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2)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缩回; ( 3)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2顶进注意事项: ( 1)顶进时应遵照“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 应连续作业,避免中 准备工作 顶管验收 沉降观测及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 途停止,造成阻力增大,增加顶进困难。 ( 2)首节管子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关系到整段顶进质量,应勤测量,勤检查及时校正偏差。 ( 3)安装顶铁应平顺,无歪斜扭曲现象,每次回收活塞加放顶铁时,应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使连接 的顶铁数目为最少 ( 4)顶进过程中,发现管前土方坍塌或油泵压力表指针骤然增大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继续顶进。 3 测量和误差的校正 3测量 顶管中线和水准点引入工作坑内,控制导轨、顶管机安装位置和顶进方向及高程。 顶进时,每顶一定距离测量一次,第一节管子测量间距应缩短。 校正时,每顶进一镐即测量一次。 3顶进偏差的校正 顶进过程中发现管位偏差 10mm 左右时,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 校正方法一般采用:( 1)挖土校正法:偏差值为 1020mm 时采用此法。 即管子偏向设计中心左侧时,可在管子中心右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一侧不超挖,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 2)顶木校正法:偏差较大时或采用挖土校正法无效时,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向一侧的内管壁上,另一端支撑在垫有木板的管前土层上, 开动千斤顶,利用顶木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4 沉降观测及控制 顶管过程中,因开挖正面土体松驰、纠偏对管道周围空隙填充不足、管道与土层摩擦等原因均会引起地面沉降,因此,施工时必须设置沉降观测点,加强沉降观测。 电力电缆敷设 工艺流 程: ①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型号、规格、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应无扭曲、损坏。 ②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A、 1kV 以下的电缆,用 1k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 10MΩ。 B、 3~ 10kV 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 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 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准备工作 电缆穿保护管及支架敷设 电缆头 制作及接线 挂终端标志牌 挂标志牌 管口防水处理 施工组织设计 ③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④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⑤电缆进入电缆沟、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⑥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电缆埋管施工 工艺流程 沟槽开挖 → 基槽验收 → 素土夯实 → 条基安装或浇筑 → 管枕安装 → 管道安装 → 管间回填 → 验收 ( 1)沟槽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沟槽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 开挖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设计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进行验槽,并作好记录。 ( 2)素土夯实:沟槽完成后,对基底土层进行夯实,密实度达到 95%,当超挖大于 10 ㎝,采用灰土回填夯实。 ( 3)条基浇筑或安装:条基按设计尺寸、间距、深度、人工开挖,以土体作为横板,顶部与土基相平。 混凝土标号 C15,采用人工下灰浇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顶部压实抹平,顶部标号偏差 0~ 5 ㎜。 条基亦可采用预制块进行安装。 ( 4)管枕安装: 同一工程中管枕尺寸必须严格一致,构件厂生产管枕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确保管枕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满足安装要求。 在管枕和条基上弹中心线及边线,以便安装时对 准。 ( 5)管道安装 采用人工安装,调整管材长短时可采用手锯切割,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 6)上层管枕及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时接头错开。 底下一层管道安装完成后,开始安装上一层管枕及管道直至完成。 ( 7)管间回填:采用中砂或细砂回填,回填砂必须灌入管间空隙。 为保证回填质量,砂可分层回填,砂回填可辅以水沉,保证管间回填密实。 电房照明安装 ①、配电箱垂直度:箱体高 50cm 以下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体高为 50cm 及以上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3mm。 施工组织设计 ②、成排灯具中心线 允许偏差为 5mm。 ③、明开关、插座的底板允许偏差:同一场所高差为 5mm,并排装高差为 ,面板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④、 注意事项 a、接线盒、开关、插座、位置必须正确、牢固、方正; b、配电箱、电表箱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位置正确,箱内接线要做到整齐美观、接地端子牢固可靠,各配电柜、箱要有良好接地系统; c、电缆敷设必须排列整齐、美观; 为了日后便于管理使用,管内穿线及电设备连接要分好电线的颜色,确保三相五线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安排顺序、单相三线的每线颜色的确定; 电能计量箱安装 、确认箱体、观察窗、面板涂层等完好无损,箱体整体结构无变形。 、牢固,箱体下沿离地面高度宜≥ 150cm,以便于电能表现场抄见。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堵,以满足规范要求。 ,倾斜度不超过 1176。 ,并用螺丝紧固于箱内安装垫板上。 ,接地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 ,各类标识(标志)、观察窗是否完整、完好,接线是否准确,各连接件是否紧固等,并对总负荷开关单元 及计量单元箱门上锁并实施铅封。 ,做到各元件、导线等布设(置)整齐、美观。 电表安装 1.电能表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2.电能表安装必须牢固垂直,每只表除挂表螺丝外至少还有一只固定螺丝,电能表倾斜度不大于 10176。 3.安装电能表时 , 应先压表尾上排螺丝 , 用手扯动表尾线无松动现象 , 再压下排螺丝。 压线时用力不宜过大 , 以免伤线。 按线扒皮要适宜 , 以防螺丝压在线皮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