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附属工程施工方案范例内容摘要:

(2)、成型钢筋、 20~ 22号火烧丝、水泥砂浆垫块 (或塑料卡 )。 2.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小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运钢筋手推车、脚手架、工作台等。 3.作业条件 ( 1)、按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平整好场地,按不同规格型号垫好堆放。 ( 2)、进 场钢筋应对照设计图纸和配料单,详细核对其型号、尺寸、数量、钢号、对焊的接焊质量。 ( 3)、弹好标高水平线及墙的外皮线。 13 ( 4)、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记录,并将模内杂物清理干净。 4.操作工艺 1)、支完圈梁模板后,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绑扎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 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绑画箍筋位置,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绑扎箍筋。 注意箍筋必须垂直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2)、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因混凝土为 C25 等级, I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少于 30d,Ⅱ级钢筋不少于 40d( d 为受力筋直径)。 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时在规 定的搭接长度任一区段内(焊接接头时在焊接接头处的 35d 且不小于 500 毫米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 25%,受压区不大于 50%。 3)、圈梁钢筋绑扎时应互相交圈,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 5.质量验收 ( 1)保证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 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查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2)、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14 3)、钢筋对焊或电焊焊接接头:按规定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 2)、基本项目: 1)、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 10%,且不应集中。 2)、弯钩的朝向正确。 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均不少于规定值。 3)、用 I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 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 4度,轴线位移不大于 2mm。 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 接头处不大于 4 度,轴线位移不大于 ,且不大于 3mm,焊接厚不大于 ,宽不小于 ,长不小于。 ( 3)、允许偏差项目: 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骨架的宽度、高度 177。 5 尺量检查 2 骨架的长度 177。 10 尺量检查 3 受力钢 筋 间距 177。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177。 5 4 箍筋、构造筋间距 177。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5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 3, - 0 15 6.成品保护 ( 1)、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 2)、吊运钢筋时,应清理好存放点,以免变形。 ( 3)、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7.注意事项 ( 1)、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用部分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不得全绑一面顺扣。 ( 2)、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 应在砌完墙合模前修整一次。 ( 4)、模板工程施工措施 1.材料设备要求 ( 1)、木板(厚度为 20~ 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 600、 750、900、 1200、 1500mm)(宽度为 100、 150、 200、 250、 300mm),阴、阳角模,连结角模。 ( 2)、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 型卡、L 型插销、 3型扣件、碟型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14 号),隔离剂等。 2.主要 机具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3.作业条件 ( 1)、弹好墙身+ 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线。 6 受力筋保护层 177。 5 尺量检查 16 ( 2)、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 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 4)、检查模板内的灰浆,将灰浆清理干净。 4.操作工艺 (1)、支模前将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2)、支模板 A.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调整合适。 C.钢筋绑扎完以后,模 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 24cm 开始留洞,中间每隔 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墙不宜少于 5 个洞。 5.质量验收 (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 2)、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 隙不应超过。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粘浆和漏 17 刷隔离剂累计面积应不大于 400cm2.如模板涂刷隔离时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 3)、允许偏差项目 6.成品保护 ( 1)、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 2)、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 3)、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7.注意事项 ( 1)、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 2)、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没专人修理模板。 ( 3)、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 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包砖代替支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单层、多层 多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5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177。 5 177。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柱、梁 + - 5 177。 2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3 用 2 米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 整度 5 2 用 2 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18 ( 5)、砼工程施工措施 ① 、在浇灌前,先清除干净模板,做好钢筋的隐蔽验收。 在浇筑构造柱时,按 400MM 分层浇筑,并使用吊筒下灰,构造柱浇筑前,应在柱根处先浇 50 MM厚高标号砂浆再浇灌砼,砼振动要防止振动预埋件、钢筋,应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为 30 秒,以表面泛浆为准。 ② 、砼浇灌过程中,不得踩倒和压弯钢筋,特别是负弯距钢筋, ③ 、砼浇灌完毕 24 小时后,待砼表面收水后,浇水保持湿润,一天 3次,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7天。 ( 6)、抹灰工程施工措施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墙面清理粉尘、污垢→浇水湿润墙面→吊垂直找方抹灰饼冲筋、找规矩→抹底灰→丙仑防水层→抹面层防水砂浆。 1) 、 基层处理:将墙面上残余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并用水浇墙,将砖缝中的尘土冲掉,并将墙面湿润。 2) 、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同上。 3) 、 冲筋,抹底层砂浆 时 ,用大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4)、池底及内壁做一道丙仑卷材防水,再做防水砂浆保护层。 外壁做防水 砂浆抹灰。 质量 验收 ( 1) 、 保证项目: 所用材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 19 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风裂除外)等缺陷。 ( 2) 、 允许偏差项目: 墙面一般抹灰允许偏差 成品保护 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曝洒、水冲、撞击和振动,以保证其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注意 事项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中级 高级 1 2 3 4 5 立面垂直 表面平整 阴阳角垂直 阴阳角方正 分格条(缝)平直 5 4 4 4 3 3 2 2 2 - 用 2m 托线板检查 用 2m 靠尺及楔形塞尺检查 用 2m 托线板检查 用 2m 方尺及楔形塞尺检查 拉 5m 小线和尺量检查 20 ( 1) 、 空鼓、开裂和烂根 :由于抹灰前对基层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得过厚,跟得太紧;对于预制混凝土光滑表面不认真进行 “ 毛化处理 ” ;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不处理就抹灰;抹灰后不养护。 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应从三方面下手解决,第一施工前的浇水、清理;第二施工操作分层分遍压实认真不马虎;第三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施工地点的洁净,抹面层应一次到底。 ( 7)、 回填土工程施工措施 材料及主要机具: 碎石类土、砂土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它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或 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主要机具: 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 2m 钢尺 、 20 号铅丝、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 21 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 基坑或沟边上每隔 1m 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 — 分层夯实 — 修整、找平验收 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 实 机 具 每层铺土厚度 (mm) 每层压实遍数 (遍 ) 平 碾 羊 足 碾 振 动 平 碾 蛙式 柴油式 打夯机 200~ 300 200~ 350 600~ 1500 200~ 250 6~ 8 8~ 16 6~ 8 3~ 4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22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雨期施工: 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 段逐片进行。 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回填用土方应大堆存放,防止雨水渗透导致含水量过大。 质量标准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 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 ,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 定。 成品保护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极、标准水准点及龙门板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 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 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23 注意的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