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改造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机架,施 加规定的压力,直到两边最小卷边达到规定高度时,压力减小到规定值(管端两面与加热板之间刚好保持接触,进行吸热),时间达到后,松开活动架,迅速取出加热板,然后合拢两管端,其切换时间尽量缩短,冷却到规定时间后,卸压,松开卡瓦,取出连接完成的管材。 PE 管焊接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直接有关的参数为:温度、时间、压力。 焊接工艺曲线图表示为焊接过程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 焊接工艺曲线图 14 Pa1 加热压力 pa2 吸热压力 pf1 熔接压力 pf2 冷却压力 ta1 加热时间 Tu 切换时间(包括加热板撤出时间) tf1 增压时间 tf2 冷却时间 管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 (1)预焊:正式施焊前,应预焊承插焊和热板对接焊接头各一个,割开作内外表面外观质量检 验并作拉伸弯曲试验,均合格后方能正式施焊。 (2)抽检:在 PE 管安装过程中的检验检员应随机抽检不低于 10%的焊接接头,同样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和拉伸弯曲试验。 (3)取样:将待检的焊接接头从管道上割开,试样长度应大于 250mm,当管壁厚大于 10mm 时,试样长度应大于 300mm,试样中焊缝应居中。 (4)外观检测:将接头从中沿轴向对称切割开,进行焊缝内外部外观检验。 合格承插焊接口:内外表面均有熔融焊道,焊缝无间隙和孔隙,深度满足要求,交界面完全消失。 合格热板焊接口:焊缝形状大小均匀,焊道反卷到外表面上,无气 孔,鼓包,裂纹。 (5)不合格焊接接头图示 (热板对接焊 )见表 1。 对外观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割除重新焊接。 (6)拉伸和弯曲试验: 拉伸试验,保留卷边,管壁厚小于 10mm,试样宽取 15mm,长取 200mm;管壁厚大于等于 10/ mm,试样宽取 30mm,长取 300mm。 试样数目以 5 个为宜,小口径管取样数目不足 5 个时,在材料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 拉伸时应缓慢加载,试样断于焊缝区域外为合格。 弯曲试验,去除卷边,按表 2 制作弯曲试样,试样数目规定同拉伸 15 试样。 试验时试样外表面与压头接触,应缓慢加载,以拉伸面不 出现裂纹为合格。 表 2 制作弯曲试样 单位: mm 管壁厚 试样宽 试样长 支做距离 弯心直径 弯曲角度 35 20 150 80 4 180。 510 20 200 90 8 120。 1015 30 200 100 90。 1520 40 250 120 16 60。 2030 50 300 160 25 45。 阀门安装 安装前应检查阀芯的开启度和灵活度,并根据需要对阀体进行清洗、上油。 安装有方向性要求的阀门时,阀体上的箭头方向应与燃气流向一致。 法兰或螺纹连接的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焊接阀门应的打开状态下安装。 焊接阀门与管道连接焊缝宜采用氩弧打底。 安装时,吊装绳索应拴在阀体上,严禁拴在手轮、阀杆或转动机构上。 阀门安装时,与阀门连接的法兰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法兰外径 ‰,且不得大于 2mm。 严禁强力组装,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受力均匀,阀门下部应根据设计要 16 求设置承重支撑。 法兰连接时,应使用同一规格的螺栓,并符合设计要求。 紧固螺栓时应对称均匀用力,松紧适度,螺栓紧固后螺栓与螺母宜齐平,但不得低于螺母。 在阀门井内安装阀门和补偿器时,阀门应与补偿器先组对好,然后与管道上的法兰组对,将螺栓与组对法兰紧固好后,方可进行管道与法兰的焊接。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安装前必须经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并铅封。 不同管径等其他情况可能用到的其他连接方式: 土方 开挖 因为施工区在小区, 埋地设施较多 ,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事先摸清小区的地下构筑物、光缆、排水沟的走向、埋深、及宽度。 放线定位 测量人员根据 阀门井的位置确定阀门两侧管线的 位置及走向 , 并根据开挖坡度的要求,放出 开挖 边线,并 用白灰 作出标记。 定位完成后,按施工范围对地上障碍物进行核查。 并将施工图中己标出的地下障碍物的近似位置在地面上做出标志,供开挖前勘探使用。 开挖沟槽 开挖时对沟槽断面、中线、高程进行校核,沟槽开挖时, 注意保护天然气管道的保护层。 挖出的土方应堆于沟槽一侧,堆土 线距沟边不小于 ~ ,堆土不宜靠紧建筑物外墙,如靠外墙堆土时,其高度不得超过。 填方 沟槽填方要求: 填方部位 密度要求 胸腔部分填方 密实度应达 95% 管顶以上 厚度内填方 密实度应达 95% 管顶以上 至地面部分填方 当年修路时 密实度应达 95% 当年不修路时 密实度应达 95% 17 沟槽填方要求: 井室施工 a. 检查井砌筑应在井基砼强度达到 70%、稳好管子、做好接口后砌筑。 排水检查井内的流槽也应在井壁砌到管顶时随时修建,用砖砌筑并抹水泥砂浆,防止积水与阻塞。 b. 按管道结构,管径大小,管道接口安装所用工具设备情况,预留管节安装接口工作坑,待管道安装、试压检验合格,经再进行管道接口处基座施工。 c. 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水面或管顶平接。 排水检查井的流槽,应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光,流槽下部断面应为半园形,其直径与引入管直径相等。 排出管与引入管直径不等时,流槽应按渐变直径处理。 ,内外壁均用水泥砂浆抹面 ,且外壁水泥砂浆中加入防水剂 ,砂浆标号为 1: 2,抹面高度高出地下水最高水位 200~ 300 毫米 ,在砌筑井壁时井梯随砌随安 装。 ,必须使用重型井圈和井盖 ,井盖上表面与地面齐平;当设在绿化带上和不通车的场所可采用轻型井圈和井盖,井盖应高出地坪 50mm,并在井口周围以 2%的坡度向外做水泥砂浆护坡。 埋地 PE 管的施工 技术要求 埋设深度应根据冻土层深度、使用要求、埋地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通常至少在最深冷冻线以下 ,且应符合如条件 :管经 de50mm 时 ,管顶最小埋深为 —。 沟底应连续、平整、沟底表面不得有碎石、硬块和其他突出物。 管道可以 直接敷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基础上,如果地基为岩石、硌石时,需铺设~ 厚的细土或砂垫层。 凡可以引起管道系统不均匀沉降的地段 ,其基础应进行回填部位 回填要求 胸腔部分回填 ,以防管线产生位移 ,每次填方厚 15cm,用尖头铁锤夯打 3 遍,做到夯夯相连 得掺有碎砖、瓦砾、杂物或大于 10cm 土块 管顶以上回填 5080cm 以内的覆土采用小铁锤夯打 80cm 以上,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填,每层虚厚 30cm 管顶以下回填 采用脚踏实之后,用木夯或小铁锤轻轻夯打 18 处理或采取其他防沉降措施 . 管 道系统中,阀门、消防栓或者其他附属材料设施等接点处应设立独立的基础,并与之固定,同时采取防沉降措施。 开槽时,其沟底宽度一般为外经加 2m 以内及3m 以内不加支撑时 ,宽度另加 及。 深度超过 3m的沟槽 ,每加深 1m 其沟底宽度应再增加 ,沟槽深度在 2m或 3m 以内 ,其沟槽宽度应分别增加 或 ,沟底设计标高以上 ~ ,禁止扰动 ,铺前应用人工清理 ,但一般不宜挖至沟底设计标高以下 ,如局部超挖 ,需用沙土或是合乎要求的原土填补并分层压实 . 沟 低埋有不宜清除的石块等坚硬物或地基为岩石 ,半岩石 ,或硌石时 ,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 ~ ,然后铺上沙土整压实。 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应尽快回填 .由于 PE 管道热膨胀系数大 ,回填时间一昼夜中气温最低的时刻 . 回填材料一般采用挖 出的土方 ,其中不应含有硌石 ,冻土块及杂硬物品 .管床内含有烂泥 ,或位于道路中间经常受车辆碾压时 ,宜采用粗砂作为回填材料 . 回填一般分两步 : 1)用砂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两肋,一次回填高度为 ~ ,捣实后再回填第二层 ,直到回填到管顶以上至少 处 ,在回填过程中 ,管道下部与管底的空隙处必须填实 ,管道接口前后 范围内的不回填 ,以便试压时直接观察各接头质量 . 2) 管道试压合格后大面积回填 ,管顶 以上部分回填原土并填实 ,采用机械回填时 ,要从管的两侧同时回填 ,机械不得在管 道上行驶 . 第八章 HSE 管理体系 施工健康、安全与环保是工程效益和工程质量的前提,针对该项工程,我公司制定了专门的健康 、安全与环保管理体系,坚持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 HSE 监督员相结合的全面 HSE 管理,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好安全管理,保证 HSE 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1 HSE 管理方针 我公司的 HSE 方针是:“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 19 环保创优,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HSE 管理目标 我们的 HSE 管理目标是:通过实施 HSE 管理体系,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在 HSE 管 理中使各部门不断持续改进、创优,并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下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HSE 管理的承诺 严格遵守有关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尊重工程所在地的风俗习惯; 全面贯彻执行 SY/T62761997 标准以及业主、地方和长庆公司的 HSE 要求; 要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员工健康、不破坏自然环境,把创造一流的健康、安全、环保作为自己的责任; 将 HSE 管理作为本公司(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优先事项之一; 把风险管理作为 HSE 管理的核心 ,坚持预防为主,追求无事故、无伤害和无损失的目标; 优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的配置,持续推进 HSE 体系的运行; 指定管理者代表,督促其严格履行职责,为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领导; 4 HSE 管理机构 公司经理 项目经理 技术质量 HSE 部 各施工组 综合办公室 经营管理部 生产协调部 20 5 项目经理部人员 HSE 职责 项目经理职责 加强领导,做出 HSE 承诺。 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即在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给予人、财、物坚决支持。 传达贯彻国家、上级和地方及本单位有关 HSE 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