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培训手册内容摘要:

任人并将报告结果告之投诉者, 再根据报告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服务与承诺】 案例 3:布猴风波 2020 年 7 月 6 日,一位顾客来到商场生鲜部购买商品。 当时顾客带的小孩又哭又闹,一位员工看到后,就顺手拿了一个布猴递给小孩(卖场里装饰有许多布猴,但也是商品),并说:“送给你玩吧。 ”小孩拿到布猴后就不再哭了,顾客挑选好商品后就去收银台进行结算。 顾客出收银台时,防损员发现小孩手中的布猴未买单,就对顾客进行提示,要求顾客补单。 顾客很恼火:“是你们里面的员工把布猴送给我小孩玩,怎么现在又要求买单。 ”防损员说:“我们的员工没有权利把商品送给您。 ”“哦 ,那你是说员工没送,是我偷了你们的东西。 ”顾客认为防损员的语气态度不好,反过来要求防损员向他道歉。 防损员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未当面道歉。 顾客就亮出了她的警察证,对防损员说:“你说5 我小孩偷了你们的东西,你侮辱了我,侵犯了我的权利,你必须向我道歉。 ”防损员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依旧没有当众向顾客道歉。 顾客就去前台进行投诉,并扬言要将此事投诉到《江门日报》社。 前台接待处给顾客留下了防损部的电话。 顾客回去后又给防损部打电话,防损部主管给顾客解释到:“不管当时事情是怎样的,我们的员工都没有权利赠送商品,但不管错误如何发 生,只要您在我们商场出现不愉快,都是我们的服务没有做到位。 我在此向您表示道歉,并欢迎您能再次光临我们商场。 ”顾客表示她本来已经对人人乐失去信心,这样一来,她还是相信人人乐的。 案后语: 作为营业员,为了安慰小孩,随手拿一布猴给小孩的这种意识是对的,但是,应向顾客讲明此布猴是商品而不是赠品。 更不要随便承诺,让顾客产生误解。 收银员的防损意识有待加强,在顾客买单时未发现小孩手中的布猴,若每位收银员都这样的粗心大意,商品的流失量可想而知。 防损员的防损意识较强,但与顾客沟通时不注重方式,最终导致了顾客 投诉。 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商业行业,如果不加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巧,那么,企业在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我们是零售业,同时也是服务业,身为其中的一员,都有让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公司财产的责任与义务。 希望各位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防损意识等贯穿到工作中去,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员工道德与责任】 案例 4: 板油„„ 2020 年 7 月 7 日,某商场 14 部促销员黄某在商场肉档买肉,肉档课长辛某从操作间拿出一袋打好价的板油交给她,其价格为 元。 防损员见板油质量好,价 格又很便宜,觉得有点蹊跷,就在黄某买单后重新将其所买的板油重新进行计量,结果实际价格为 6 元。 经查:辛某与黄某是情侣关系,辛某利用职务之便,更改了价格,为自己谋取私利。 案后语: 身为管理人员的辛某,在岗位上利用其职务之便,为自己牟取私利,有背我们的职业道德。 6 身为零售业中的一员,我们应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 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全员范围内加大“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力度,时刻敲响法律警种。 案例 5:豆浆 2020 年 4 月 22 日晚,商场“鱼丸专柜”某促销员在下班后到“特乐福专柜”去购买豆浆,由于 与“特乐福专柜”促销员关系密切,于是让对方将其购买的原价 元的豆浆打成 1 元的价格标签。 案后语: 促销员私自降低价格,严重危害了公司利益,问题的发生固然由于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存在问题,但同时也反映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尚需进一步加强。 案例 6 : 考 试 与往日一样,星期六上午是新入职促销员的入职考试和一些老员工的消防知识补考。 在考试的过程中,监考人员发现一名员工作弊(抄袭所带笔记),遂上前制止并要求没收其消防知识笔记。 该员工态度强硬地拒绝 了监考人员的没收要求,并在监考人员要求她服从考场纪律,自动出场的时候,该名员工也拒不服从,且态度蛮横无理地说“我考不考是我的事情,而你批不批是你的事情”。 监考人员见这位员工的态度太过无理,于是打算记下这名员工的姓名和所在部门,而该员工却又说“你的记性怎么这么差”。 之后又在考场内继续答题,然后旁若无人的离开 (最后考卷以“ 0”计算 )。 案后语: 该员工所参加的“消防知识”考试已属补考,按理来说对已考过的内容应该有较大把握,可是该员中在考试时仍采取作弊手段,企图蒙混过关,表明学习态度不端正。 该员工在考场 上无视监考人员,公然作弊,没有彻底明确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掌握有关消防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分值。 考得好坏是能力问题,作弊是态度问题。 如果连一般考试都要作弊,公司如何相信你在做其它工作时不会弄虚作假呢。 如何能对你委以重任呢。 任何人要做事先学会做人。 7 案例 7:促销员私拆封装,多加商品。 2020 年 5 月 30 日, 12 部的一名促销员在一楼挑选荔枝到计量处打价封好后,私自拆开封装的计量标价签并多加价值 4 元的荔枝,然后去收银台结帐,经防损员发现未果。 案后语: 促销员个人的素质很重要,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只发 生一件,若没有被发现势必造成公司商品流失;如发现了而不严肃处理将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长此下去,“蛀虫”太多,公司财产将遭受蚕食之痛,因此,对于“蛀虫”公司需要从严处理。 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同时也要加强对促销员的入职培训及入职时个人素质的评估。 从目前情况来看,商场每月的损耗不少,防损工作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希望所有从业人员要洁身自爱。 案例 8:“不翼而飞”的影碟机 2020 年 8 月 24 日下午,某商场所在社区停电,整个商场供电不足,灯光昏暗,交接班人员都在岗位上,人数非常多。 这种环境为那些利欲 熏心、意图不轨的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家电部 A 课长便趁此时机,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发票拿到家电售后服务中心,声称有顾客要退货,而商品正在卖场试机,让家电服务中心人员提供退货小票,又利用职务之便开好退货单,并冒充顾客在退货单上签了名,然后让毫不知情的售后课课长 B 某签了字, B 课长也未仔细询问,在没见到顾客及实物的情况下,草草地签了名,并通知服务台小姐办理退款手续,服务台小姐疑问:“为什么退货。 ”, A 课长答复:“顾客刚买的单,现在无货。 ”服务台小姐也未再仔细询问,便到收银台办理了退款手续。 就这样一台价值 928 元的 TCL DVD 碟机退货款便轻易地被 A 课长装入了腰包。 事后,某员工提醒 B 课长:“退货商品及单据怎么都没返回。 ” B 课长这才有所警觉,马上上报部门助理和主管,核对电脑库存及实物,发现电脑库存少一台。 事后,公司对此事件的相关责任人给予了严肃的处理。 案后语: 此事件值得每位管理者和员工反思,它不仅是对零售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考验,更是对一个人自身素质与品质的检验,做为一课之长的 A 某在卖场停电,工作现8 场比较混乱时,不仅不严守工作岗位,而且千方百计借此机会为自己牟取私利,这样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实在让人不齿。 身 为部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度的职业警觉心,以防部门管理运作中出现漏洞。 (如果不是事后某员工的细心提醒,那么事隔很久后,价值 928 元的 TCL DVD碟机不就真的“不翼而飞”了吗。 ) 同时在此要告诫广大员工,工作中坚守岗位,把好关,以高度责任心对待各自岗位的工作,切勿以身试法,否则将会得不偿失。 案例 9:抢可乐的“勇士” 一天晚上, 11 部某员工带了两个顾客(估计是他朋友)到赠品台来领赠品,但顾客的小票不符合领取赠品要求,所以赠品台的工作人员没有给其领。 这时,此员工不但不听取 接待员的解释与劝阻,而且强行冲进赠品台拿了四瓶可乐给其朋友。 事后,公司给予此员工书面警告并责令其退回赠品。 案后语: 我们的员工为了朋友的区区私利 —— 四瓶饮料,而将公司的规定及同事的劝解丢在一边,自己擅自“勇敢”地冲进赠品台拿取赠品,这样“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胆量”与“气魄”不仅让人可叹可悲,更让人啼笑皆非。 公司要求在公司工作的每位员工都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此员工在职业道德中属于为亲友谋取私利(在某种意义上讲赠品即是商品),可能此员工对职业道德的要求都不太了解,希望公司各部门今后重视对员工的 职业道德培训,每位员工也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职业道德要求。 案例 10:会缩水的金耳环 一天晚上,顾客郝小姐打来电话投诉:早上在金柜把自己购买的耳环换一个新式样,打金时,打金员偷偷地剪下一小部分金子放入自己的抽屉中,被顾客当场识破后,才极不情愿地将私偷的金子拿出来。 案后语: 做为零售业的从业人员,我们身边不乏有人因贪小便宜而误了自己的前途,轻则因此而受到了相关的惩罚,重则为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仅给商场的声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也贻误了自己的前程(此员工从行为上属于偷盗)。 希望每位员工能以此为戒, 加强自律能力,洁身自好,不要因为一时小利的诱9 惑而迷失了方向,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给人生带来不必要的污点,正因为“常在河边走”,所以才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醒自己“就是不湿鞋”。 案例 11: 游戏机币换钱 2020 年 6 月 8 日下午,某购物广场 12 部一游戏机促销员在当班期间,未让顾客通过收银台,私自拿了两块游戏机币给顾客,自己收取了现金 2 元,被防损员当场发现。 案后语: 促销员利用职务之便,私收游戏机币,有损职业道德。 我们在管理工作中,不仅应教会员工技能,更应加强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使其健康 、茁壮地成长。 作为社会人来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否则将遗憾终身。 【员工素质及工作态度】 案例 12:“管理”人员 某日上班期间,几位商场管理人员在卖场巡场时,发现某专柜的衣裳正在进行特价促销。 几个管理人员就不亦乐乎地挑了几件衣服试穿起来。 事后,当她们离开时,就听见促销员在背后小声嘀咕:“还是管理人员呢,自己都不遵守公司的制度,还来管我们,真是。 ” 案后语: “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说的话,但真正要落在实处,却并不那么容易。 有句古话“身正,不令,其属而从之; 身不正,虽令,其属下而不从”,意思是如果你行得正,就算不发号施令,下属也会服从你;但如果你行为不正,就算下命令,下属也不会服从。 这句话是否值得我们每位管理人员好好思考。 在公司最近下发的“创建优质服务”的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线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表率”,其实我们每位管理者在公司扮演的职责就是一个好的服务者 —— 在后方为我们的一线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然后一线员工再向我们的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反之,也可以想象。 案例 13:就为一块小毛巾 8 月上旬,某商场 25 部 A 营业员随手拿了同事 B(促销员)的一块毛巾檫10 柜台玻璃,当 B 找毛巾发现毛巾不在,回头一看 A 正拿着它擦柜台,便大声喊到:“你这人怎么这么差劲呀。 偷人家的毛巾 !” A 一听骂自已偷东西,马上也火了,大声回骂:“你才是小偷。 你不也经常拿我的东西吗。 ”两人不顾周围的顾客,在卖场里大声吵嚷起来,在一边的营业员怕影响不好,劝她们不要吵了, A 稍微让开了一点,但 B 觉得还不解恨,随手拎起一袋未封口的熟食向 A身上扔去,有一部分溅到了旁边顾客的身上,导致了顾客投诉。 案后语: 身为零售行业的从业人员,上班时间在卖场内与同事大声吵嚷 并大“打”出手,还波及顾客,不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还给公司形象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在工作中,同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磨擦,我们应学会相互体谅与理解,即使是矛盾也应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和地点解决,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这是对每位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加强员工和促销员之间团队合作意识的培训”是各个购物广场的一致培训需求,我们卖场的培训导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案例 14:计量秤的痛苦 2020 年 9 月某日,因工作需要,我到了某购物广场,当时,时间还早,我决定先看看卖场的情 况,因为早晨刚开业不久,生鲜熟食区的生意特别红火,买菜的顾客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集中在一起的计量处忙得不亦乐乎,但工作中的计量员似乎还没有睡醒,有的边工作边打哈欠,有的计量员的脸仿佛结了冰似的,正等待着夏季的炎炎烈日来融化他们,但我似乎又感觉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有其道理。 随着顾客流,我在商场内转动,正好看见立柱旁一位营业员趴在计量秤上写字,显示屏上的电脑数码跳个不停,好像在痛苦地求救。 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姐,你不能趴在电子秤上写字,这样会把它弄坏的。 ”小姐抬头看了我一眼,回答说:“那些数 字肯定会动了。 ”然后继续趴在上面写,我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小姐,你这样会将电子秤搞坏的,如果你要写可以在旁边的桌子上写呀。 ”小姐将头抬起,看了我几秒钟,然后将纸笔收起,干脆不写了。 电子秤的痛苦暂时解除了,但明天、后天呢。 案后语: 爱护公物应该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接受的一种教育,但我们的员工似乎不太重视11 这一点。 从本案例来讲,有三种情况值得探讨: 第一种是员工的基本素质问题,再加上缺乏这方面的培训,认为计量秤上比较平滑,好写字,就是不考虑能否趴在上面写字,如果长期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种是明 知故犯,损坏公物以泄私愤。 如果是这种情况一定要严肃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