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内容摘要:

............................... 51 1 1 综合说明 项目由来 说明本项目的立项背景和依据 项 目名称、法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项目名称 : 地区省级 地下水监测工程 法人单位 : 法定代表人: 编制依据和原则 1 有关法律、法规 ( 1) 《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法》( 2020) ( 2) 《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 3) 《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 2020) 2 有关技术标准 ( 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 50027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20。 ( 2)《地下水监测规范》( SL183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部,2020。 ( 3)《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SL33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部,2020。 ( 4)《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 SL36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部, 2020。 ( 5)《机井技术规范》( SL256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部, 2020。 ( 6)《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1339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质矿产部, 1994。 ( 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CJJ/T7698),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设部, 1999。 2 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测网络,是提高 地下水资源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的 迫切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其必要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执政、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 2 落实国家 “ 十一五 ” 规划的具体措施。 3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科学依据。 5 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实际需要。 6 科学防治地质灾害的实际需要。 7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 8 保障人 畜 饮水 和国家粮食安 全的需要。 建设目标 与任务 建设目标 依托本次 省级 地下水 监测站网建设,结合现有的其它普通监测站网, 逐步 建立比较完善的 省级 地下水监测 网络 ,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和设施,形成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全 自治区 地下水动态的有效控制,以及对超采区、大中型城市、重要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和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为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对地下水信息的基本需求,为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 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基础 技术 支撑。 建设任务 1 站网规划 任务 规划 国家 级地下水位 基本 监测站 个,水质 基本 监测站 个。 规划省级地下水位 基本 监测站 个,水质 基本 监测站 个。 规划 普通 地下水位 基本 监测站 个,水质 基本 监测站 个。 2 建设任务 3 ( 1)建设地下水 位 监测站点 个,包括新建监测站点 个,改建现有监测站点 个。 ( 2)建设地下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 此次配备地下水水位信息自动采集设备 套 ,信息传输设备 套。 ( 3)建设各级监测中心。 建设 自治区地下水监测中心 1 个, 地级信息站 个。 本项目主要进行能力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不需再单独建设 (说明解决的方法或方案)。 建设 管理 及 施工工期 建设管理 说明 本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机构和管理 措施。 施工工期 分别简述每个年度的建设内容。 运行管理 简述 本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简述 本工程 总投资以及投资构成 、 分年度投资情况 和 资金来源。 4 2 背景资料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地理概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特征 ; 交通状况; 水文气象条件; 土地利用现状 ; 可开发利用的矿产 等。 社会经济概况主要包括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 , 主要作物 种植面积、种植比例、复播的主要作物及复播面积,平均单产和总产值, 畜牧业状况 ,主要工业产品 及产量 等。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 简述有关区域地质构造的内容,利用已有的资料并加以分析。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介绍监测区 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地下含水层类型、分布及透水性);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 附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介绍区内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及年内分配,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及河川径流量,多年平均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资源量、可开采量(可参考 XX 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 重点介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填写表 2 2 2 24。 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和存在的问题 介绍地下水监测历史 , 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点的数量、分布、监测内容等。 附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点统计表(具体要求见 《地下水监测规范》( SL1832020) 中附录 C—— 表 地下水监测站基本情况考证成果一览表及其填制说明) 附 地下水监测站点现状汇总表 ,表样式见表 25。 附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点分布图(具体要求见 《地下水监测规范》( SL1832020) 中附录 D—— 地下水基本监测站分布图编制说明)。 5 从监测井布局、监测井质量、监测手段、组织机构、监测经费等方面分析现有地下水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6 表 21 _________县(市 ) 2020 年度机电井 现状 调查 统计表 县(市) 名 称 机电井 编 号 建设单位 位置 地理坐标 凿井时间 井管直径(毫米) 井管 材料 原井深(米) 现井深(米) 静水位埋深(米) 机电井用途 机电井运行状况 水泵配套情况 年开采量 (万立方米 ) 备 注 经度 纬度 变压器功率(千瓦) 水泵型号 扬程(米) 额定流量(立方米 /小时) 实际流量(立方米 /小时) ( 176。 ′ ″) ( 176。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说明: 按 2020 年统计。 建设单位:填写机电井所有者或使用者名称。 位置:填写机电井所在地详细位置,如 “乡 村西 50 米 ”。 经纬度坐标精确到 秒。 井管直径指机电井井管的直径,不是泵管的直径。 井管材料指机电井井管的材料,填写 “钢管 ”、 “铸铁管 ”、 “水泥管 ”等。 原井深指机电井建成时的井深,现井深指当前机电井的深度,一般现井深小于或等于原井深。 静水位埋深指当前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情况下,井内地下水水面至井口附近地面的垂直距离。 机电井用途指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农业等,如果有两种以上功能,把主要功能放在前面。 在备注中说明各种功能用水量的比例。 机电井运行情况,填写: “正常 ”、 “吊泵 ”、 “报废 ”、停用时间等。 1额定流量指水泵的额定流量,实际流量指当前实测流量。 1年开采量:指机电井的实际年抽水量。 1如果是某水源地 或某工程项目 的机电井,在备注中说明。 7 表 2 2 ______县(市) 2020 年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统计汇总 表 县(市)名称 生产井数 (眼 ) 实际开采量 (万 m3) 备注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工业 农业 其它 合计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工业 农业 其它 合计 说明: 浅层地下水指埋藏相对较浅,且与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及与当地潜水具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 深层承压水指埋藏相对较深,且与当地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微弱的地下水。 根据 XX 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以下方法大致划分:潜水溢出带以上均为浅层地下水,潜水溢出带以下, 自地面 200m 深度以内为浅层地下水。 坎儿井利用量计入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并在备注中注明。 3 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第三产业用水和生态用 水 3 类 , 居民生活用水是指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用水,第三产业用水是指服务业的用水,生态用水包括建成区绿化用水、环境用水、河湖补水等。 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农村居民用水、牲畜用水。 农业用水包括农林牧灌溉用水和渔塘补水。 6 工业用水指第二产业用水,其中包括工、矿企业内部职工生活用水,在本次调查中,建筑与交通运输用水也包括在第二产业用水内。 其它用水指未包含在前四项内的其它用水量,请在备注中说明。 表 23 ______县(市) 2020 年深层承压水实际开采量 统计汇总 表 县(市)名称 生产井数 (眼 ) 实际开采量 (万 m3) 备注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工业 农业 其它 合计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工业 农业 其它 合计 8 表 24 ______县(市)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现状调查表 县(市)名称 水源地名称 地理坐标 投产时间(年 月 ) 面积(km2) 主要开采含水层 含水层埋深 (m) 补给资源量(104m3/a) 可开采量(104m3/a) 设计井数 (眼 ) 经度 ( 176。 ′ ″ ) 纬度 ( 176。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续表 24 县(市)名称 水源地名 称 设计供水量 (104m3/a) 现有井数 (眼 ) 现状开采量 (104m3/a) 多年平均开采量 (104m3/a) 地下水位埋深 (m) 用途 备注 初始 现状 1 2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说明: 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是指以水源地形式批准建设或运行管理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域。 包括农用水源地、生活供水水源地、工矿企业自备水源地。 要求日供水量不小于 l万 m3 的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包括农业、生活、工业)都要进行统计。 年供水量大于 100 万 m3 的城镇供水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也要进行统计。 地理坐标指水源地中心的坐标,精确到 秒。 面积,指水源地分布面积,水源地外围井向外延伸 500m 的外包线面积。 主要开采层:指水源地主要开采层的类型,如:潜水、潜水及第一层承压水、第二层承压水、第三系承压水等。 含水层埋深,指主要含水层距地表的距离。 补给量、可开采量、设计井数、设计供水量可以引用水源地勘察设计报告的成果。 现有井数、现状开采量指 2020 年现状。 多年平均开采量指 2020- 2020 年多年平均开采量。 如果不是,请在备注中说明。 水位初始、现状埋深指水源地范围内,水源地建设初期和 2020 年的春灌前地下水埋深情况。 1用途指城市、农村生活、工业、农业,如果有两种以上功能,把主要功能放在前面。 在备注中说明各种功能用水量的比例。 1备注中描述机电井的分布情况(如:井排数,各排间距,每排井数,排内井间距,等)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1统计时间截止到 2020 年。 9 表 25 县(市) 地下水监测站点现状汇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