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学生宿舍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的将立管牢固的固定在管卡上,并及时的做好防腐措施。 支管安装:应在墙体砌筑和墙面装修后进行,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预留口处依次逐段安装,按不同的管径及管段长度,根据规范的要求合理的设置支、吊架。 根据不同的卫生器具安装好预留的冷、热水管口。 支管上如需安装水表应暂不装表,按照水表的长度先装上临时连接管,在试压后竣工交付使用前拆下临时连接管,再安装水表。 安装冷热水管道时,热水支管应敷设在冷水支管上方,冷热水龙头的位置为左热右冷。 水压试验的步骤 将试压管道 所有预留口封堵严密,然后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气体排出; 充满水后,进行严密性检查,如有渗漏应及时修复; 给水管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 ,同时应检查各连接处不渗漏为合格。 给水管道施工安装的质量及技术要求 本工程室内给水管道选用薄壁不锈钢管。 安装步骤:配管下料 清理毛刺 标记画线 密封圈检查 插入管子 卡压操作 确认卡压尺寸 安装要求:配管 时必须采用电动机械有齿锯切割或采用手动割刀切管,禁用无齿锯下料;下料管端面采用专用工具除去毛刺或用 锉刀、刮片刀将毛刺完全除去;管子插入管件承口深度与画线标志相吻合,调节量不大于 3mm,保证管子插入长度,不要损伤管件内部密封圈;必须采用专业工具进行卡压作业;采用专业具用具确认锁固形体。 给水立管和装有 3 个或 3 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一般在阀门后安装活接头)。 冷、热水管道同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的上方。 垂直平行安装时热水管 应在冷水管的左侧。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 150mm 的净空。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管道在敷设过程中应及时封堵管口以防杂物落入造成堵塞。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 3— 5mm 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 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本工程热水供应系统的管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管道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管径( mm)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最大间距 ( m) 立 管 横 冷水 管 管 热水 管 注: ,应按热水管的间距确定。 管道的支吊架间距可按 1000— 1500mm 敷设。 采用金属管安装立管时,层高小于 5M 每层安装一个支架,层高大于5M 每层安装不得少于二个支架,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为 — , 2 个以上管卡应均匀安装,同一房间的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横管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金属管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支架最大间距 (m) 保温管 2 3 3 4 4 6 7 7 不保温管 3 4 5 6 6 7 8 管道的安装应做到横平竖直,立管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 3mm/ m。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设置钢制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 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 其两端应与墙壁装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 管道的接头不得设在套管内。 在管道敷设中,如为暗敷则必须先做好水压试验,再请甲方、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后方可隐蔽。 因工期较紧,给水系统应分层、分单元、分户做好水压试验。 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卫生防疫部门或供水公司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各类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 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 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工称压力的 倍;试验压力在实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下表的规定: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 公称直径( mm) 最短试验持续时间( S) 严 密 性 试 验 强度试验 金属密封 非金属密封 ≤ 50 15 15 15 65— 200 30 15 60 250— 450 60 30 180 管道暗敷时墙槽 尺寸的宽度为 D+60mm,深度为 D+30。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交叉敷设时,垂直 净距不得小于。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的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 3 倍。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 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溶合、未透焊、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管道及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平齐,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的 10%,且不应大于 2mm。 给水管道水平管段敷设坡度为 2‟ — 5‟,并坡向泄水装置。 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 钢 管 每 米 全长 5m 以上 1≯ 25 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塑料管 复合管 每 米 全长 5m 以上 ≯ 25 铸铁管 每 米 全长 5m 以上 2≯ 25 2 立 管 垂 直 度 钢 管 每 米 5m 以上 3≯ 8 吊线和尺量检查 塑料管 复合管 每 米 5m 以上 2≯ 8 铸铁管 每 米 5m 以上 3≯ 10 3 成排管段和成排阀门 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3 尺量检查 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及设备保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 mm) 检 验 方 法 1 厚 度 + 用钢针刺入 2 表 面 平整度 卷 材 5 用 2m 靠尺和锲型塞尺检查 涂 抹 10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暴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 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 8 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 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 10— 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10mm。 室内排水雨水管道、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