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下载内容摘要:
软件系统模型。 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较快地确定需求,然后采用循环进化的开发方式,对系统模型作连续的精化,将系统需具备的性质逐渐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质全部满足。 此时模块也发展成为最终产品了。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出该图书馆管理系统流通子模块大致可以分为 流通结果 密码 读者或工作人员 身份验证 流通统计 外设 记录数据 打开 密码 反馈信息 密码 新密码 流通 9 四个小模块:借书模块 、 还书模块 、 续借模块 、 查询模块、流通统计、同时我还增加了新书录入模块和用户口令模块。 下图说明五者的关系 以上是方框图 流通管理 流通 读者借书 读者还书 读者续借 图书流通统计 流通参数 注销 检索图书总表 失败 管理 人员 还书单 还书 图书续借 图书损坏 还书修改数据库 还书流水表、借书流水表、借书历史表 修改数据库 赔偿 10 以上是流程图 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描述及流程图 : 软件的功能面向如下表所示: 模块 功能描述 权限 管理员 采购员 编目员 流通员 读者 馆长 编目管理 编目时可以迅速查重 √ √ 快速对新种类的书进行编目 √ √ 对新种类的书进行个别登记帐填写 √ √ 对个别登记明细表进行填写 √ √ 登记书次 表 √ √ 流通管理 进行借书管理 √ √ 进行还书管理 √ √ 进行续借管理 √ √ 读者 借书卡 身份验证 借书单 借书 读者信息 图书信息 借书流水表 11 在还书时实现计算机自动判断图书借阅是否超期根据条理进行罚款 √ √ 在书丢失时进行赔偿 √ √ 借书证办理 √ √ 统计 读者借书一览 √ √ 单本图书流通明细 √ √ 查出图书去向 √ √ 统计工作人员工作流量 √ √ √ 借书分类 统计 √ √ √ 图书馆藏书分类统计 √ √ √ 入库 新书录入设置主要是为图书流通环节(如借书、还书等)做准备工作,在这里用户可以定义不同的读者类型,不同类型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借书限制同时每一类图书的可借册数不能超过借书总数。 读者借阅图书的时间不能超过可借天数; 12 .读者借书 功能 :自动审查读者的借书证件是否有效。 并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 先进行读者开始 输入书 A 是否有同此类书 A 重新输入财产号 结束 查重 合成新索书号及填写个别登记表 个别登记明细表 Y N 个别登记信息 校验 财产号查重 Y N 登记个别明细信息 个别登记信息 校验 Y N 登记个别登记信息 个别登记表 13 编号登录,自动显示出该读者所借的图书,然后在输入要借图书的编号,按 登录 ,单击 “借书 ”即可。 已清 已清 Y N Y Y N N Y 输入借书证条码并查出读者信息 已借图书 图书条码 读者校验 退出借书 是否超期 提醒读者已超期了 是否借满 是否可借 借书办理 无效 有效 赔偿未清 罚款未清 Y Y 赔偿处理 罚款处理 图书 14 功能 :自动审查读者的借书证件是否有效。 并为读者办理还书手续。 利用查阅借书人的借书证件还书(通过输入借书证号的方法),或利用借书人所借书的条码号或书名的方法。 输入要还图书的编号,会显示出该图书的借出时间,还书时间,超期 会提醒你 等。 点击 “还 书 ”即可。 图书 是否丢失 Y 付钱赔偿 N 挂帐 Y 是否超期 付款罚款 挂帐 N Y 图书校验 N Y 是否损坏 N Y N 还书登记 还书结束 15 功能 :续借图书,当有读者需更多时间去浏览此书 ,可通过图书续借去使用更长的时间。 本 子系统提供了只要通过修改借书日期的方式实现简单的续借程序。 先输入读者编号登录,自动显示出该读者所借的图书,然后单击要续借的图书,将时间该为即可 程序流程图 功能 : 图书流通统计主要是对借阅图书的统计,借阅情况的统计对研究文献流通数量方面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规律具有参考价值,并能为实现文献流通工作的目标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输入用户基本信息 按键判断 借书证办理 借书证挂失 借书证查询修改 浏览 读者信息 打印 部门信息 成功 失败 开始 16 对图书库进行查询,以便用户快速知道试卷合 订本的具体信息 外部接口需求 : 用户界面 采用 windows 的通用图形界面,对用户友好,且必须对鼠标和键盘提供支持,界面设计应遵循如下规则: 1. 界面要有一致性; 2. 提供简单的错误处理; 3. 提供信息反馈; 4. 操作可逆,其动作可以是单个的操作,或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操作序列; 5. 设计良好的联机帮助 6. 显示启动画面,画面简洁明快; 硬件接口 支持一般的 pentium4 或更高档微机,笔记本电脑。 软件接口 运行于 windows98/2020/xp 通信接口 本软件应提供对条形码扫描仪等的支持。 故障处理 正常使用时不应 出错,若运行时遇到不可恢复的系统错误,也必须保证数据库的完好无损。 性能需求 1.功能设置适应性强 系统设置灵活,具有局部管理与全面管理的功能,整个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可分、可合,每个子系统既可单独运行,又是有机联系的一体,可适应不同人员配置条件的图书馆;同时系统既可在高档机、大内存下使用,又可在低档机、小内存上使用,可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图书馆。 2.检索功能强 系统提供组合查询。 组合查询提供所有可检索字段( 包括条形码号、编号、 17 类别、合订本名称、试卷代号、试卷名称、页码、第几册等 )的任意组合条件 检索,功能强大,能保证一定的查准、查全率;系统采用复合索引技术,检索响应速度快,20万册藏书记录中检索一条记录在几秒之内即可完成。 3.流通方式多样化 使用该系统在进行借还图书时,图书馆可根据学校资金实际情况,可采用普通借还书方式、条形码借还书方式。 4.数据安全性好 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加密和用户权限的设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加密后的数据库只有本系统才能对其进行维护,任何直接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将无效,从而保证了数据库入口的唯一性,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破坏;本系统操作人员只能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维护,从而避免了 来自内部的破坏。 5.数据录入直观方便 系统采用屏幕格式输入,简洁、直观,符合情报人员习惯;屏幕设计风格统一,用户易于掌握。 系统对复本图书的重复数据,由用户输入复本数后,就可完成对重复数据的自动追加,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冗余度的问题 ,提高了录入速度,节省了工作时间。 6.时间特性 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 1~2 秒内,对软磁盘和打印机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也应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现行业务描述: 通过调查,先画出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馆 长 采编组 书 库 阅览室 工具书室 目录厅 借阅室 18 通过调研了解到,该图书 馆各个部门负责的主要业务如下: ( 1) 采编组主要负责图书采编工作,包括: 购置新书 打印编目 增加数量。 ( 2) 目录厅主要负责读者查询工作, 包括: 可借图书: 按图书类别 图书名称 图书作者查询 新书目录: 按图书类别 日期查询 借书情况: 按读者借书证号查询 ( 3) 借阅组主要负责: 图书流通 查询统计 借阅查询等工作 ( 4) 阅览室、工具书室主要负责读者阅览工作。 包括: 阅览各种杂志 报纸 阅览各种工具书 下面绘制出图书馆流通业务中借书的流程图。 ( 1)读者在目录厅查阅索引卡; ( 2)读者写出所借图书的 分类号 种次号 交给图书管理员,并出示本人的借书证; ( 3)图书管理员根据图书的 分类 种次号到书库找书; ( 4)将图书交给读者,并由读者填写所借图书的借书卡。 ( 5)图书管理员把借书卡保存到写有该读者借书证号的口袋里。 得出该图书馆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19 现行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 该图书馆工作大部分还是进行着手工管理,工作起来效率很低,并且不能及时了解图书馆各类图书的存库,学生们比较需求的图书等等,不便于动态及时地调整图书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学生的借阅需求。 手工管理还存在这许多弊端,由于不可 避免的人为因素,经常造成数据的遗漏、误报。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储存信息量大、速度快等许多优点,提供给我们的处理信息及时快捷,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对问题的分析,利用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信息,及时地调整学校图书馆图书结构,并且对学生们的借阅过程形成一整套动态的管理就十分必要了。 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进行用户的需求调查与分析,以确定系统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案,这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学校图书馆规模相对于商业图书馆小,但要有着完善的图书信息,对每一册书要有详细的 记录信息,功能上对系统的需求是全面的。 因此对用户的需求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方面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来管理各类图书,分类编号,调整图书结构,增加图书库存,适应学生的需求;二方面是学生们能通过计算机来查询浏览图书馆中的图书,来确定自已需要的书籍,为借阅做好准备;三方面是工作人员对学生们的借书证发放,登记能作好全面的掌握,及时得到每个借书 20 证的当前状态和历史借阅记录;四方面也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对图书的借阅管理。 这四个方面形成了学校图书馆一个工作整体,采用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可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交流信息, 高效地协同工作。 在软、硬件方面对系统的需求,软件要求易学,界面友好,容易掌握,可以很简单方便的管理各种图书信息。 硬件的配置要求不能太高,这样可以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学校图书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下载
相关推荐
( 3)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后作业,以便更好地掌握基本内容。 ( 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实际之中,同时加深对其他数学专业课和计算机课程的理解。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也以笔试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参考教材: [1] 耿素云
11 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本 实验 课程通过 熟练运用 C或 C++语言,编程实现进程调度、存储管理(包括虚拟存储管理)、文件管理等主要模块的仿真系统, 并填写 相关实验报告 , 使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资源(处理机、存储器 、文件 等 )的 设计原理及实施技术 ,具有一定的分析操作系统和设计、实现、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
不可否认性是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6 :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 Inter 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应用领域从小型的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国家的政府、军事、金融、商业等诸多领域,可以说网络无处不在,它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伴随网络的普及,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效能的重要问题。
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 业 (方 向 ): 计算机科访亲希沉 底焙吾蠢墒价敲黑纽摩叹雍倍替些徐冒惑矣彦方浙祈禹贷叉膜身涕冈酌耪尚等趁牺鸽胰堪潭爵瑞抱凰盘珐冀晚文长怂顽甫你反劣昌藩吴闹 基于理解的分词算法 .............................................................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 —— 汉语分词技术分析
言 程序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用汇编语言编程的基本方法,了解底层 I/O 驱动软件的编程方法,为后续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的思路、方法,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四、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 微机每生一台 五、实验项目内容和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时数 必开 选开 每套仪器人数 目的要求 实验类型 1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 运行
电源供电监控功能。 其内部结构见图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辅导教案 14。 其中: PBSET: 按键复位输入。 TD: 时间延迟, TD=0V时, t=150ms; TD悬空时, t=600ms; TD=Vcc 时, t=。 TOL:容差输入。 接地时选取 5%容差;接 Vcc 时选取 10%的容差。 RST(高): 复位输出。 产生复位条件: Vcc 下降低于复位电压阀值时; PBSET 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