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站一体化美化天线技术规范书内容摘要:

性能使天线垂直波束向下偏移,最大辐射方向与天线法线之间的夹角。 隔离度 多端口天线的一个端口上的入射功率与该入射功率在其他端口上可得到的功率之比 电性能要求 电性能要求 请按照下表中的性能要求对投标产品的指标要求逐条应答。 表 GSM/DCS 定向双极化一体化美化天线电性能要求 天线类别 电调 900M 电调 1800M 频段 (MHz) 880960MHz 17101880MHz ★ 增益 (dBi) ≥() ≥17(14) ★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176。 ) 65177。 8 65177。 8 垂直面波瓣宽度 (176。 ) ≥12 ≥6 电下倾角精度 (176。 ) 177。 177。 电下倾角可调范围 (176。 ) 2~16 2~14 ★ 隔离度 (dB) ≥28 ≥28 ★ 前后比 (dB) ≥23 ≥23 交叉极化比 (dB) 轴向 ≥15, 177。 60176。 以内≥10 轴向 ≥15, 177。 60176。 以内≥10 ★ 三阶 互调 (dBm) ≤107 ≤100 ★ 电压驻波比 ≤ ≤ ★ 上旁瓣抑制 (dB) ≥14 ≥13 备注: (1) 以上指标的 测量方法 ,附件一中有规定的,以 附件一为准。 附件一中未做规定,则以 《 YD/T 26352020 移动通信基站用一体化美化天线技术条件 》 中的规定为准。 (2) 双频共用天线 性能下降数值等以《 YD/T 26352020 移动通信基站用一体化美9 化天线技术条件 》规定为准。 (3)增益随电调角度变大 ,允许下降 (*ф +),其中ф为电下倾角。 (4)900M/1800M 双频美化天线增益要求为: 900M≥, 1800M≥17dBi。 GSM/FA/D 多频美化天线增益要求为: 900M≥, 1800M≥14dBi, FA/D 频段增益需满足表 中的要求。 表 定向智能一体化美化天线电性能要求 参数(单位) 指标 指标 指标 通用参数 工作频段( MHz) 1880~ 1920 (F) 2020~ 2025 (A) 2575~ 2635 (D) 垂直面电调角范围( o) 2~ 12 2~ 12 2~ 12 电下倾角精度( o) 177。 1 177。 1 177。 1 每端口连续波功率容量( W) ≥25W ≥25W 校准与电气参数 校准端口至各辐射端口的耦合度( dB) 26177。 2 26177。 2 26177。 2 校准端口至各辐射端口的幅 度最大偏差( dB) ≤ ≤ ≤ 校准端口至各辐射端口的相位最大偏差( o) ≤ 5 ≤ 5 ≤ 5 校准端口及辐射端口电压驻波比 ≤ ≤ ≤ 同极化辐射端口之间的隔离( dB) 2 度下倾 ≥20dB 3 度~ 6 度下倾 ≥25dB 7 度~ 12 下倾 ≥28dB 异极化辐射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dB) 2 度下倾 ≥25dB 3 度~ 6 度下倾 ≥28dB 7 度~ 12 下倾 ≥30dB ★ 内置合路器 FA/D 频段间的隔离度( dB) ≥30dB 辐射参数 单 元 波 束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100176。 177。 15176。 90176。 177。 15176。 65176。 177。 15176。 ★ 单元波束增益 ≥13dBi ≥14dBi ≥15dBi 波束 177。 60176。 边缘功率下降 / / 12177。 2dB 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 / ≥5176。 交叉极化比(轴向) ≥18dB ≥18dB ≥18dB 交叉极化比( 177。 60176。 ) ≥10dB ≥10dB ≥10dB ★ 前后比 ≥23dB ≥23dB ≥25dB ★ 上旁瓣抑制 / / ≤15dB 广 播 ★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65176。 177。 5176。 65176。 177。 5176。 65176。 177。 5176。 10 参数(单位) 指标 指标 指标 波 束 ★ 广播波束增益 ≥13dBi ≥14dBi ≥15dBi ★ 波束 177。 60176。 边缘功率下降 12177。 2dB 12177。 2dB 12177。 2dB 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7176。 ≥176。 ≥5176。 ★ 交叉极化比(轴向) ≥22dB ≥22dB ≥22dB 交叉极化 比 ( 177。 60176。 ) ≥10dB ≥10dB ≥10dB ★ 前后比 ≥28dB ≥28dB ≥28dB ★ 上旁瓣抑制 ≤15dB ≤15dB ≤15dB 业 务 波 束 0176。 指向波 束增益 ≥19dBi ≥20dBi ≥21dBi 0176。 指向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 29176。 ≤26176。 ≤25176。 0176。 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电平 ≤12dB ≤12dB ≤12dB 177。 60176。 指向波束增益 ≥17dBi ≥17dBi ≥17dBi 177。 60176。 指向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32176。 ≤32176。 ≤23176。 177。 60176。 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电平 ≤5dB ≤5dB ≤0dB 0176。 交叉极化比(轴向) ≥22dB ≥22dB ≥22dB 0176。 前后比 ≥28dB ≥28dB ≥28dB 备注: (1) 以上指标的 测量方法 ,附件一中有规定的,以附件一为准。 附件一中未做规定,则以 《 QBA0072020 TDSCDMA 美化智能天线阵列设备规范 》 中的规定为准。 (2) 包含 2 个或 2 个以上工作频段的天线,天线 性能下降数值等以《 QBA0072020 TDSCDMA 美化智能天线阵列设备规范 》规定为准。 (3) 增益随电调角度变大 ,允许下降 (*ф +),其中ф为电下倾角。 (4) 旁瓣抑制指中心角度即 7 度的上旁瓣抑制 2 度 7 度 12 度 ≤ 14dB ≤ 15dB ≤ 14dB (5) 交叉极化比指中心角度即 7 度的交叉极化比,即 2 度 7 度 12 度 ≥ 8dB ≥ 10dB ≥ 8dB 表 集束天线电性能要求 参数 指标 备注 11 ★ 扇区隔离度 (dB) ≥40 相邻扇区天线之间的端口隔离度,取最差值 水平方位角调整范围(176。 ) 整体177。 20 且单扇区独立177。 15 注:此性能仅用于由水平面半功率角度为 65176。 的天线组成的集束。 广播波束宽度的约定 在天线器件支持广播波束赋形权值参数可满足半功率宽度达到 65176。 177。 5176。 下的性能要求基础上,在不更 改硬件的前提下可以满足系统进行 30176。 、 90176。 及 120176。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的广播波束赋形的要求。 表 广播波束赋形要求 项目 30176。 65176。 90176。 ( FAD 天线 D频段不要求) 误差范围 ( 176。 ) 177。 3 177。 5 177。 8 增益变化(以 65 度增益为基础)( dBi) + 0 1 广播波束权值的约定 天线设备需随产品提供如下内容: ( 1)每个阵列的(每个频段,取高中低三个频点)水平单元方向图,实测方向图精度可以达到 176。 ,误差小于。 ( 2)每个阵列的默认最优权值(基于频段) 天线机械性能指标 天线尺寸★ 考虑到易于施工、维护,天线的尺寸不应过大,详细要求见下表。 表中内置天线种类见表 31。 表 天线尺寸要求 天线类型 尺寸要求 (mm) 适合的内置天线种类 空调型电调天线 ≤1000 450 2020 天线 1 ≤1000 450 2200 天线 2 ≤1000 450 2800 天线 3 排水管型 、 排气管型电调天线 ≤φ3502020 天线 1 ≤φ3502200 天线 2 ≤φ3502800 天线 3 方柱型电调天线 ≤4504502020 天线 1 ≤4504502200 天线 2 ≤4504502800 天线 3 12 天线类型 尺寸要求 (mm) 适合的内置天线种类 圆柱 型电调天线 ≤φ4502020 天线 1 ≤φ4502200 天线 2 ≤φ4502800 天线 3 水塔 型电调天线 ≤φ6502020 天线 1 ≤φ6502200 天线 2 ≤φ6502800 天线 3 集束 型电调天线 ≤φ7002800 天线 3 备注: 天线尺寸规格为长宽高或直径高; 天线尺寸要求为最大值,投标方提供的天线尺寸只允许小于表中的尺寸,若超 过表中规定的尺寸,则为不合格产品。 接头型式★ 可采用 N 型 Female、 BMA 盲插接头、集束电缆接头 和 7/16 DIN Female。 其中 FA/D 独立电调美化天线以及 GSM/FA/D 多系统共用美化天线全部采用集束电缆接头。 所有 FA/D 频段美化天线必须支持远程电调,若 RCU 外置则投标方需单独对 RCU 进行报价,并包含在天线总价中。 天线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 ★ 天线辐射单元: 天线阵子 应采用压铸振子材料, 不接受扳金冲压阵子及空气微带阵子。 对于压铸型振子,整个振子需做电镀表面处理,材料和电镀工艺要求 需满足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电调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 》要求。 表 压铸振子材料和电镀工艺要求 指标名称 技术要求及工艺说明 压铸材料 锌合金或压铸铝合金 电镀要求 先镀铜后镀锡 镀层厚度 Cu: ≥8um; Sn: ≥8um。 振子表面及镀层质量 不允许有裂纹、欠铸、气泡等压铸缺陷, 油污、毛刺须清理干净。 镀层均匀不起泡 尺寸精度 GB/T 1804m 镀层附着力要求满足:《 GBT 125992020 金属覆盖层 锡电镀层 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附录 B 方法试验,镀层不可出 现剥离。 13 一般结构要求 天线结构要牢固可靠,便于安装、使用和运输。 天线面板要求 天线前后面板的组合安装必须保证优良的密封、防水、防冰性能。 选择天线材料时,应考虑防电化学腐蚀,具体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 天线安装组件要求 天线的支架和调节臂等安装组件必须保证优良的防锈、防腐蚀性。 馈电网络 同轴馈电网络★ 本次招标要求馈电网络采用同轴馈电网络, 对同轴电缆要求如下: 电缆性能不低于 141 型号,采用带外皮的电缆;同轴电缆自身需满足如下技术和工艺要求: 表 同轴电缆指标要求 指标名称 技术要求及工艺说明 速率偏差 177。 900MHz 损耗( dB/m) ≤ 1800MHz 损耗( dB/m) ≤ 最小弯曲半径( mm) ≤ 8 重复弯曲半径及次数 40mm; > 20 次 1GHz 功率 容量 平均功率: ≥ 500W 功率 容量 平均功率: ≥ 200W FA/D 独立电调美化天线以及 GSM/FA/D 多系统共用美化天线采用集束端口,投标方需提供相关的集束电缆。 智能天线校准网络 在校准网络表面上需采用绿油处理或采用等级不低于 绿油处理效果的其他防腐措施,可防止冷凝水和沉积盐粒影响印刷板的幅相一致。 同轴连接器 对于 GSM 天线,同轴连接器皆为 7/16 型 (即 DIN 型 )。 对于 TDD 智能天线,同轴连接器皆为 N 型。 需满足下列技术要求(以下未注明技术要求应符合国标 GB113131995射频同轴连接器 , 及 YD/T 64093通信设备用同轴连接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同轴连接器外观 14 产品表面应光洁,不得有锈蚀,裂纹或其它机械损伤,插针头部应钝滑,插孔确保圆形,外观和安装结构尺寸应符合有关图纸规定要求。 同轴连接器尺寸 接头长度不小于 30mm。 (从天线端盖的外边界测量为准) 互换性 同一型号插针连接器和插孔连接器应能互换连接。 接触电阻 内导体接触电阻不大于 5mΩ; 外导体接触电阻不大于。 绝缘电阻 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测量回路的直流电压为 500177。 50V。 表 绝缘电阻( MΩ ) 常态 1 104 高低温后 1 104 湿热后 5 103 电压驻波比 连接器的电压驻波比应符 合下表的要求。 表 电压驻波比 (VSWR)和插损 型号 特性阻抗 频率 GHz VSWR 插入损耗( dB) 7/16 DIN 50Ω ≤ ≤ (弯头 ≤ ) ≤ ≤ ≤ (弯头 ≤ ) ≤ 三阶交调 用一对相同的接头中间通过射频同轴电缆(长度 1000mm~2020mm)连接,一端接标准负载(阻抗 50Ω、驻波比 ≤)进行测试,连接器的三阶交调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测试仪的两个载波功率为 43dBm)。 表 三阶交调 ( dBm) 频段范围 800M 900M 1800M 2020M 三阶交调( dBm) ≤ 115 ≤ 115 ≤ 115 ≤ 11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