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技术教案内容摘要:
分钟,由老师带队边参观边讲解。 结束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畅谈参观后感想。 教 学 资 源 盟医院 课 后 分 析 教研室主任: 王冬梅 教务科长: 实践三: ( 4 学时) 课题: 参观盟医院门诊、急诊科、病区 内容: 门诊、急诊科、病区的设置、布局及 工作内容。 医技科室的分布及功能。 医院组织结构的分布、功能及工作职责。 通过参观使学生对医院有个初步了解。 通过参观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进一步的正确认识,同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作业: 每人写出一份参观后感想,同时谈一下对专业的认识。 预习: 第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概述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基础护理技术》 课 教 案 首 页 授课顺序 8 学时 2 日期 200 年 月 日 专业及班 级 : 普招高护 教师 : 王冬梅 课 题 第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概述 第二节 清洁、消 毒 灭菌 教 学 目 标 解释医院内感染、感染链的概念。 说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概述医院内感染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解释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重难点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 医院内感染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1 分钟 介绍本课课时安排及要求 3 分钟 导入新课 1 分钟 讲新课 70 分钟 课堂小 结 5 分钟(突出重点内容的总结) 目标检测 5 分钟 矫正评价 5 分钟 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1 分钟 教 学 资 源 教课书 课件 多媒体 课 后 分 析 教研室主任:王冬梅 教务科长: 第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第一节 医 院 内 感 染 概 述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述 【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故又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时有的或已潜伏的感 染。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和控制措施 要引起医院内感染,必须同时具备感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宿主三个基本条件。 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感染链。 如三者缺一,则感染无法发生。 (一) 感染源 感染源是指已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并能排出具有致治病能力的病原体。 包括病人、医务人员、病人家属、及探视者、医疗器械、动物等。 ( 二)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从感染源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主要可以通过四种途径传播。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飞沫。 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可以形成带菌气气溶胶,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共同媒介传 播:可以通过被病原菌污染的水、食物等媒介而在人群内爆发流行。 生物媒介传播:指通过动物或昆虫等中间宿主传播疾病,如蚊子传播疟疾和乙型脑炎。 (三) 控制措施: 增加易感宿主的抵抗力:良好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消除感染源:利用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去除感染源。 阻断传染途径:阻断感染链的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隔离技术来阻断传播途径。 三、根 据感染源不同,医院内感染分为: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指由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 1) 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 |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感染。 ( 2) 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间接感染。 如由于病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伤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四、常见的医院感染 (一)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机体抵抗力低下的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 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 X线透视或胸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 %~42%。 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 、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胁性很大,病死率可达 30%~50%。 (二) 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入院期间 24 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 10 个 /ml以上,细菌多于 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 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 %~%,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三) 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的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 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 具统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 25%。 (四)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传染,在病人中更易传染。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的感染者,竟消化道传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传染性血液可透过皮肤、黏膜的微小损害而感染,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输注血液制品、密切性接触传染。 (五) 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 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枕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 住院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五、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一) 主观因素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规章制度不全,无建全的门诊、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住院部没有入院卫生处置制度,致使感染源传播。 此外,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 客观因素 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使用免疫抑制剂 大量抗菌素的开发和普及 易感病人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 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只要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医院内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 一) 建立三级医疗体系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由专职医生、护士为主体的医院内感染监控组织三级护理管制体系。 一级管理 —— 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 ——转专科科护士长;三级管理 —— 护理部副主任兼任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二) 严格执行 规章制度 这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探视制度等。 (三) 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 医院建筑布局合理与否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 对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观察室、探视接待室、供应室、洗衣房、厨房等,从预防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利于消毒隔离。 (四)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医护人员还应做好个人防护,一是防止病菌传给自身或带出病房,二是防止病菌传给病房内的易感者。 个人防护中主要是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衣、帽、鞋、手套、口罩)以及洗手消毒。 ( 五) 采取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 使用抗菌素要有的放矢,应用抑制免疫疗法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要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 对易于将微生物引入体内的诊断治疗要切实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禁无菌技术操作。 第二节 清 洁、消 毒、灭 菌 一、概念 (一) 清洁 是指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如血迹、分泌物、油脂、污垢等。 通过机械的冲刷,可将物体上细菌污染数量降低到公共卫生规定的安全水平以下。 同时,它又是消毒、灭菌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二) 消毒 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员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 根 据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三) 灭菌 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芽孢),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适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注射用具等。 作业: 下列情况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说明感染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 1)、病人因肺炎入院 2周,持续使用抗生素。 现病人出现口腔真菌感染。 ( 2)、病人胆囊切除手术后 4天,手术切口疼痛、红肿,体温 ℃。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如何进行预防和控制。 3.、何谓清洁、消 毒、灭菌。 预习: 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无菌原则与技术 《基础护理技术》 课 教 案 首 页 授课顺序 9 学时 2 日期 200 年 月 日专业及班级 普招高护 教师:王冬梅 课 题 第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第三节 无菌原则 技术 教 学 目 标 阐述消毒、灭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说出检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方法。 说出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及注意 事项。 概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解释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域的概念。 阐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重难点 消毒、灭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域的概念 、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1 分钟 介绍本课课时安排及要求 3 分钟 导入新课 1 分钟 讲新课 70 分钟 课堂小结 5 分钟(突出重点内容的总结) 目标检测 5 分钟 矫正评价 5 分钟 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1 分钟 教 学 资 源 教课书 课件 多媒体 课 后 分 析 教研室主任:王冬梅 教务科长: 第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第二节 清 洁、消 毒、灭 菌 二、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 清洁法 将物品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祛除物品上的污秽,最后用清水洗净。 清洁是消毒、 灭菌的前奏,也是对具低度传染性的物品如天花板、病床、桌椅、地板、墙壁等物品的常用处理方法。 (二) 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利用热 力和光照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破坏菌体内的氨基酸、核酸、酶遭到破坏而致细菌死亡,达到消毒目的。 1)、煮沸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消毒法。 将水煮沸至 100℃,保持 5~10 分钟可杀灭繁殖体,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至 1%~2%浓度时,沸点可达 1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此法适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像胶类物品。 【方法】消毒前将物品刷洗干净,消毒时所有物品全部浸入水中,加热煮沸。 从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重新加入物品,则在第二次水沸后计时,消毒后,及时取出物品,置于无菌容器内备用。 【注意事项 】为确保物品各面与水接触,器械的轴节或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等均不能重叠;玻璃类用纱布包好,应于冷水或温水时放入,以免突然高热或碰撞而破损;橡胶类用纱布包好,以免散落;锐利器械不宜用此法,以免变钝。 2) 、 辐射消毒法(光照消毒):光照消毒主要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氨基酸、核酸、酶遭到破坏而致细菌死亡。 紫外线通过空气时,可使空气中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加强杀菌作用。 紫外线穿透性差,不能透过玻璃、尘埃、纸张和固体物质,透过空气能力较强,透过液体能力较弱。 【方法】日光暴晒法:将物品 放在直射日光下包晒 6 小时,定时翻动,使物体各面均受日光照射。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灯管是人工制造的低压汞石英灯管,通电后汞气化放出紫外线经 5— 7分钟后受紫外线照射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 因此消毒时间应从灯亮 5— 7 分钟后计时,最佳杀菌波长为 253— 257nm,用于物品消毒时,有效照射距离为 25— 60cm,时间为 20— 30 分钟。 用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 2m。 照射时间为 30—。基础护理技术教案
相关推荐
报 送 的 报 告 资 料施 工 组 织 报 审 表 、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 开 工 报 告统 一 字 体 , 统 一 格 式交 通 方 式 , 路 途 安 全 , 统 一 工 作 服 , 防 暑 防 寒 衣 物提 前 办 妥 繁 忙 和 长 途 路 线 交 通 工 具 接 受 施 工 任 务 了 解 工 程 规 模 预 估 工 作 量 工 程 计 划 , 人 员 分 组 清 理 、 补
③ 剖视图:对主视图和俯视图的补充图。 ( 3) 模具装配图的布置 ( 4) 模具装配图的绘图要求 ① 用主视图或俯视图表示模具结构。 主视图上尽可能将模具所有零件画出,可采用全剖视图或阶梯剖视。 ② 俯视图可只绘出动模,或动模定模各半的视图。 需要时再绘制一侧视图以及其他视图和分视图。 ( 5)模具装配图上的塑件 ① 一般画在总图右上角 ,并注明材料名称 ,塑料牌号等。 ②
20 @350免拆模板网 郑煤电总部搬迁项目主楼 河南泰宏房屋营造有限公司 第 13 页 共 33 页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做法加强筋 Φ 12@300后浇带≥ ≥( 1)施工流程 钢筋绑扎 → 水、电、人防预埋件 → 验收(包括水、电、人防预埋件、钢筋) → 测温管预埋 → 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 泵机 就位 → 泵管驳接 → 泵机调试 → 砼入模温度控制 → 砼浇筑 → 试件制作 → 砼平整度控制
等早餐,货架3 的 A 面主要放女性用品, B 面放洗漱用品。 货 架 7 靠墙,货架 5 放置方便面、饼干等食物,货架 6 放盆、壶、水杯、勺子等用品,货架 7 放垃圾桶、袜子、毛巾等用品。 货架 1 的 A 面、货架 2 的 A、 B 面底层均有矿泉水、冰红茶、可乐等饮品。 货架 1 的 A 侧、货架 4 两面、货架 5 香肠那侧、货架 货架 7 的地面上存放着大量纸箱及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