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一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__J/(kg k)。 1kg 理想气体定压过程初、终态的基本状态参数和其比热容,其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可求出为Δ u=_____。 的多变过程,初温为 t1,终温为 t2,其熵变量Δ s=_____。 _____MPa。 _____的比值称为该处流体的马赫数。 ,循环热效率越高,但 排汽压力的降低受到了 _____的限制。 ,为了减少滞胀容积、提高容积效率,除了尽可能减小余隙容积外,通常还采取 _____的措施。 _____之间。 四、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02248 工程热力学(一) 第 3 页 共 5 页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 ?有何区别 ?有何联系 ? ?方程中 的常数项与物性是否有关 ? ? ?何谓临界压力比 ?理想气体的临界压力比与哪些因素有关 ? ?何谓热耗率 ?它们与热效率有什么关系 ? 六、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41~43 小题每小题 5 分, 44 小题 10分,共 25分 ) = 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 Rr=430J/(kg k),比热比 k=。 初温 T1=477K,经可逆定体过程后终温 T2=591K。 求 Q、Δ U、 W、Δ S。 tr=1500℃,汽锅内蒸汽的温度恒为 ts=500℃,环境温度为 t0=25℃,求火焰每传出 1000kJ 热量引起的熵产和作功能力损失。 ,入口压力 p1=,温度 t1=800℃,出口压力 p2=,此喷管是什么外型的喷管 ?入口空气流速忽略不计,比热容和比热比取定值,分别为cp=(kg K), k=,求喷管出口空气的温度、流速、马赫数。 (混合加热器 )回热的蒸汽动力循环,初压 p1=10MPa,初温 t1=500℃ ,终压p2=;再热过程 a~b 中压力 pa=pb=,再热后蒸汽温度 tb=500℃。 第一级抽汽压力 p01=pa=,第二级抽汽压力 p02=。 已查出 新蒸汽焓 h1=3374kJ/kg,汽轮机排汽焓 h2=2322kJ/kg; 第一级抽汽焓 h01=2872kJ/kg,压力 po1下饱和水焓 01h =。 第二级抽汽焓 h02=2816kJ/kg,压力 po2下饱和水焓 02h =。 再热过程 a~b 蒸汽的焓 ha=h01=2872kJ/kg, hb=3473kJ/kg。 汽轮机排汽压力 p2下饱和水的焓 2h =。 试列出回热加热器的热平衡式,并算出抽汽率α 1和α 2及循环热效率。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热力学 (一 )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224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工程热力学一试题含答案
相关推荐
加给别人,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严格 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渴望与他人合作 常常不会拒绝他人的要求 勇于承担自己该做的事情 斗志不足,容易松懈 ,不愿付出过多努力 敢打敢拼,富有开拓精神,不惧怕风险和挑战 过于冒险,做事容易激进 能清楚估计目前的条件和发展,知道 该 做什么 ,知道利与弊 看问题时批判 性很强,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 我适合的工作岗位有: 项目经理、行政人员
份公司派驻 人员组成联合监督办公室,参与工程技术标准制定、招投标、 合同价款结算审签等活动,建立起业主行为监督体制和机制,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将项目执行计划视为重中之重,用 P3 软件来编写项目执行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项目执行计划采用国际先进的 P3 软件编制出倒排式项目计划,对工程总体进度、设计、采办、土地征用、市场开发等各项工作制定出明晰具体的分级实施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时间
3. 资源条件评价 4.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5. 厂址选择 6.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7. 原材料和燃料供应 8.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27 9. 环境影响评价 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1.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2. 项目实施进度 13. 投资估算 14. 融资方案 15. 财务评价 16. 国民经济评价 17. 社会评价 18. 风险评价 19. 研究结论与建议
降温。 ( 5 分) 利用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证明下述循环发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 它从 167℃ 的热源吸热 1000kJ 向 7℃ 的冷源放热 568kJ,输出循环净功 432kJ。 ( 6 分) 请解释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 1) ( 2 分) 气体有两个独立 的参数 , 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 u =fu (p, v)。 但又曾得出结论,
盘左观测时为 A C 上半测回,盘右观测时为下半测回。 如两次观测角 值相差不超过容许误差177。 40″ ,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 测回的结果。 这一种观测法称为测回法。 其观测 步骤为: B (1)上半测回,盘左 瞄准左方点 (如图 27 中的 A 点 ),读水平度盘 图 27 读数 (LA),记录在表 27 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 部, 瞄准右方点 (如图 27 中的 C 点 )
间一荷重一沉降 64.测量上的坐标注记方式为 ( )。 A.竖 直向上为 Y轴正方向;水平向右为 X轴正方向 B.竖直向上为 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为 Y轴正方向 C.竖直向下为 Y轴正方向;水平向左为 X轴正方向 D.竖直向下为 X轴正方向;水平向左为 X轴正方向 65.距离 20 km的地球曲率差约为 ( )。 A. 0. 7 m B. 7 dm C. 1 5 cm D. 7 cm 66.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