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内容摘要:
,对于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站在生态安全 和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高度, 10 抓紧实 施 全省 的湿地保护工程。 是落实《 广东省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 2030)》的需要 2020 年 12 月, 广东省 原则同意《 广东 省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 2030)》 并印发各地实施。 目前除了在 20202020 年近期小范围实施外,大部分规划项目还没有实施开展。 因此只有 把湿地保护落实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才能 实现《 全省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 2030)》提出的中长期目标。 是 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的需要 目前,广东省还有一定数量的天然湿地或 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湿地未纳入湿地保护范围, 广东省的水库面积大于 1000公顷的有 18个,其中有只有 5 个纳入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范围。 如 鹤地水库 是湛江市的最重要灌溉、饮用水源,目前还未纳入湿地自然保护区 或湿地公园 范围。 有些湿地因为面积小,但具有重要的价值,未纳入自然保护小区范围,如中山的崖口村红树林、斗门白蕉水松林等。 因此急需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完善全省湿地保护体系,确保有价值的价值的湿地纳入保护范围。 是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的需要 目前, 广东省 湿地保护管理能力薄弱, 尤其是 监测体系、宣教体系和科研体系 等 水平落后。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湿地的现象不断发生。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种局面不能尽快扭转,将进一步加剧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威胁水资源涵养和淡水供给,加剧洪涝灾害,严重损害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能力建设,优先加大对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和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 11 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 12 2.建设目标和规划内容 指导 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 全 国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 2030)》 、《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 2030)》 等有关要求,以保护与恢复工程为重点,加强对自然湿地的保护监管,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初步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面,为 广东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规划原则 —— 保护优先, 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示范相结合 , 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协调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远与当前 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充分考虑各地区的主要特点和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主攻方向,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按需建设。 —— 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吸收国际湿地保护、恢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国内外生态新技术在湿地保护中的应用; —— 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的湿地保护投入原则。 采取以国家投资为主,同时也要制定积极有效的承包机制,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湿地保护公益事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 示范工程的积极性。 —— 优先保护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 规划依据 ——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和现有的与湿地保护和利用相关的 13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 2020] 50 号)》 、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粤府办[ 2020] 83 号)》 等文件 ; —— 《 全 国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2030 年)》、《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2030 年》等湿地保护专题规划; ——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广东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广东省林业 局, 2020 年; ——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 20202020 年)》,广东省林业局, 2020 年; ——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2020 年; ——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 2020 年 6 月; —— 各市提供的湿地储备 项目。 建设期 规划期为 2020— 2020 年。 建设目标 根据《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2030)》 中期 建设目标要求, 建设 目 标为: —— 进一步建立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制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科研监测体系,全面提高广东省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 —— 进一步加强湿地自然保护网络建设。 申报国际重要湿 地 2处,新建 11 个自然保护区 或晋级自然保护区 7 个,新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 8 个。 —— 进一步加强红树林的恢复,营造红树林 2567 公顷。 —— 继续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在 海丰湿地,河源新 14 港自然保护区、 梅州梅江区、广州南沙 新垦 、 广州海珠区、 中山 崖口 、阳西 等地规划建设湿地可持续利用基地。 —— 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省级湿地监测中心和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监测中心和宣教中心。 建设布局 根据《 广东省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20- 2030 年 )》建设布局和2020- 2020 年主要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安排各区建设重点: 粤西沿海 湿地区 域 重点 加强湛江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其履约能力。 加强对已建的红树林及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开展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 , 落实湿地权属登记发证工作。 新建廉江鹤地水库 、 高州水库自然保护区 和雷州九龙山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珠江三角洲沿海 湿地区 域 珠江三角洲沿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安全涉及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危。 重点加强 建设珠江三 角洲红树林湿地圈。 通过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和建设湿地公园使该区域的红树林湿地逐步得到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重点 保护 和恢复珠海、江门的红树林湿地,合理利用三角洲基塘湿地,建设珠江三角洲基塘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基地。 整治珠江入海河口水污染和富营养化水污染。 建设 河源新丰江水库湿地公园、 珠海淇澳 红树林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惠州潼湖湿地公园 等一批湿地公园。 建设深圳东部银叶树保护小区、鼎湖水雉保护小区。 15 粤东 湿地区 域 重点 解 决沿海红树林湿地及水禽栖息地的生态保护和恢复,使之成为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 点地区。 重点建设汕头湾和红海湾的红树林滩涂湿地。 加强 海丰国际重要湿地和 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保护与监测工作。 开展基塘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 珠江流域 湿地区 域 重点开展珠江流域水源林、生态公益林建设 和 河流和湖泊湿地的保护管理力度。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恢复重点在西江流域和北江、东江中上游地区。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 湿地保护、恢复、 可持续 利用和能力建设四个 部分。 其中湿地保护工程 28 项,湿地恢复工程 22 项,可持续利用工程 23项,能力建设工程 12 项。 详细建设内容见附表 1~ 4。 保护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为湿地自然 保护区 的基础设施 建设 、水源林保护建设、鸟类监测站建设、 标本馆建设、 珍稀动植物繁育 和 繁殖基地建设、湿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水资源保护建设、管护设施购置等; 同时新建一批省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包括 5 个省湿地自然保护区和 11 个市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新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内容主要是办公室、办公设备、管护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 恢复工程 湿地恢复工程项目共有 22 项,其中 恢复红树林 4811 公顷 (包括广州乡土红树林改造 1574 公顷)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 塘还林 100 公顷 (试点)。 在台山市建 红树林苗圃 1 座, 对惠州潼湖进行水生植被恢复和污染治理。 在连南板洞保护区、河源大桂山保护区、 16 龙川枫树坝保护区、曲江罗坑保护区连、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 、汕头等地进行湿地植被恢复和水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 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湿地保护的最终目的,因此,规划中有必要实施可持续利用的示范项目,以建立不同类型湿地开发和合理利用成功模式,为 全省 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共有 23 个。 规划 新建国家级湿地公园 4 个,省级湿地公园 2 个, 市级湿地公园 2 个, 湿地合理利用示范 区 4 处 ,红树林合理利用示范区 1 处 ,在典型地区 社区共管项目 示范区 6 处, 能力建设工程 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共有 12 个, 通过加强与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科技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有关机构的能力建设,完善我 省 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宣教培训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 成立广东省湿地监测中心、对广东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湿地监测体系的建设等。 同时 对各 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能力进行加强 建设 , 增强现有机构的设施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 17 3.建设项目 本次湿地实施规划建设项目分为四大类:湿地保护工程、湿 地恢复工程、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和能力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项目共有 85 项,建设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省财政投资为 19130 万元, 余下 为地方投资和建设单位自筹。 湿地保护工程 建立 自然 保护区是抢救性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措施。 按照国务院“采取积极措施在适宜地区抓紧建立一批各种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对那些生态地位重要或受到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更要果断地划定保护区域,实施严格有效的保护”的要求和《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要求,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一)代表不同 类型的典型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湿地; (二)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征或者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集中分布的湿地; (三)水禽的主要繁殖地、栖息地,以及迁徙路线上的主要停歇地; (四)对水栖动物的洄游、繁殖有典型或者重要意义的湿地; (五)其他具有特殊保护意义、重要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或者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湿地。 实施 规划在 20202020 年期间,开展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28 个项目,包括现有的湿地保护区建设、新建 5 个省级 湿地自然保护区和 新建 11 个市 县 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水源保护建设、候鸟栖息地建设等。 共投资 22380 万元 ,其中省财政投资 5670 万 元。 ( 详见 附表 1)。 湿地保护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湿地 保护 基础 工程。 包括: —— 保护站点:基层保护管理站(点)的办公、生活场所及设施 18 设备等; —— 保护设施:保护围栏、保护区界碑(桩)、野生动植物救护设施设备 、防浪岸堤 等; —— 巡护设施设备:巡护道 路、管护码头 、巡护车辆和船只、公安设备、通讯设备等; —— 防火设施设备:了望塔、防火道、防火车辆及器材等; ( 2)宣教工程。 包括自然保护区内的宣教中心(站、点)基础设施、 红树林博物馆、观鸟屋、保护牌、 标本陈列设施设备、电 教设施、宣传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制作等。 ( 3)科研监测工程。 包括简易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本底资源调查设备、监测样点设置及监测设施设备、科研档案管理设施设备。 国际重要湿地要强化对外(国内、国际)信息交流能力建设。 ( 4)基础设施工程。 包括保护区管理机构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配套生活设施、局部道路建设 、保护区的供电、供水工程 等。 ( 5)特种水鸟栖息地的保护工程。 如肇庆鼎湖水雉保护小区。 ( 6)水资源保护、水源林保护工程。 ( 7)珍稀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 8)湿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 湿地恢复工程 湿地 恢复工程 共有 22 个项目。 共计投资 万元。 其中省财政投资 5200 万元。 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 根据湿地退化原因,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各类湿地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重建。 根据我省湿地实际情况,湿地恢复主要包括生态恢复、栖息地恢复和红树林恢复 3 项工程。 在 20202020 年期间,规划湿地恢复工程项目 22 19 项,其中 重点是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恢复工程有 1项 ,省级保护区 的工程有 6 项 , 县级及其他类型 湿地恢复工程 15 项。 ( 1)湿地植被恢复工程 湿地植被恢复工程的建设内容因湿地类型、退化原因和程度等而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 对退化滩涂湿地,其建设内容主要为护岸堤防、道路改造、水生植物栽培、滩涂恢复改造、围栏建设等 ,主要有 曲江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沼泽恢复工程 、 连南板洞保护。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相关推荐
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88 ( 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2020 ( 8)《建筑钢结构防火规范》 CECS200: 2020 (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 10)《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2 (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20 ( 12)《碳素结构钢》 GB/T700 (
优化效果。 . 客户收益 通过 本次 GSM 网络专题 优化 服务 可以为 中国 广元联通 运营商客户 带来以下 收益: 综合仿真预测、 DT测试、 MMR数据、话统数据和告警投诉等多数据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粒度发现和定位网络的性能问题,特别是接入和寻呼性能,找到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通过网络的 点 、 线 和 面 的 专题优化, 提升无线 网络 测评 性能指标 ( KPI) ,
内容以及在履约过程中知悉的乙方的相关商业资料及信息,甲方均应当严格予以保密。 四、乙方的义务 在合作期限内,如乙方退出安装了道闸机的物业项目的物业管理权或该项目业主明确反对的,乙方应在退出物业管理权之前及该项目业主明确反对后将有关情况书面告知甲方,乙方不承当相应责任。 乙方应为甲方使用道闸机广告位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包括但不限于道闸机的安装、维护,道闸机广告版面的发布、更换和维护
确园区循环化改造管理机构,建设园区废物交换平台,以及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统计评价和考核制度,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激励政策、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和监管制度,进行物质流分析和管理,开展宣传教育。 (六)重点支撑项目。 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拟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 1.项目建设总表。 将重点支撑项目分别列为
错、漏或不清的问题,应查证,并及时向业主汇报; 项目总监组织完成本项目监理规划,并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制订监理细则,建立与本项目相关的若干管理制度,并报业主备案。 项目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提出审查意见,签认后报业主,督导承包商选择及优化方案; 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提出专业意见,签认后报业主; 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协助业主如期提交 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