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安装方案(最新)内容摘要:

允许偏差值 1 基础座标位置( 纵横轴线) 177。 20 2 基础上平面标高 0 - 2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177。 30 4 中心线间的距离 177。 1 5 基准点标高对车间零点标高 177。 3 6 预留地脚螺栓孔 相互中心位置 177。 10 深度 + 20 0 孔壁的铅垂度 5/1000 基础划线及处理 修正图纸尺寸:实测筒体各段节长度,考虑各个接口的间隙量和焊接收缩量等,算出筒体上每两挡滚圈间的实际尺寸,再计算出相应热膨胀量,得出相邻两挡支承装置最后的斜向间距和水平投影尺寸,以修正图纸中的相关尺寸。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0 页 根据修正后的图纸尺寸核对基础尺寸 ,特别是基础中心距尺寸,并予以调整,调整措施方法详见《使用说明书》 条。 用经纬仪放出轴向中心线,其偏差不大于 ,并设置中心标板和放线架; 以支承 II 中心为基准 划出各基础横向中心线,其相邻两基础横向中心距偏差不大于177。 ,首尾两基础横向中心距偏差不大于177。 3mm,并设置中心标板; 根据基准线标高在基础上设一标高板,基准标高偏差不大于 ; 安装前,设备基础应铲出麻面,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疏松层,放置垫铁处(至周 边 50mm)的基础表面应依 4%的倾斜铲平,且应与垫铁接触良好。 地脚螺栓孔内的木盒、碎石、泥土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支承装置的安装 窑筒体中心线是否在运转时保持直线,首先取决于支承装置的定位,安装时支承装置安装的定位精度必须严格要求。 支承装置采用有垫铁安装,垫铁布置采用座浆法,垫铁采用 200179。 100规格的垫铁组。 底座安装调整利用设备底座自带的调整螺栓调整。 底座安装精确找正后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备注 1 纵向中心线允许偏差 2 相 邻两底座中心距允许偏差 177。 3 首尾两底座中心距允许偏差 177。 3mm 4 相邻两底座标高允许偏差 5 首尾两档底座标高允许偏差 1mm 6 底座加工表面的水平及斜度允许偏差 对托轮轴承组进行检查 ,清洗、加油;托轮轴承组与底座结合必须涂抹锂基脂。 托轮安装必须符合如下技术要求,超差时在轴承底座下加薄垫片调整。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1 页 单个托轮斜度允许偏差: ; 同一支承两托轮间平行度: ; 各挡中心标高差相邻两挡允许偏差:≤ ; 各挡中心标高差首尾两挡允许偏差:≤ 1mm; 所有托轮上表母线的总体斜度通过微调底座调整至同一平面。 筒体的安装 按出厂标识的接口顺序检查每节筒体两边接口的尺寸,圆周长公差、圆度公差均为 5mm。 圆度超差时必须予以调整。 分别测量将五段筒体的圆度偏差,并沿圆周方向将筒体等分 8 份(等分起点为直径最小处或直径最大处),记录下各分度处筒体实际半径与理论半径的偏差值。 清除接口处的飞边、毛刺、油污、油漆、铁锈等,保持清洁和干燥。 筒体的吊装运输 详见本方案第 8节。 将筒体整体放置在三个支承装置上后,接口采用对口码板、螺栓调整间隙、平直度和错边量,同时在五段筒体上各架百分表一块,用传动装置手动盘车,测量筒体各段的径向跳动值,并将打表测量值与筒体本体制造半径偏差进行补偿计算,所得值即为筒体中心径向跳动实际值,直至该数值调整至符合要求为止。 其要求的径向跳动允许值为窑头、窑尾处不大于 5mm,齿圈处不大于 2mm,其余各处不大于 8mm;错边量不大于 2mm。 码板加工图如图 22,码板分布位置如图 23。 筒体的焊接 详见本方案第 9节。 传动装置安装 筒体焊 接完后,拆除传动装置的临时固定部分,采用座浆法安装。 安装传动装置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齿圈处筒体纵向焊缝须用砂轮机磨平,磨平宽度应比弹簧板两侧各宽出 50mm。 借助调整螺栓精调,符合齿圈外圆径向跳动偏差 ,基准面端面跳动偏差 1mm 的要求。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2 页 弹簧板与齿圈联接的螺栓装上后,其一侧的垫圈与弹簧板耳板之间加一 的垫片,待紧固螺栓后,再将垫片撤去,以保证规定的间隙。 传动装置的横向位置由窑中心线决定,轴向位置应根据热膨胀量来定齿圈中心位置。 其表面标高由中 间挡支承装置的标高决定,表面斜度同为 4%。 以齿圈为基准安装小齿轮装置,其位置尺寸允许偏差为 2mm,斜度允许偏差不超过。 冷态时窑体转动一圈时,小齿轮与齿圈的齿顶间隙应为 9~ 10mm。 检查齿圈与小齿轮的齿面接触情况,接触面沿齿高应在 40%,沿齿长应在 50%以上。 主减速器的低速轴与小齿轮轴同轴度公差为 ,在减速器机体与机盖的剖分面上测量其横向水平偏差,轴向斜度偏差均不得大于。 其他装置安装 窑头、窑尾密封的安装,应保证密封圈沿轴向移动灵活,同时 保证摩擦片在圆周上均匀接触。 其余部分均按图纸尺寸装配、安装。 转窑试运行 试车前检查 试运行前需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拧紧,各润滑点润滑油脂是否加足,各转动部件是否有东西卡住,各冷却水管是否畅通,各项均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试运行。 主、辅电机各空运行 2 小时;主、辅电机带动主、辅减速器各空运行2小时。 窑体砌筑前试运行 :由辅电机带动试运行 1 小时后,主电机带动试运行 8 小时,要求进行如下检查: 检查各润滑点情况,温升不超过 30℃;检查传动装置有无振动、冲击等异常音响,齿圈与小齿轮接触 是否正常 ,电动机负荷不超过 15%;滚圈与托轮的接触是否正常;窑体两端密封是否正常;各处螺栓是否松动。 窑体砌筑后试运行与窑体烘干同时进行 ,要求进行如下检查 : 检查各润滑点情况,温升不超过 35℃ ,轴承温升不超过 40℃;检查传动装置有无振动、冲击等异常音响,齿圈与小齿轮接触是否正常 ,电动机负荷不超过50%;滚圈与托轮的接触是否正常;窑体两端密封是否正常;各处螺栓是否松动。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3 页 8 、筒体吊装运输 现场情况 : 回转窑装置每套总重约为 吨,位于 6 米楼层内 ,最内侧的回转窑中心线距北侧最外的梁沿约 为 21米。 土建已经做完 6 米以下厂房框架,使吊车不能靠近设备基础进行吊装。 回转窑所处框架 6 米楼层无楼板,将来正式运行时铺有金属格栅。 在 16~ 17 轴间土建安置了一台固定式的塔吊,距厂房约为 5米。 回转窑已用火车分段运来,卸在厂房南侧的车站内。 需要二次运输至厂房的北侧。 回转窑基础的相对高度分别为 (相对于 6 米楼面 ): 米 , 米 , 米。 传动装置基础相对高度最高 米,其它为 0 米。 经设计院核算,土建梁不能承担超过 10 吨的重量。 所以在吊装过程中不能将筒体等超重部件放于梁上。 筒体吊装需将托轮装 置底盘框架(不装托轮和挡轮)安装好,灌浆强度达到技术要求后才能开始吊装。 吊装难点: 内侧回转窑距厂房北外墙太远,钛白厂附近地区所拥有的大吨位吊车无法将设备各段一次吊到位。 由于土建梁不能承担筒节的重量,所以筒节的支点只能选为三个托轮基础和一个传动装置的基础。 转窑的筒节需要组对在一起,才能足够长担在基础上。 增加了吊装重量,给吊装造成困难。 塔吊、坑、土建钢筋预制厂等给吊车站位造成困难。 吊装进度计划 序号 工作内容 工机具 台班 1 由火车站将转窑各 部件运至预制场 50 吨吊车、 40 吨拖车 各 5 个台班 2 套装 3 个外侧转窑的滚圈 50 吨吊车 1个台班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4 页 3 协助地面组对对口,共对 5道口 50 吨吊车 4个台班 4 吊装各段转窑到 6 米楼层 150 吨履带吊 7台班 现场倒运 采用 50 吨吊车和 40 吨拖车将筒节运输至厂房北侧,吊车将筒体和鞍座一起吊离地面稍高于拖车平板的高度(约 米),拖车倒入筒体正下方,将筒体平稳放置在拖车上,然后利用 5 吨倒链和 φ ; 采用 2 根 16 米长 φ。 四股受力。 单根兜住筒体,两根绳子吊点间距为 3米,吊点处绑上胶皮和木板,并加焊管状绳挡,防止钢丝绳滑动。 根据钢丝绳滑动的实际情况,可调整绳子间距; 50 吨吊车的工作状态( L=11m, R=5m, Q=, h=10m) 运输路线见图 1 滚圈的吊装: 滚圈吊 装有两种情况。 将滚圈从水平放置状态立起;将滚圈套入水平放置的筒体或倾斜小角度放置的筒体。 滚圈边缘均布直径 6厘米的孔,可以用来穿入适宜的钢丝绳但无法穿入绳扣。 采用 50 吨吊车立起滚圈,并水平套装( L=11m, R=5m, Q=,h=10m)。 采用 2 根 10 米长 φ 28的钢丝绳(不是绳扣),将两 根 绳子穿过滚圈上的两个相邻的内表面光滑的孔,用 10 个 Y928的绳卡子将每根钢丝绳的两头对接起来 ,对接长度为 2 米,卡子间距为 180 毫米。 在高空套装倾斜小角度放置的筒体时,也采用两根φ 28绳子,在一根短绳子上增加一个 10吨倒链,通过调节 10 吨倒链的长短来调节滚圈的角度。 绳子穿法见图 19。 过桥的制作和放置 采用工字钢工 45a 搭在转窑基础和传动装置基础上架过桥。 共制作两个过桥。 见图 1 14 过桥长 18米,宽约 米。 首先在西侧基础和中间基础之间搭设过桥。 在地面将工字钢接长至 18米,每根工字钢重约 吨。 采用 QY20 吊车将工字钢逐根放于基础上 , 吊车距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5 页 厂房约为 6 米。 ( L=, R=16m, Q=) 工字钢之间留有 100 毫米的间隙,在每根工字钢之间焊上 10 毫米厚的加强板,焊缝高度为 10 毫米,加强板间隔 2米。 过桥的端部焊上 1米见方的20毫米钢板与基础接触。 过桥端部外侧分别焊上一个承重 10 吨的吊耳,用来固定倒链牵引筒体滑动。 过桥与基础之 间用三脚支撑卡死,抵抗过桥受到的筒体前进方向的摩擦力。 在过桥的侧面焊上 20a 工字钢,卡在基础侧面,抵消过桥因筒体倾斜重力产生的斜向分力和摩擦力。 过桥制作完成后,上表面铺上 10毫米的钢板。 在过桥中部立有门式支撑柱,减小过桥跨距。 立柱选用φ 273179。 8 的无缝钢管,长约 11米,具体长度现场定。 立柱下面的地面铺满 2 层道木,上铺 20 毫米厚的钢板,约 8 平米。 立柱顶部为一横梁,顶住过桥,横梁与过桥采用螺栓连接。 立柱本体为焊接结构,焊缝高度与母材等厚。 立柱顶部拴有四根缆风绳φ 毫米,分别分四个方向固定在混凝土柱子上保证立柱的稳定性。 待 A 段运输至内侧基础,并离开过桥。 则使用 150 吨吊车将过桥倒至中间传动装置中的减速箱基础和东侧基础。 牵引倒链的固定和放置 倒链一端拉在鞍座的主承重板上,另一端固定在过桥端部位置。 固定位置是过桥的端部,既可以减小倒链产生的向下对过桥的压力,又可以使倒链拉力和摩擦力成为过桥的内力,不会对土建基础产生水平推力。 筒体滑动支撑的制作 将支撑筒体的鞍座进行改造,作为内侧转窑的滑动支撑。 加固鞍座,在每两块筋板的中间增加一块 10 毫米厚的筋板。 将现有焊缝补强,每 100 毫米距离焊 50 毫米焊缝,焊缝高度为 10 毫米。 制作滑板。 切割 4块 3m179。 1m 的 10mm 钢板。 清除边缘毛刺,必要时做倒角,并将滑动接触面打磨光滑。 使用乙炔焰将钢板 1 米长的一边烤成略微上翘,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 『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二期工程 』 第 16 页 作为滑板的前端,方便滑动。 将两个鞍座并排放于钢板上,花焊连接,每 100 毫米距离焊 50 毫米焊缝,焊肉高度为 10毫米。 见图 18 鞍座后面主承重板上焊φ 219179。 8的钢管,钢丝绳在需要时兜在它的上面。 将鞍座与筒体 A、 B 段用φ 的钢丝绳固定好。 筒体组对时 吊点的设置 在距筒体吊点内侧 米处焊上φ 219179。 8 的钢管,阻挡吊装绳的滑动。 见图 20 H7002 150 吨履带吊的接杆 接杆选在火车站摆放筒体处,地域开阔,通道便利。 接杆位置见图 1 吊装步骤 : 150 吨履带吊从厂房西侧通道进场,见图 1。 吊 A 段与鞍座,将其放于外侧转窑的基础上,放稳后。 松钩,行走吊车,靠近厂房,尽可能将其往里放。 见图 3 和 4。 采用 KH7002 150 吨履带吊将 A 段的两个滚圈套上并用斜垫铁卡住滚圈,点焊斜垫铁和筒体,固定滚圈,见图 19。 其中最高端滚圈可就位。 采用 4 台 10 吨倒链拉动筒体 A段,滑过过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