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出流灌溉工程设计内容摘要:

②土壤设计湿润比: P=40%; ③灌水有效利用 系数: Ƞ=。 ( 2)灌水器的选择 根据土壤类型和种植作物种类,拟选用小管灌水器。 该灌水器由ф 4PE 管和 40L/h稳流器两部分组成,稳流器插入毛管后,水流过稳流器ф 4PE 流到果树树冠 2/3 处的沟环内。 稳流器额定工作压力为— ,设计工作水头 Hd=10m,出水流量 qd=40L/h。 ( 3)灌溉系统的管网布置 :每一列树布置一条毛管,每棵树安装一个灌水器,小管出口位于果树的环沟,环沟一般位于果树树冠的 2/3直径处,安装方式用专用打孔器在毛管打孔ф 4, 将稳流器直接插入毛管中,稳流器出水口接ф 4PE小管。 、支管和毛管三级,主干管平行于矩形地块的短边,分干管垂直主干管,主支管垂直分干管,分支管又垂直于主支管。 毛管长度 80m,毛管间距。 : 灌水器间距。 干管采用 PE80级乙烯管,公称压力 ,外径 125mm,壁厚 ;支管选用 PE63 级乙烯管,公称压力为 ,外径 90mm,壁厚 ;毛管为管径为 32mm,壁厚 ,公称压力 PE63级乙烯管。 :出水口通过三通与支管连接,出水口端 4 与塑料软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快速接头式。 以出水口为中心,塑料软管长度( 80m)为半径在全圆范围内灌溉。 塑料软管为涂塑软管,其内径 65mm,公称压力 . :在各支管进口均设置闸阀、水表各一个,在总干进口设水表一块,网式过滤器和离心式过滤器各一个。 (4)水量平衡计算 ①设计灌溉用水量 灌溉用水量是指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有水源向灌区提供的水量。 它取决于灌溉面积、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 各年灌溉用水量不同 ,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典型年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管灌工程一般采用降雨频率 75%~90%的水位年作为设计典型年。 (设计典型年的选择和计算方法可参考有关工程水文书籍) ②设计蓄水容积及数量的确定 蓄水池起调节作用,其容积按下式计算, 1122 QhQhV  式中, V 为蓄水池容积, m3; 1h 为入池管道工作时间; 1Q 为入池流量,m3/h; 2h 为出池管道工作时间; 2Q 为出池管道 流量, m3/h。 取 1h = 24小时,即向蓄水池供水的提水本站或渠道全天 24 小时工作;考虑灌 5 溉系统每天工作 14 小时,即取 2h = 14h,其灌溉用水流量平均取 2Q =50 m3/h。 现有蓄水池的入池流量多数在 20 m3/h 左右,其容积为 200 m3,按上式计算,其容积满足要求;为了减小入池流量,使单个供水水源同时控制更多的蓄水池,新建蓄水池的容积均要求达到 500 m3,其入池流量可减小到 8m3/h。 本专项区共有灌溉系统 12个,需要新建蓄水池 12 个。 单个蓄水池 工程 总投资 ( 500m3) , 单位水量的投资为 /m3。 ( 5)灌溉制度的确定 ① 灌水定额 : m=(θ maxθ min)/Ƞ 式中: m— 设计灌水定额, mm; r— 土壤容重, g/cm3; z— 计划湿润土层深度, m; p— 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 θ max— 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 θ min— 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 Ƞ— 灌溉水利用系数; θ — 田间持水量, %。 取 r= g/cm3, z=60cm, p=40%, ŋ =,、分别取田间持水量的 90%和 70%,田间持水量为 22%。 6 经计算: m== m3/h。 ② 灌水周期: T=(m/Ea)Ƞ 式中: m— 设计灌水定额, mm; e— 设计耗水强度, mm/d; T— 设计灌水周期, d。 经计算: T=,根据实际情况取 6d。 ③ 一次水延续时间: t=mSeSr/(Ƞqd) 式中: 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h; m— 设计灌水定额, mm; Se— 设计灌水间距, =; Sr— 毛管间距, =; n— 灌水器个数, n=1; qd— 灌水器流量, qd=40L/h; Ƞ— 灌溉水利用系数。 经计算:果树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 t=。 ④ 轮灌组划分 系统允许的最大轮灌组数为: N≤ cT/t 式中: C— 系统日最大运行时数, h;其他符合意义同前。 取 C=14,则 N=。 根据地块果树的种植情况和地块尺寸,整个系统共有 10 条支管,分 10个组轮灌,每组灌 1条支管,每天灌三个轮灌组,则 4 天可灌 7 完全部系统。 750 亩地块的轮灌顺序见表 11 表 11 750 亩轮灌顺序表 工作日期 轮灌组编号 灌水支管 灌水时间 第一天 1 主支 5 2 主支 10 3 主支 4 第二天 4 主支 9 5 主支 3 6 主支 8 第三天 7 主支 2 8 主支 7 9 主支 1 第四天 10 主支 6 ⑥毛管最大铺设长度计算 a. 允许水头差Δ Hs的确定 设计灌水器均匀度 Cu=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