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内容摘要:

单位: mm) 表 631 管 线种类 平行净距 垂直交叉净距 达不到要求时的保护措施 电力线 150 50 电缆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电缆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保护地线 50 20 电缆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电缆套以石棉管保护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电缆套以石棉管保护 给水管 150 20 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压缩空气管 150 20 加硬塑料管保护 煤气管 300 20 加硬塑料管保护 在钢绞线上敷设缆线 缆 线盘一端和缆线布放末端安装导引滑轮。 每隔约 30m安装一个导引滑轮,牵引绳通过导引滑轮。 缆线挂钩的选用应根据具体缆线条数确定,单条缆线挂钩间距为 500177。 20mm,每增加一根复挂缆,挂钩间距相应缩短 10%。 布放缆线时,缆线的牵引端头应作技术处理,采用具有自动控制牵引力的牵引机牵引;牵引力应施加于加强芯上,不得超过150kg;牵引速度为 10m/分钟,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超过 1km。 布放缆线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缆线外径的 20 倍。 光缆架空每 500m 应设一个缆线余留架,余留光缆 20~ 30m。 光 缆接续盒两侧各余留光缆 15~ 20m 余量,余留设置在两端杆的余留架上。 缆线通过变压器工作台 (见图 6312) 缆线通过变压器工作台时,加聚乙烯绝缘护管,两端超出钢绞线与缆线的绑扎点。 加聚乙烯绝缘管的缆线与低压线的距离不小于 600mm,与高压线的 距离不应小于 1200mm,聚乙烯绝缘管的耐电压能力不小于变压器一次侧的 倍。 聚乙烯绝缘管须与钢绞线绑扎 500mm 以上。 缆线通过变压器工作台时,应在工作台的外侧,与变压器工作台槽钢绑扎牢固、平直、整齐。 安装光缆余留架 (见图 6313) 光缆余留架应在靠近电杆的位置安装。 光缆余留架上端用专用螺栓固定在钢绞线上,一个侧端固定于线杆上。 将余留光缆按照顺时针顺序缠绕在余留架内。 架空缆线的保护方法 (见图 631 631 6316) 架空缆线与树木、杆状物等物体的净距离达不到规定 时,按表632 做保护。 缆线与电车滑接线交叉时,应埋地通过,无法埋地时,可在距地 9m 以上架双钢绞线,缆线与钢绞线加聚乙烯绝缘护管在电车滑接线上方通过。 缆线与通信线路交叉时,必须加保护管保护,交叉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尺寸,绝对禁止不加保护的接触性交叉,保护管必须牢固固定,不得两面窜动。 除特殊注明外,护管一律用 3mm 以上厚度的聚乙稀绝缘护管。 架空光(电)缆 与物体的最小净距(单位: mm) 表 632 物体名称 最小水平距离 最小垂直距离 达不到要求时保护措施 树木、杆状物 1250 600 见图 2 房屋建筑 2020 1000 加套管保护 铁路 16000 7500 埋地通过 通信线路 400 400 加绝缘套管保护 高压电力线路 2500 加绝缘套管保护,与高压线距 1200mm,必要时申请断电 低压电力线路 1500 加绝缘套管保护与低压线距 600mm 4. 设备安装 前端设备 机柜:前端均使用 19"标准 机柜。 为了良好散热,机柜应配备轴流风扇。 机柜内后部,应配备第一次一点接地的汇流条(管、棒、板),供焊接各有源设备的接地线。 机柜内后部,应配备足够的无地线电源插座。 有源设备:竖插式有源设备插盒,高度 1~nU,均经竖插式机箱,插入 19"标准机柜,竖插式结构,利于空气自然对流,散热好,设备密度高。 横插式有源设备插盒,高度 1~2U,均直接插入 19"标准机柜,横插式结构,不利于空气自然对流,插盒间应保持1U 空间,以利散热。 插盒布局,应考虑,相互连接的设备尽量靠近、主备机切换方便。 为了防止静电、漏电损坏电设备,在设备相互连接和通电之前,应确认已经良好接地。 良好接地是指:每个竖插式机箱、横插式插盒,均已引出接地线;并已焊接在机柜内第一次一点接地的汇流条(管、棒、扳)上;汇流条也已第二次一点接地至机房地线的汇流条上;地线接地电阻足够小。 为保证良好散热,应确认插盒、机箱、机柜的轴流风扇工作正常。 测量、观察有源设备输入、输出信号正常。 无源设备:前端上下行混合、分配使用一些分配器、分支器。 前端使用的这些无源设 备,不应杂乱无章,也应该使用与有源设备相应的标准插盒。 光传输设备 室内光设备①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前端的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均为横或竖式插盒。 为了防止静电、漏电损坏光设备,在设备相互连接和通电之前,应确认已经良好接地。 良好接地的要求同电设备。 测量、观察室内光设备输入、输出信号正常。 ②盒形光分路器:盒形光分路器,应均为SC/APC 法兰盘入出,为防止尾纤断裂,不使用尾纤入出形式。 确认 1310nm 或 1550nm 适用波长正确。 确认各端口不同的分光比及其连接对象。 室外 光设备 光节点①在钢绞线上吊装(见图 64 642)对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光节点,应装在距电杆 — 2m距离处,机壳下应有辅助托架支撑。 ②在墙壁上的安装(见图 643):光节点在墙壁上安装,需选用合适的支撑和横担,使其稳固,支撑不得松动。 按施工图纸指定位置安装,保持楼体的整体美观,设备排列整齐,缆线走向横平竖直。 光节点外壳要与墙壁紧贴,尽量缩短悬空电缆长度,防止接头松动、缩芯。 光节点接地线要用支撑与横担的螺母拧紧,保证接地良好。 光节点应装在支架中间部位。 光节点应距离地面约 6m。 ③ 尾缆连接:打开光节点盖子,取下光缆口堵头,并谨慎地将尾缆的光纤插头穿进光缆口,每次穿一根尾纤,并保证光纤弯曲不超过允许范围。 将尾缆的光缆螺套推到光节点的光缆口,光缆螺套和橡胶圈可保证拧紧时,尾缆不随之转动,主体可承受扭距为 60~70mp(meter pound 米磅 )。 纤缆固定后,在接续盒内的位置要比较顺畅、宽松,然后拧紧密封螺母,密封螺母拧到其底部显现为止,最后,拧紧内螺母、防水密封螺母,一直到拧紧为止。 ④光纤熔接完成以后,按施工工艺要求对光缆进行悬挂。 光节点机壳开启与关闭:光节点正面,应装在施工安全的方向 ,应按照外壳上标注的螺栓顺序开启,调试或做完接头后,应将所有螺栓松开,再合盖,并按照外壳上标注的顺序,分三次全部拧紧螺栓。 光节点内的面板螺丝,在调试或做完接头以后,所有螺丝松开后严格按标注顺序,分二次紧固,并检查螺钉是否齐全。 每次关闭机壳前,填写好机壳上的调试记录表。 ⑤柱形光分路器:柱形光分路器,都是二分路器,长度约 50mm,直径约 3mm,一端单光线素线,一端双光线素线,均安装并熔接在接续盒内。 柱形光分路器的根部非常脆弱,稍有硬折,即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