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也不考虑活荷载的折 8 减。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 — 剪 结构内力时,各荷载是取标准值还是取设计值。 为什么。 P48 标准值,以便于各种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有哪些方法。 力距分配法、分层法 为什么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可以采用分层法。 分层法是力矩分配法的进一步 简化,其计算过程跟力矩分配一样 试简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框架结构的计算过程。 P49 求出结点的固端弯距,计算分配系数,然后力矩分配和传递。 请画出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P49 请指出分层法计算框架时,为什么除 底层柱之外,其他层柱的线刚度乘上 ,传递系数用 1/3。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时,分层计算所得的杆端弯矩就是最后弯矩吗。 为什么。 梁端弯距是最终弯距,柱端的最终弯距则需要由上、下两层所得的同一柱端弯距叠加而成。 如何由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剪力。 计算各跨梁端剪力时,可将梁看作简支梁,求出梁在梁端弯矩和该跨梁上的恒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即为梁端剪力 如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轴力。 各柱上端轴力由横向框架梁端剪力、纵向框架梁端支反力(按简支梁计算)与上层柱传来的轴力相加而得;各柱下端轴力 为上端轴力加本层柱自重。 如何计算框 — 剪结构中作用在剪力墙部分的竖向荷载。 P50 (1)按负荷面积计算各层楼板及墙重垂直的梁传递的荷载 ( 2)剪力墙左右端连梁通过与剪力墙相连端传递的荷载 ( 3)剪力墙的自重(扣除门洞部分重) 画出框 — 剪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计算简图。 P158 如何计算框 — 剪结构中剪力墙部分的内力。 恒载作用下 剪力墙 的轴力有以下几部分:( 1)墙肢自重;( 2)墙肢两侧由楼板传来的三角形荷载;( 3)纵向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剪力墙 所承受的弯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连梁 与剪力墙相连处作用于剪力墙的弯距;另一是各恒载和剪力墙的剪力 向剪力墙形心处平移所得弯距 如何计算连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跟主梁的计算方法相同。 试画出壁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8 荷载效应及内力组合 什么是荷载效应。 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 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9 荷载效应组合是指通常在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内力和位移后,再用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加以组合。 在结构设计时,为 什么要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高层建筑 P39 由于各类荷载性质的不同,它们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结构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需考虑它们的组合作用,组合的依据是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用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 非抗震设计与抗震设计相比,荷载效应组合的公式有何不同。 P52 有地震作用的效应组合,除了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还要考虑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效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也不同。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公式中的 SGE 含义是什么。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恒载 +活荷载 *( 50% +80%) 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跟哪些因 素有关。 P52 恒荷载:当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可变荷载取 ,永久荷载取 ;当对结构有利时,应取 , 活荷载: 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时,构件的控制截面应如何选取。 通常是内力最大的截面,但不同内力并一定在同一截面达到最大值,一个构件可能同时有几个控制截面。 P54 表 82 什么是截面的最不利内力。 结构在截面产生的最危险内力 框-剪结构中,梁、柱、剪力墙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内力组合通常有哪几种。 P54 表 82 -剪结构中,梁、柱、剪力墙需要考虑的最不利内力有哪些。 P54表 82 在框架梁的设计中,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的内力可以进行塑性调幅。 什么是塑性调幅。 为什么要进行塑性调幅。 怎样进行塑性调幅。 塑性调幅是对梁端支座乘以调幅系数 弹性计算时,框架构造梁的端弯距较大,配筋较多,给施工带来困难;另一方面,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性质,所以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带来梁端弯距在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组合之前需要进行内力调整,既塑性调幅。 为了获得梁(含连梁)、柱杆端截面的弯矩和剪力,需要将计算的节点内力值换算为支座边缘的内力标准值 239。 bVMM AAA 239。 bqVV AA ( q 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 在内力组合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支座边缘处的弯矩需乘以弯矩调幅系数(本设计取 ),跨中弯矩乘。 9 截面设计和结构构造 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什么是“三个水准”、“二阶段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p15 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0 二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针对所有进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进行小震作用的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以到达三水准要求 第二阶段:针对甲级 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结构,用大震作用进行结构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 如何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采用二阶段设计实现;一、承载力验算(弹性计算)二、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以实现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本设计如何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加强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如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值,构造配筋) 结构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γ 0 :(无地震作用组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偏安全考虑 γ RE (有地震作用组合):地震作用时间很短,且地震的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材料在快速加载下的性能与静力性能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对承载力进行调整,且在不同受力状态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的高度确定 什么是“强柱弱梁”。 为什么要“强柱弱梁”。 如何实现“强柱弱梁”。 即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应大于梁端实际手弯承载力,目的是控制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在梁端,尽可能避免出现在柱中。 框架柱设计时弯矩设计值乘上一个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什么是“ 强剪弱弯”。 为什么要“强剪弱弯”。 如何实现“强剪弱弯”。 防止梁端部、柱和剪力墙底部在弯曲破坏前出现剪切破坏 目的保证结构发生弯曲延性破坏,不发生剪切脆性破坏 对不同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的剪力增大系数 什么是“强节点强锚固”。 为什么要“强节点强锚固”。 如何实现。 防止杆件破坏之前发生节点的破坏 节点核心区是保证框架承载力和延性的关键部位,它包括节点核心区手剪承载力以及杆件端部钢筋的锚固 进行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验算,采取构造措施 抗震设计时,如何保证框架梁塑性铰区有足够的延性。 通过配箍来控制, 满足抗震设计时配箍构造要求 为什么要控制梁截面的受压区高度。 防止将构件设置成超筋构件,而产生超筋脆性破坏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高层 p74 保证强剪弱弯 11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对配置贯通钢筋有什么要求。 本设计如何满足此要求。 沿梁全长顶面和地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钢筋,一二级抗震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4mm,且分别不小于梁梁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 1/4 三四级和非抗震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 框架梁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如何确定。 锚固 长度如何确定。 高层 p85 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断开 框架梁端为什么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对箍筋加密区有什么要求。 抗剪要求,防止梁端发生剪切破坏 箍筋间距一级 100mm 和 6d 的较小 值,二 级 100 和 8d的较小值, 三级 150mm和 8d的较小 值 次梁是否也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为什么。 不用,次梁只是承受本层的竖向荷载,不考虑水平荷在,即不考虑次梁参与抗震 梁上集中荷载作用处为什么要设置吊筋。 吊筋如何计算。 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其下部混凝土可能产生斜裂缝而发生冲切破坏,为保证梁有足够的受冲切承 载力 计算见混凝土下 p31 梁为什么要设置腰筋。 设置腰筋有些什么规定。 为加强梁构件混凝土抗收缩及抗温度变形的能力 当梁高〉 550mm 要 设置腰筋,且腰筋间距不宜〉 200mm,连接腰筋的拉筋用 68 直径,间距一般为腰筋 间距 的两倍。 为什么要控制框架柱的轴压比。 为了使得 柱的延性, 框架柱柱端弯矩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保证强柱弱梁高层 p73 框架柱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对柱本身保证强剪弱弯,高层 p74 顶层中节点和顶层端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如何锚固。 高层 p85 柱的纵向钢筋如何接头。 在什么位置接头。 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如何计算。 柱的箍筋直径有何要求。 二级不宜小于 10mm,三级柱截面尺寸不大于 400mm 时,允许采用 6mm 四级柱剪跨比不大于 2 或柱中全部纵筋的配筋率大于 3%时,不应小于 8mm 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 高层 p80 底层柱上端区取:柱长边、柱净高的 1/6 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9. 乘常数不准确的误差会使视距测量产生系统误差。 因此,乘常数值应控制在( B)之内,否则应加以改正。 177。 B. 100177。 C. 100177。 D. 100177。 10.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 ,返测为 ,则相对误差为( C )。 A. 1/10000 B. 1/3750 C. 1/7500 土木 09 级 考试批次适用 D. 1/15000 二
空间开发协调发展的手段,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防灾环境技术,软科学研究问题,废弃土砂的问题,等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而一旦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则大大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可靠性。 根据以上几点要求,可具体做到 如 :一、五一广场地区、芙蓉广场、金满地等地区 已形成较多地下空 间的重点地区做整合研究,以连通为主,完善上述地区的地下空间系统;二、
间组合设计从剖面设计入手,充分利用空间。 建筑平面布置明确,立面简洁,对屋面、楼面、墙面采用合理措施,力求体型简单;重量刚度均匀,对称;避免立面、平面的突然变化。 使建筑与结构、施工的配合统一合理。 : ① 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的设计;完成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屋顶平面图;侧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 ② 主要部位的建筑构造设计及材料作法;材料做法表;门窗表;楼梯大样图。 ③ 绘制规定的部分建筑图纸。
力平衡条件 方程 力法方程 位移法方程 5 举例 例 1. 如图 14 所示,绘弯矩图。 (具有一个结点位移结构的计算) 解:结点 A、 B、 C 有相同的线位移,因此只有一个未知量。 1)建立基本结构如图 15 所示。 2)列出力法方程 01111 PRzr 3)由力的平衡方程求系数和自由项 (图 1 17) 10 6183111PREIEIr 4)求解位移法方程得: EIz
融入到了施工员这份角色 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在为期几个多月的实习中,我由刚开始的新鲜激动,到中间曾经萌发过的放弃,再到最后的坚持,炎炎烈日的施工现场不仅仅考验了我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 检验了我的精神思想,锻炼了我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毅力。 在雨润项目组 我学到的不只是施工技术方 面的科学知识,同样学到了更为宝贵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相处的经验。 经过和施工现场亲密的零距离接触
贡献。 其中, 《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和《全国水情及洪水预报预测业务系统》还 先后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另有多个项目获得大禹奖。 二 、 新的形势为 携手 共同发展 提供了广阔前景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部党组的亲切关怀下,依靠 各级政府、科研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水文和水利信息化事业呈现定位更加明确,投入持续增加,支撑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