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内容摘要:

453 2340 5736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890 356 3567 6803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1327 482 2760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1249 202 2427 24000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21 4454 16027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32 1370 434 1856 22020 5477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37 1400 168 1400 3910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1088 310 2461 40398 3494 就业状况 ( 1)就业率逐年提高 从天津高职院校就业率的情况看,天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天津经济发展,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 2020 到 2020 年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分别为 84. 67%、 85. 05%、 86. 77%、 83. 03%、86. 59%、 90. 06%、 93%,其中,从 2020 年高职就业率( 90. 06%)首次超过本科生( 89. 85%)就业率。 全市 200 万产业大军中的40%是来自职业学校的学生。 下图是天津经济与天津市教育相关的一组数据。 表 9:天津市教育及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统计年鉴和人民网资料) 时间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GDP(亿元) 5018. 28 6354. 38 毕业生总数(万人) 10. 332 11. 3514 11. 4 高职毕业人数(万人) 4. 7197 5. 2837 4. 9 高职就业率 % % 90. 06% 93% 从图上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总数从 2020 年的 万人,增加为 2020 年的 万人, 3 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而反映着高职院校教育质 量的就业率也保持在大于 85%的较高水平。 根据 2020 年初步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的总数为 万人,高职毕业生为 万人。 17 高职教育的任务应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发展与各类经济指标有着重要的关系。 根据表 1 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 GDP(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 GST(高校毕业生总数)、 PGST(高职毕业生总数)、 PER(高职就业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 SAS 统计分析软件的分析 GDP(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 GST(高校毕业生总数)、 PGST(高职毕业生总数)三者之间保持着较强的 相关性,相关系数R 均达到 99%以上,达到高度正相关的水平,且其 P 检验值均小于 ,拒绝其相关系数与 0 无差异的假设,即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PER(高职就业率)与其余三者的相关系数 R处于 75%左右,属于基本相关的水平,且其 P 检验值均超过 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 以上,因此无法确认其对应的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即 PER(高职就业率)与其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一是高职就业率自形成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其他三个指标的快速增长不相匹配;二是高职就业率在近年的确没有明显的提高,表 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的现实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 2)就业质量相对较好 天津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从 2020 年就高于本科生毕业生,一方面反映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高,毕业生适应天津企业需求,是天津经济发展整体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天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针对了天津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要求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很不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02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 611 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的 480 万大中专毕业生,使得 2020 年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高达千万之众。 2020 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中, 300 万为大学本科以上, 299 万为高等职业专科学生。 在就业难的呼声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看好 , 许多职业技术院校 18 的学生还未毕业,用人单位即已下了 “ 订单 ” , 所去单位名气也不小,其中不乏一汽丰田、上海大众、摩托罗拉、牧野机床、三星电子、联想、海尔这些知名的大公司。 据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 2020 年本市就业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调查显示,专业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为 1860 元,高于所有应届毕业生的月均收入水平。 另据人力资源专家透露,在 滨海新区 “ 落户 ” 的空客当初招聘时对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大,而近年来天津此类工业重磅项目颇多,一线生产部门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多,因此有助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甚至使其就业形势好于本科生。 另外,许多大型企业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开出的工资水平也颇具吸引力。 据了解,开发区某美国公司给技术型员工开出的起薪超过 3000 元。 相反,国贸、商务、经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则可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本科生求职要求高,其就业反而受到影响。 究其原因,既有着天津 市各类工业重大项目的开工,使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需求量激增,因此高职生就业 率较为稳定 的因素,也有着 高职生就业观比较务实,实际操作能力强,加上汽车、电子、维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 , 经短期适应就可以上手,因此高职生就业形势比本科生好一些,起薪一般在 1500 元左右。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除了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之外,更多的岗位则急需实用型人才。 80 个重大工业项目落户滨海新区,将创造 200 万个就业岗位 , 这些高新技术项目,对数控机床、工业模具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 职业学院正是看准了这个趋势,在专业设置上,大胆改革,砍掉了一部分理论专业,加强了实用专业。 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2020年起,天津一汽丰田、天津汽模具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就主动上门接洽并将该院确定为员工委培基地。 毕业生每年都是 ‘ 连锅端 ’ ,实际上,学生一进校门就已经有了就业岗位。 天津职业大学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天津市高职 19 院校前列, 天津 其他高职院校,如天津 对外经济贸易、天津机电、天津中德、天津交通、天津工程、天津公安、天津医科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平均指数 也 大大低于高校生,大部分学生能实现当年就业。 在学历等级上 “ 低人一等 ”高职技术院校 , 在就业上比本科院校 “ 胜人一筹 ”。 分析原因,主要因素就是高职院校坚持就业导 向原则,坚持面向市场需求办学,坚持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了按照市场需求的办学质量标准与培养实践。 二、基本结论 ( 一)服务社会的市场化办学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天津市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产业发展趋势看,高职层次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智能结构上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已不适用市场需求,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的标志。 (二)社会资源的集约化办学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策略。 中观层面看,市场对高职人力资源的技术性结构表现出一些鲜明的需求特征,包括人才专业的复合型,知识技术的 现代性,素养文化的高层端化,人的职业发展终身化倾向现代化等。 高职院校实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需要整合社会资源,采取集约化、开放式的实施策略。 (三)培养过程的柔性化办学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方式。 产业的需求并没有引起教育系统的足够重视和适应性转变,特别是主动积极的适应,涉及到从教育行政到学校的不同层面。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内容、实施方法以及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一系列过程中实施柔性化的建设方式,需要学校 以 新的管理方式适应新的培养目标要求。 (四)面向境外的国际化办学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20 与境外合作办学、吸纳先进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走向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等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与内容。 从天津市的高职教育的教育资源看,还存在着非常大的距离,包括观念、使命感等理念层,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还不能适应和提供所需的教育供给,需要在具有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方面进行院校层面实施项目的建设活动。 (五)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最大的一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要求,进 行天津高职院校实施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研究分析,以天津市最早进入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行列的天津职业大学为例,提出具有可示范、可借鉴、可操作的项目建设思路、实施路径、示范内容、保障条件等,最终形成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最终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资讯。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成效 一、课题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内容以天津市首批国家高职示范院校 —— 天津职业大学示范校建设项目为例,以天津市实施国家示范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 通过天津市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研究,为天津市高职院校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职 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进行 探索 , 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中达到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的研究目的,以形成天津市高职院校以至全国高职教育领域具有可示范、可借鉴、可操作的探索创新成果。 二、课题研究核心概念 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 —— 高技能人才 是指在生产或者服务领域,具 21 备了比较精湛的职业技能,在关键的环节能够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当中难题的人员,主要是包括技能劳动者当中取得了高级工、技师 、高级技师 职级的人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 中办发 [2020]15 号 )指出,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我国 现有高技能人才两千二百多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模式 ” 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由此,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从构成要素角度看,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 念(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培养目标而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 “ 学中有工,工中有学 ” 的办学形式。 事实上,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都体现并突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如德国的 “ 双元制 ” 、英国的 “ 三明治 ” 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 “ 合作教育 ” 、日本的 “ 产学合作 ” 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 “TAFE” 模式等等。 只是各国的国情不同,采取的形式不同,各自的名称不同而已。 前几年,高职教育还经常提 “ 产学 研结合 ” ,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现在却更多地提倡工学结合。 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 “ 产学研结合 ” 的主体依托是教师、科研人员,主要是通过科研项目作为载体,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产,同时也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缺点是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参与和受益面不大。 22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 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接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 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 “ 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 “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 三、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基于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 采取了“瞄准需求,实证分析,专题论证,提供方案”的研究 思路,展开课题研究活动 —— 即在对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的前提下,进行高职院校实施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的研究,并以获得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资格的天津职业大学等为实施蓝本进行研究。 四、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以三种研究方法为主线,推进研究课题项目的研究进程 ——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走访、文献查询等手段,深入了解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状况,获取真实、具体、可信的基本数据,为研究课题提供基本素材。 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对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研究,实现天津高职教育整体办学能力与培养质量的提升,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进程的实施,进而形成服务滨海新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强大方阵。 比较研究法:通过社会需求与院校培养的比较、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培养状况的比较等研究方法,使本研究课题更具代表性,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网络工具进行研究。 同时,课题采取多方合作的 方式进行:以获准实施国家示范校项目的天津职业大学等为实证案例,组织滨海新区、劳动 23 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关职业技术院校等方面参与,更有利于开课题研究活动。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与天津职业大学示范校建设项目同步实施的突出成效,对天津市以及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与研究课题同步实施的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天津市级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其结论为: 一是 学校经过三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