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病理技术操作规范文件内容摘要:

13 熔蜡中,应将组织块平整地置放于包埋模具底面的中央处。 包埋于同一蜡块内的多块细小组织应彼此靠近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腔壁、皮肤和黏膜组织必须垂直包埋(立埋)。 B 将与组织块相关的病理号小条 置入包埋模具内熔蜡的一侧。 C 待包埋模具内的熔蜡表面凝固后,即将模具移入冷水中加速凝固。 D 从包埋模具中取出凝固的包埋蜡块(简称蜡块),用刀片去除组织块周围的过多石蜡(组织块周围保留 1~ 2mm石蜡为宜)。 将包埋蜡块修整成为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E 将病理号小条牢固地烙贴在蜡块一侧(编号应清晰可见)。 F 把修整好的蜡块烙贴在支持器上,以备切片。 G 使用包埋机的方法按有关厂商的说明书操作。 H 注意事项。 a 应将组织块严格分件包埋。 包埋时一定要首先认真核对组织块的病理号(包括次级号)、块数和取材医师对包埋面的要求,准确地置人相应的病理号小条。 发生包埋差错时,必须立即与取材医师和病理科当班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处置。 b 必须严防各种异物污染,勿将无关组织如缝线、纸屑或其他异物(尤其是硬质异物)埋人蜡块内。 c 包埋过程要操作迅速,以免组织块尚未埋妥前熔蜡凝固。 d 包埋用的熔蜡应纯净,熔点适宜。 浸蜡 I用软蜡(熔点为 45~ 50℃),浸蜡Ⅱ、Ⅲ和包埋用蜡均用硬蜡(熔点为 56~ 58℃)。 e 包埋用熔蜡使用前应先静置沉 淀、过滤。 f 熔蜡时不得使用明火,以防燃烧。 包埋用熔蜡的温度应 65℃;包埋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用病 理学技术操作规范 14 用的镊子不可加温过高,以免烫伤组织。 ⑥ 切片 A 切片刀或一次性切片刀片必须锋利。 使用切片刀时,必须精心磨备(在低倍显微镜下确认刀刃无缺口);使用一次性切片刀片时,应及时更新。 B 载玻片必须洁净、光亮。 C 将切片刀或刀片安装在持刀座上(以 15。 为宜)。 D 将蜡块固定于支持器上,并调整蜡块和刀刃至适当位置(刀刃与蜡块表面呈 5。 夹角)。 E 细心移动刀座或蜡块支持器,使蜡块与刀刃接触,旋紧刀座和蜡块支持器。 F 修块(粗切)。 用右手匀速旋转切片机轮,修切蜡块表面至包埋其中的组织块完整地全部切到。 修块粗切片的厚度为 1520μ m[ 注意:对于医嘱再次深切片(特别是在原切片中发现了有意义病变而进行的深切片),应尽量少修块,以尽量好地获得有关病变的连续性 ]。 G 调节切片厚度调节器(一般为 4~ 6μ m),进行切片。 切出的蜡片应连续成带状,完整无缺,厚度适宜( 3~ 5μ m)、均匀,无刀痕、颤痕、皱褶、开裂、缺损、松解等。 H 以专用小镊子轻轻夹取完整、无刀痕、厚薄均匀的蜡片,放人伸展器的温水中( 45℃左右),使切片全面展开 [注意 :必须水温适宜、洁净(尤其是水面);每切完一个蜡块后,必须认真清理水面,不得遗留其他病例的组织碎片,以免污染 ]。 I 将蜡片附贴于涂有蛋白甘油 等 处理过的载玻片上( HE染色时酌情使用,可省略)。 蜡片应置放在载玻片右 (或左 )2/3处的中央,留出载玻片左 (或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用病 理学技术操作规范 15 右 )i/3的位置用于贴附标签。 蜡片与载玻片之间无气泡。 J 必须立即在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一端(待贴标签的一端),用优质记号笔或刻号笔准确、清楚地标记其相应的病理号(包括次级号) [注意:必须确保载玻片上的病理号与相关组织石蜡包埋块的病理号完全一致,不得错写或漏写病理号 ]。 K 将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呈 45。 斜置片刻;待载玻片上的水分流下后,将其置于烤箱中烘烤 (60~ 62℃, 30~ 60min),然后即可进行染色。 L 注意事项。 a 组织块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的质量直接影响切片制备。 切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应注意从切片前的上述各环节中寻找原因。 b 切片机的质量是制备优质切片的重要前提。 要使用质量好的切片机,规范地切片,精心维护切片机。 c 经由内镜、穿刺等获取的细小组织,应间断性连续 切片多面(一般至少制备 6张蜡片,必要时制备更多张)。 须做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的病例,可预制蜡 片 备用。 d 切片人员应细心操作,防范被切片刀具割伤。 步骤的次序和各步骤的持续时间,总计需要 14h。 ① 乙醇一甲醛 (AF)固定液 2 60min。 ② 95%o乙醇工 2 60min。 ③ 95%乙醇Ⅱ 2 60min。 ④ 无水乙醇 I60min。 ⑤ 无水乙醇Ⅱ 60min。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用病 理学技术操作规范 16 ⑥ 二甲苯 I30min。 ⑦ 二甲苯Ⅱ 30min。 ⑧ 石蜡 I30min。 ⑨ 石蜡Ⅱ 60min。 ⑩ 石蜡Ⅲ 90min。 ⑾ 注意事项 A 必须按有关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和维护自动组织处理机。 B 要严防因停电、机械故障等造成的组织块损坏。 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必须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尽快采取应急措施妥善处置。 C 使用自动组织处理机时:①合理设定运行时间(充分利用夜间)。 ②固定、脱水的环境温度不得 30℃。 ③乙醇、二甲苯和熔蜡的容积,要大于组织块总体积的 5~ 10倍以上,并应经常过滤,保持清洁;应经常检查试剂的浓度,及时更新。 D 对于多量组织块,可按其大小分批进行处理;小块组织可适当缩短处理时间。 八)脱钙方法 骨和其他钙化组织,通常需要脱去钙盐后进行切片。 骨组织脱钙前须先行固定。 ⒈ 常规脱钙法 ① 将骨组织锯成薄片 (约 lcm lcm )。 ② 在 AF中或 4%中性甲醛中固定 6~ 12h。 ③ 将骨片置于 5%硝酸(急需时可置于 37℃温箱)中脱钙,至用针轻刺可进入时为止,需 12~ 24h(小块骨组织脱钙仅需 2~ 3h),其间可更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用病 理学技术操作规范 17 新脱钙液 2—3次。 ④ 流水冲洗 1~ 2h。 ⑤ 移入 5%甲明矾液, 2~ 4h。 ⑥ 流水冲洗 2~ 3h。 ⑦ 按常规脱水。 ⑧ 石蜡包埋。 ⒉骨髓组织脱钙可浸泡于苦味酸乙醇饱和液(占 85%)、甲醛(占 lO%)和冰醋酸(占 5%)的混 合液中(同时进行固定和脱钙)。 ① 骨片等脱钙组织的厚度适宜。 ② 脱钙组织与脱钙液的体积比 I: 30。 ③ 脱钙过程中应不时摇动,多次更换脱钙液。 ④ 脱钙时间不可过长。 ⑤ 微波处理可加速脱钙过程。 ⑥ 脱钙后的组织必须用流水充分冲洗。 ⑦ 用于包埋的石蜡硬度适中(不要过软或过硬)。 九)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 HE染色是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技术。 1. 石蜡切片 HE染色程序(常规 HE染色) (1)二甲苯 Ⅰ : 5~ 10min。 (2)二甲苯 Ⅱ : 5~ 10min。 (3)无水乙醇 Ⅰ : l~ 3min。 (4)无水乙醇 Ⅱ : 1~ 3min。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用病 理学技术操作规范 18 (5)95%乙醇 Ⅰ : l~ 3min。 (6)95%乙醇 Ⅱ : l~ 3min。 (7)80%乙醇: 1min。 (8)蒸馏水: 1min。 (9)苏木精液染色: 5~ 1 0min。 (10)流水洗去苏木精液: 1min。 (11)1%盐酸一乙醇: l~ 3s。 (12)稍水洗 : l~ 2s。 (13)返蓝(用温水或 1%氨水等): 5~ 10s。 (14)流水冲洗: 1~ 2min。 (15)蒸馏水洗: l~ 2min。 (16)%伊红液染色: 1~ 3min。 (17)蒸馏水稍洗: l~ 2s。 (18)80%乙醇: l~ 2s。 (19)95%乙醇 Ⅰ : 2~ 3min。 (20)95%乙醇 Ⅱ : 2~ 3min。 (21)无水乙醇 Ⅰ : 3~ 5min。 (22)无水乙醇Ⅱ: 3~ 5min。 (23)二甲苯工: 3~ 5min。 (24)二甲苯Ⅱ: 3~ 5 min。 (25)二甲苯Ⅲ: 3~ 5min。 (26)中性树胶封固 上述 (12)和 (13)项可省去,但 (14)的冲水时间须延长至 10~ 15min(细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