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拨叉2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内容摘要:

糙度 (2) 用Φ 的麻花钻钻孔 ( 3) 用Φ 10 的丝锥攻丝,加工 M10 的螺纹孔 工序 四 :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 1) 粗铣 16mm 的槽, 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 专用 夹具) ( 2) 粗铣 槽的倒角 , 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 3) 粗铣 16mm 的槽的两端面,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专用夹具) 工序 五 : ( 1) 粗铣顶部凸块, 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专用夹具) 工序 六 : ( 1) 粗铣 叉口的 两端面,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专用夹具)。 工序 七 : ( 1) 粗镗 叉口 圆弧 面,加工经济精度 IT10,粗糙度 ( 2) 精镗叉口圆弧面,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5 工序 八 : ( 1) 精铣叉口两端面,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5(专用夹具)。 工序 九 : ( 1) 精铣 16mm 的槽,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2(专用夹具) ( 2) 精铣槽的倒角,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2 ( 3) 精铣 16mm 的槽的两端面,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2(专用夹具) 工序 十 : ( 1) 精铣顶部凸块,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2(专用夹具) 工序 十 一 : ( 1) 精铣槽的两端面,加工经济精度 IT8,粗糙度 2(专用夹具) 工序 十二 : ( 1) 钳工,去毛刺 工序 十三 : ( 1) 检验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工艺路线比较 上述四个工艺路线,路线一和路线三先加工拨叉的底平面,后加工孔,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路线二和路线四是鉴于孔的加工要求较高,与底面的垂直度要求也较高,并且是很多尺寸的设计基准,为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同时也更能保证叉口上下两平面与孔的垂直度要求,所以路线二和路线四要优于路线一和路线三。 而由于 叉口的下端面是 以 上端面为基准的,为遵循互为基准的原则,保证底面的加工 尺寸精度,应先加工上叉口,后加工下叉口,所以路线四优于路线二,故 选择路线四为最终的工艺路线。 拟定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简要说明 00 模锻成型 05 正火处理 10 加工 两 圆台平面 15 钻、扩、铰Φ 19 的孔,锪 45 度倒角 20 钻Φ 的孔,攻 M106H 的螺纹,锪 120 度倒角 25 粗铣 16mm 的槽及倒角,粗铣槽的两端面 30 粗铣顶部凸块 35 粗铣叉口的上下两端面 40 粗镗Φ 82 的孔,精 镗Φ 82 的孔至要求尺寸 45 精铣叉口的上下两端面 50 精铣 16mm 的槽及倒角,精铣槽的两端面至 10mm 55 精铣顶部凸块至尺寸要求 60 钳工 65 检验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14 第四章 加工设备及道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量,故加工设备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以通用机床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机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不同的机床 15 工序是加工Φ 19 的孔,先用Φ 的麻花钻钻孔,再用选用Φ 19 的 铰刀铰孔,可选用立式摇臂钻床完成。 20 工序 钻Φ 的孔,攻 M10*16H 的螺纹 ,可以选用立式 钻 床完成。 25 工序 粗铣 16mm 的槽及倒角,粗铣槽的两端面 ,选用立式铣床完成。 35 工序是 粗铣叉口的上下两端面 ,可以选用 卧 式铣床完成。 40 工序是 粗镗Φ 82 的孔,精镗Φ 82 的孔至要求尺寸 ,可选用 镗床 来完成。 45 工序是 精铣叉口的上下两端面 ,采用卧式铣床。 50、 55工序机床同工序 25 刀具选择 选用硬质合金铣刀,硬质合金钻头,硬质合金扩孔钻、加工中碳钢零件采用 YG硬质合金,粗加工用 YG8,半精加工为 YG6 各工序所需刀具如下表: 工序号 工序内容 所选刀具 00 模锻成型 05 正火处理 10 加工两圆台平面 端铣刀 15 钻、扩、铰Φ 19 的孔,锪 45度倒角 Φ 的直柄麻花钻,Φ 19 的直柄机用铰刀,直柄锥面锪钻 20 钻Φ 的孔,攻 M106H的螺纹,锪 120 Φ 的直柄麻花钻, M10 的细柄机用丝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15 度倒角 120 度的直柄锥面锪钻 25 粗铣 16mm 的槽及倒角,粗铣槽的两端面 槽铣刀 30 粗铣顶部凸块 端铣刀 35 粗铣叉口的上下两端面 端铣刀 40 粗镗Φ 82 的孔,精镗Φ 82 的孔至要求尺寸 双刃镗刀 45 精铣叉口的上下两端面 端铣刀 50 精铣 16mm 的槽及倒角,精铣槽的两端面至 10mm 槽铣刀 55 精铣顶部凸块至尺寸要求 端铣刀 60 钳工 65 检验 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夹具。 根据零件的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相关资料,选择如下: ( 1) 15 工序采用游标卡尺和塞规。 ( 2) 20 工序采用塞规检验。 ( 3) 2 3 4 50、 55 工序采用游标卡尺和标准粗糙度块。 ( 4) 倒 1*450、 1*1200角度 ,采用万能角度卡尺。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16 第五章 确定切削用量 工序一: 粗铣Φ 19  mm 孔上端两端面。 /zf mm 切削速度:参考有关手册,确定 V=27m/min。 采用高速钢三 面刃圆盘铣刀, 80wd mm , Z=10。 10 00 10 00 * 27 10 8 / m 4 * 80s wvnrd   0 . 1 2 * 1 0 * 9 0 1 0 8 / m i nm z wf f z n m m   12 12l l l m m   12 12 0 .1 1 m in108mml l lt f   工序二: 工步一: 用Φ 的麻花钻钻孔 ,ap=, Vc=5070m/min,取 Vc=50m/min n=(1000 50)/( )=,主轴最大转速 r/min,所以取n=865r/min, Vc=(865 )/1000=工步二: 用Φ 19 的 铰 孔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