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摘要:
面 ①在砌筑雨水井时,每砌高 30cm 即将井墙外废槽用小型夯具分薄层夯实。 ②雨水口废槽和支管回填时,如路面基层属于松散材料,可在松散材料中掺拌少量水泥后予以夯实或用低标号混凝土夯实。 ③雨水口口圈的安放,应按标准图和质量的要求,低于周围路面1~2cm,雨水口上下游顺接 长度不小于 1m,侧面不小于。 ④如果碾压面层材料时,雨水口上下游有少量下沉,应注意用沥青混合料进行找补夯实。 三 、二灰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序号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一 含灰量少或石灰活性氧化物含量不达标 建立混合料供应厂,负责提供工地所需要的二灰碎石混合料。 混合料供应厂要改变粗放的生产工艺为强制搅拌工艺,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质检部门要加强对混合料供应厂的质量管理,保证出厂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合格。 混合料在拌合厂的堆放时间不应超过 4 天,运至工地堆放时间最多不超过 3 天,最好是随拌和随 运往工地随摊铺碾压。 工地加作含灰量和活性氧化物含量的跟踪试验,如发现含灰量不够或活性氧化物含量不达标,要另加石灰掺拌,至达标为止。 二 摊铺时粗细料分离 如果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应在摊铺前进行重新拌和,使粗细料混合均匀后摊铺。 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发现有粗细料集中现象,应将其挖出分别掺入细粗料拌和均匀,再摊铺碾压。 三 干碾压或过湿碾压 混合料出厂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和+ %之间。 碾压前需检验混合料含水量,在整个碾压期间含水量必须保持在接近最佳状态,否则应洒水或晾晒。 四 超厚碾压 交底清楚,严格控制,凡结构层总厚度超过一次碾压限厚的,都要分层摊铺碾压。 五 碾压成型后不养护 加强技术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 严格管理,必须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 7 天,直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有条件的也可洒布沥青乳液覆盖养生。 12 四 、路基回填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 序号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一 超厚回填 ① 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② 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 不超过有关规定。 ③ 严格操作要求,惩戒有意偷工者。 二 倾斜回填 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大于 1:5 时应作成台阶。 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等高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 1m。 三 夹带大块回填 ① 在回填土交底中要向操作者讲明夹带大块回填的危害,使操作者能自觉遵守。 ② 严格管理,对填土中的大砖块、大石块、大砼块要挑出,对大于 10cm 的硬土块要打碎。 四 夹带有机物或过湿土回填 ① 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 过湿土、含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属于沟槽回填应将槽底木料、草帘等杂物清除干净。 ② 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五 带水回填 ① 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疏干槽底,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② 如有降水措施的水槽,应在回填夯实完毕,再停止降水。 ③ 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除干净,再分层回填片石或沙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六 路肩、边坡松软 ① 填方路基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 30~ 50cm 的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 ② 路面完工后,所填补的路肩亏土,必须碾压或夯实,密实度达到 90%以上。 七 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 ① 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 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深度,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地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 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② 路床土层避免填筑黏性较大的土。 ③ 路床上碾后如出现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合的土。 八 路基排水不顺 ① 认真学习图纸,加强图纸会审,对排水出路不明确的要提出补充设计。 ②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开挖断面和纵断面高程开挖、修整排水沟。 ③ 除解决好路基边沟排水设施外,还要解决好边沟下游水流出路。 13 五 、 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防治的技术措施 施工前, 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检查井标高应准确。 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检查井周边填料宜与道路结构层同步填筑,并必须以小型压实设备同步碾压,压实度不小于结构层压实度要求。 采用反开槽处理检查井周边时, 以检查井为中心开挖一定环长和深度的基坑, 宽度 满足小型机械 压实的要求,填料应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层压实或采用水泥混凝土,高度 与路面基层平齐。 严格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六 、 沟槽处路面沉陷防治的技术措施 管道两侧应分层回填,压实后厚度不大干 10cm,压实度不应小于90% (轻型击实标准 )。 管顶以上 25cm 范围内回填土表层压实度不应小于87% (轻型击实标准 ),其他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 附录 E 的规定。 附录 E 沟槽回填土作为路基的最低压实度 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范围( cm) 道路类型 最低压实度(%) 重型击实标准 轻型击实标准 0~ 80 快速路及主干路 95 98 次干路 93 95 支路 90 92 14 80~ 150 快速路及主干路 93 95 次干路 90 92 支路 87 90 > 150 快速路及主干路 87 90 次干路 87 90 支路 87 90 ,应落实排水措施。 管道安装及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 于 2m时,分层及碾压应满足以下要求: 管顶以上 50cm 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宜采用人工操作动力夯实机械进行压实,每层的压实后厚度不应超过 10cm,压实度应满足设计 要求。 超过管顶以上 50cm 的沟槽回填,应采用中、重型压路机碾压。 采用中型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得超过 15 ㎝ ,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得超过 20cm。 当沟槽宽度小于 2m 时压路机无法作业时,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压实,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大干 10cm。 七 、 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侧缘石弯道不顺防治的技术措施 ,密实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封闭养生。 15 、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 ,不得有积水现象。 3mm。 铺设完毕,封闭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使用。 2mm,且与下层的混凝土相互渗透、可靠粘结。 ,安砌稳固,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勾缝饱满严密,整洁坚实。 ,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安砌牢固,位置准确;缘石不得阻水。 16 第 三 节 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发展,排水管道工程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并且相应的环保要求也更趋严格,但是,由于施工中管理和操作的失误,产生了各种各样常发性和普遍存在的质量缺陷,即质量通病。 排水管道工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使用功能的完善性,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其质量的优劣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着城市防涝及地下水和土。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相关推荐
年 月 日 经监理核验量测 与工程量统计表有差别项目如下: 报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申报数量 核定数量 备注 以上项目请按核定数量支付工程进度款。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日 期: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一式三份,监理核定后,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监 A13 表 编号: 项目月付款申报表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监理公司: 兹申报 年 月完成合同项目总计 元。
格 ”前 “□”内划 “√”,并按有关规定填写 “处置意见 ”,同时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通知 承包单位。 2) 监 理抽检的百分比由各单位根据工程实际和监理单位控制能力自行确定。 填写内容齐全、准确,必要时可带附件。 3) 如果是监理单位自行抽查和试验,被委托单位栏可 以不填。 监理抽检记录由项目监理部留存一份。 旁站监理记录 监理旁站记录采用公司制定的表式
称粒径 177。 2%,最大粒径误差为零;普通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的误差应为 177。 %。 前台应 进行逐盘在线监测和总量检验,计算机采集、计算的数据图表必须随工程档案存档。 拥包 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并严格控制沥青的用量。 ,透层、下封层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沥青面层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确保上下层粘结。 其余同。 施工接缝明显 在同一个路段中
配臵先进的施工机械,发挥施工机械的性能,保证施工进度。 并按照施工计划要求,及时做好各种物资的保障供应工作。 技术措施 ⒈ 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方案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确保工期的前提。 为此,工程前期我们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本标段工程的技术特点、现场实际情况等讨论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使 工程施工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
大松铺厚度不得小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当填方分段进行时,相邻衔接处坡度陡于1:5时,须将地表松翻,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填筑土方时,材料均匀地摊铺在路堤的整个路堤宽度内并大致平整,以保证路堤的均匀压实。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压实。 其压实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