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功率因数 必修 验证 GDDS 型高性能电工电子试验台 4 三相交流电路试验 2 熟悉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作星型和三角形的连接方法,并验证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了解中线作用 必修 验证 GDDS 型高性能电工电子试验台 5 单相变压器 试验 2 测定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空载特性、负载特性和变比 必修 验证 GDDS 型高性能电工电子试验台 6 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工作控制线路 2 使电动机点动或连续工作 必修 验证 电气控制实验板 7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 2 掌握积分电路与微分电路的原理,观察与分析暂态过渡过程的波形 选修 验证 GDDS 型高性能电工电子试验台 本大纲主笔人: 陆 平 审核人: 曹海平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代码: 12 课程名 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 术 课 程 性 质: 必修 课程类 别: 专业 实验项目个数: 5(其中选修 2个) 面向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实 验 教 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第二版) , 电气工程学院自编, 2020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 程 学 时: 48 学 分: 3 实 验 学 时: 6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目的和任务: ( 1)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 2)掌握信号尤其是微弱信号选择的方法; ( 3)掌握常用传感器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 4)熟悉常用的检 测方法及其标定方法; ( 5)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 1)进一步加深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 2)掌握用于检测各种过程参数的常用传感器及传感技术,掌握多种过程参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 ( 3)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具有较扎实的检测技术实验技能。 ( 4)能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 5)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 课内实验成绩计入该课程平时成绩。 三、实验项目一览 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数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备注 1 箔式应变片直流电桥实验 2 了解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比较单臂、双臂和全桥电路的输出灵敏度。 综合应用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直流电桥设计位移或压力检测系统,并进行测量和标定。 必修 综合 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2 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实验 2 了解移相器和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验证移相器移相范围,设计相敏检波器电路,检测交流输入信号的相敏检波输出信号。 必修 设计 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3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2 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掌握它的各种应用,设计一个测量位移或材料厚度或震动或转速的实验 必修 设计 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4 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性能与标定 2 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掌握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 综合利用差动变压器、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设计可辨向的位移测量系统,并进行标定。 选修 综合 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5 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2 掌握热电偶、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选用一 种或几种温度传感器,设计一个温度检测系统。 详细写出设计过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选修 设计 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本大纲主笔人: 王士森 审核人: 吴 晓 《 PROTEL 教程》实验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代码: 12 课程名称: PROTEL 教程 课 程 性 质: 选修 课程类别: 专业 实验项目个数: 6 面向专业: 自动化、电气信息类 B 实 验 教 材: 《专业软件教程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学院自编, 2020 一、课 程学时学分 课 程 学 时: 32 学 分: 2 实 验 学 时: 12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目的和任务: ( 1)培养学生掌握、使用实用电子线路、计算机系统设计、仿真软件的能力。 (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线路和正确绘制设计线路、系统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 1)了解原理图设计基础、了解设计环境设置、学习 Protel 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 2)掌握绘制原理图的各种工具、利用软件绘制原理图。 ( 3)掌握编辑元器件的方法构造原理图元件库。 ( 4)熟练掌握 手工绘制电路版的方法。 ( 5)掌握绘制编辑元件封装图的方法,自己构造印制板元件库。 ( 6)了解电路板设计的一般规则、利用软件绘制原理图并自动生成印制板图。 考核方式: 平时授课和上机实验以及上机综合设计考查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数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备 注 1 Protel99设计基础 2 了解原理图设计基础,了解原理图设计环境的设置,掌握原理图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必修 验证 计算机 (Protel 99) 2 原理图元 器件绘制 2 掌握元件编辑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有关元件的报告文件,掌握画元件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关元件的元件图。 必修 设计 计算机 (Protel 99) 3 电路原理图 绘制 2 了解绘制原理图的各种工具,了解元件库、模板和网络表的操作方法,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原理图。 在此基础上设计电路原理图。 必修 设计 计算机 (Protel 99) 4 印制电路板 手工绘制 2 了解定义电路板的方法,掌握放置设计对象的方法,掌握编辑电路板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利用手工布线的方法设计印制电路板。 必修 设计 计算机 (Protel 99) 5 画元件封装 图 2 了解元件封装编辑环境,掌握直接画元件封装图的方法,掌握制作专用元件库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关元件的封装。 必修 设计 计算机 (Protel 99) 6 自动布线画 电路板 2 掌握网络表的调入与编辑方法,掌握布置元件的方法,掌握自动布线的方法,掌握人工干预设计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动布线的方法设计印制电路板。 必修 设计 计算机 (Protel 99) 本大纲主笔人: 朱海荣 审核人: 姜 平 《 PLC 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代码: 12 课程名称: PLC 原理及其应用 课 程 性 质: 必修 课程类别: 专业 实验项目个数: 7(其中选修 5个) 面向专业: 电气信息类 B、自动化 实 验 教 材: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学院自编, 2020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 程 学 时: 48 学 分: 3 实 验 学 时: 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目的和任务: PLC 原理及其应用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着重研究电气控制系统的 基本规律、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工程实际应用问题。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是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具有将理论学习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初步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具备 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 具备一定的 PLC 程序设计和 PLC 应用能力 ,为今后从事电气技术工作及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安装调试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 1)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 2)熟悉并掌握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了解其与生产实际设备的 异同。 ( 3)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以及课堂所学知识,完成实验的基本内容。 ( 4)对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能够确定实验的基本要求,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5)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 课内实验成绩计入该课程平时成绩。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数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备注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 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的工作原理接线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选修 验证 电机 控制实验板; 电机 2 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运行控制 2 掌握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 进一步掌握电器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必修 验证 电机控制实验板; 电机 3 三相异步电机 Y/△起动 PLC控制 2 掌握 PLC 程序设计及调试方法,了解 PLC 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选修 设计 电机控制实验板; 电机 4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调试 2 采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设计法设计一小车往返运动控制线路,并安装与调试。 选修 设计 电机控制实验板; 电机 5 PLC 编程器使用及简单程序设计 2 掌握 PLC 编程器的使用、程序设计及调试方法。 掌握 PLC 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必修 设计 FX2N48MR三菱 PLC。 手持编程器; 计算机(虚拟对象) 6 简单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 2 采用简单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十字路口交通灯 PLC控制系统。 选修 设计 FX2N48MR三菱 PLC。 手持编程器; 计算机(虚拟对象) 7 PLC 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2 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各种虚拟实验对象,选择其中之一,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选修 设计 FX2N48MR三菱 PLC。 计算机(虚拟 对象) 本大纲主笔人: 堵 俊 审核人: 吴 晓 《 DSP 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代码: 12 课程名 称: DSP 原理及应用 课 程 性 质: 选修 课程类 别: 专业 实验项目个数: 3(其中选修 1 个) 面向专 业: 自动化、电气信息类 B 实 验 教 材: 《 DSP 技术及应用实验指 导书 》,电气工程学院自编, 2020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 程 学 时: 32 学 分: 2 实 验 学 时: 4 二、实验目的、任务 、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目的和任务: ( 1)掌握 开发环境 CCS 的使用 以及 DSP 软 /硬件调试 的基本方法; ( 2) 掌握数在 DSP 中的基本运算过程以及 存储空间的配置方法; ( 3)掌握通用定时器及数字 I/O 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 1) 开发环境 CCS 的 使用 ; ( 2)头文件以及链接控制文件的编制和修改方法; ( 3)基本 DSP 汇编程序的编写以及常用的调试方法; ( 4)定时器周期中断的配置以及数字 I/O 口的使用。 考核方式: 课内实验成绩计入该课程平时成绩。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数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备注 1 CCS 的使用及 DSP 基本数学运算 2 掌握 开发环境 CCS 的使用,软/硬件调试 的基本方法、以及数在DSP 中的基本运算过程 必选 验证 SEEDDTK BPD 型教学实验系统; 计算机 2 DSP 的数据存取 2 掌握存储空间的 配置及命令文件的编写方法、 以及 数据存储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必选 验证 SEEDDTK BPD 型教学实验系统;。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 对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比较,根据工厂的负荷和变压器的容量可知,选择方 案二较为合适,所以本变电所采用高压无母线、低压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形式。 主接线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变电所设计不仅要满足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安全可靠地提供电能, 而且力求经济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这就需要对几个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
PLC 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 /输出接口、电源、编程器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PLC 的硬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 PLC 的工作原理 PLC 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即在 PLC运行时, CPU 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
提高完善自己,为卫生计生事业多做贡献。 最后,衷心感谢委党委对我的关心、爱护和培养,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 助、照顾和支持。 谢谢大家 ! 财政系统新进人员培训班发言提纲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非常开心能够与新近人员一起度过快乐而充实的四天培训生活,在此期间,我们接受了财政专业知识、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礼仪知识等多方面的教育。 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业务充电,又是一次工作助推
m YWv*3t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zn%Mz849Gx^Gj qv^$U*3t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zn%Mz849Gx^Gj qv^$UE9wEwZQc@UE%amp。
83。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 考 文 献 42 附录 A 主接线方案图 43 附录 B 系统正序等值图 45 附录 C 设备选择参照图 46 附录 D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47 附录 E 变电所主体设备型号一览表 4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及分配电力,必须从工程的设计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