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销售技巧总结内容摘要:
了。 绝不能灰心、更不能偷懒,也许希望就在下一家。 有些用户访问的次数多了,彼此都熟悉了,还可能交上朋友。 如果你访问次数多,而用户一次也没有接待你,可能会在他们心中生产一丝愧意,甚至想找机会给你一次定购电梯的机会。 人情也是销售工作的一大成功因素,电梯销售员朋友们努力吧,成功可能就在下一次。 此行非彼行,从电梯销售这个行业里,你领悟到什么了?之所以把此文置于博客,.电梯行业趋势与管理谈电梯安装质量无须讳言,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制造质量越来越好,而安装质量却在明显下降,严重妨碍电梯整体质量的提高。 例如我市某中心,全进口客梯两地坎距竟为37mm和32mm,致使检修时门刀刮地坎。 枢纽大楼一台进口电梯,安装人员竟不装对重架侧梁和对重安全钳,直到交工检测才发现。 安装过程的三级质量管理已全部废弃,努力提高电梯安装质量,业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电梯安装质量下降的原因,无外乎: ,承包费用也不断下降。 没有适当的利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和售后服务。 电梯安装费近年一直采用与电梯产品价格挂钩的办法计算(一般8%~15%),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电梯产品价格不断下降,随之安装费也不断下降,通过层层抽取费用,落到安装人员头上的承包费用仅400~500元/层,这样致使熟练工大量流失(不少人进入维修市场,致使保修费用下降,加剧了维修市场的紊乱),只能请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工进行安装。 由于安装工人基本素质不高,又没有很好的师傅帮带,现场不少钳工师傅连校轨尺见也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使用。 虽说是装半台梯(调试由企业负责),但是留下的许多硬缺陷是无法弥补的。 ,轻安装服务。 电梯销售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龙头,重视销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1)销售人员经常不顾实际情况,答应甲方诸多要求,而在安装时又无法兑现,现场造成诸多矛盾,直接影响甲、乙方关系,贻误施工。 2)企业管理层重进度、轻质量,例如公司机构上有合同执行部、安装维修部,就是没有一个管理质量的部门,也没有一个专职的质检员。 安装质量完全被安装队牵着鼻子走,调试人员兼管质量,形同虚设,发现问题也无可奈何,只求共同过关,尽快交梯。 3)项目经理变成了开会经理。 电梯公司的项目经理往往一个人管十来个工地,每天疲于到甲方开会,会议要求则难予贯彻。 工地8台电梯,项目经理仅仅来工地开过两次会,从未到过现场,这又如何指导工作,对项目负责。 4)电梯安装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销售人员信口承诺,企业发货迟缓,缺错件多等大大延缓了安装调试时间,再加之工地问题层出不穷,井道不能按时交付,无水缺电,零部件偷盗现象严重等等致使一个十层站的电梯拖了一个多月,实际作业时间仅四、五天。 “精工出细活”是古往今来做手艺的规矩,特别是政府的大型工程,限于某月某日必须交付,电梯安装是最后的环节,往往只有几天时间,真是难为了安装队,没有必要的时间保证,安装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针对以上情况,为改善、提高安装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电梯安装工程始终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安装是一种劳务作业,应该也必须摆脱目前与梯价挂钩的办法,这样既可以解决盲目降低安装费用的现象,又可以实实在在的保护弱势群体——安装工人的利益。 没有一定利润的安维费用,也就没有可靠的安维质量。 为此,我们主张还是回到电梯安装定额管理计费办法,把这一块切实纳入建设工程的管理范畴。 按照其它建设工程的模式,由省以上定额站编制相应的安装定额(目前北京、辽宁等省市已编制),定额直接与工作量、技术含量和当地的工资水平挂钩,逐年调整,由建设行政部门下文强制执行,至少先在招标项目中执行,再予推广。 从而保证建设工程必要的劳动报酬,稳定安装队伍,为提高安装质量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提高制造质量是提高安装质量的必要条件。 如果制造质量达到相当的水平,其安装质量则容易控制,并稳定在较好水平,反之“一流的安装,二流的制造”,现场动辙“动火”,改造拼装电梯,其安装质量必然低下。 近年来大厂由于产量急剧增加,各个环节均有跟不上的现象,错发、漏发、迟发,不能成台交货,甚至一些本应在工厂做好的事情也拿到施工现场来做,这也是导致安装质量下降的原因。 至于个别小厂由于原材料涨价,偷工减料的现象层出不穷。 所谓“全国采购”不是谁的东西质量好就选用谁的,而是谁的便宜就用谁的,这样又如何保证质量,只有切实提高制造质量,选用较好的零配件,才能保证较好的安装质量。 (3)切实加强电梯安装质量的交工验收 纵然电梯安装质量是装出来的,而不是验出来的,但是交工验收对提高安装质量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这种独家垄断型的检验,并不完全符合373号令的精神,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满足完全市场化的电梯行业的需要。 对于确有成效的现场检测,往往由于人员执业水平不高,现场安装和处理问题的经验不足,而有碍于安装质量提高的指导,更无须论及行业中的不正之风。 交工验收必须坚持班组、企业及专职检测的三级管理制度,缺一不可。 最近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将企业检验责任落实到维保部,实行安装部与维保部之间的交接验收制度,对提高安装质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一直采用严格的企业内检制度,各分公司的专职检验人员把关,有力的遏制了代理商安装队的施工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整体安装质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 当然应该尊重安装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各方面都给予一定的协助,多创造一些方便的条件,这样就可能把电梯安装工作做得又快又好。 电梯检验安全技术探讨电梯行业趋势与管理 20091101 03:15:43 阅读73 评论2字号:大中小一般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过程,就潜伏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所以,我们在从事电梯监督检验过程中,事故隐患就始终伴随着整个检验过程。 为了预防检验事故的发生,检验人员除了必须严格按照电梯检验规程来检验外,还应对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能充分了解和进行辩识,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电梯检验过程潜在危险源的辩识 从《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的检验项目和内容来看,电梯在检验过程中主要潜在以下四种形式的危险源。 (1)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2)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3)电气伤害事故危险源 (4)其它伤害事故危险源(如在有毒、有害和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的检验时,发生的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1.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由于电梯检验时检验人员经常要在轿厢顶和层门处进行检验,故检验过程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的伤人事故。 譬如用三角钥匙打开电梯层门时,若轿厢不在该层站,并且检验人员个子较矮的话,当打开层门时用力过大,就有摔入井道的可能,在电梯检验中,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性是较大的。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有:(1)在安装过程进行监督检验时,对轨道等项目进行检验时,经常要在脚手架上进行,因此就有从脚手架上摔落可能;(2)检查层门或层门地坎时从脚手架上或层门处坠落;(3)从未安装层门和护栏的门洞口坠落;(4)在轿顶上进行检验时,跨越上横梁时,从井道壁与轿厢围成的孔洞处摔落;(5)用三角锁打开厅门时,未观察轿厢所处层站,踩空造成高处坠落等等。 1.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机械伤害的形式大体上有8类:咬人、撞击、挤压、碰撞、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住或缠住。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 譬如进行曳引轮的垂直度检验时,检验人员若忘记拉闸停机便开始检验,当有人外呼电梯时,电梯突然启动,造成检验人员有被旋转的曳引轮伤害的可能。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造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危险源有:试车时,旋转的曳引轮和移动的钢丝绳都将可能使接触者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对限速器做动作速度校验时,手指有被钢丝绳挤压的可能;在对制动器、夹绳器等进行检验时,有被旋转等运动部件伤害的可能,当检验人员要从厅门进入轿顶进行井道内项目检验时,有被运动的轿厢剪切的可能。 检验人员在底坑或轿顶进行检验时,若未站好位置或操作不当就有被轿厢等运动部件挤压的可能。 电梯在做运行试验时,若轿门无闭锁或警示,有可能乘客误入轿厢造成剪切事故 1.电气伤害事故危险源 电气伤害是电能作用人体造成的伤害,有触电事故、电磁场伤害及其间接伤害三种类型。 电气伤害以触电伤害最为常见;间接伤害不是电能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于触电导致人员跌倒或坠落等二次事故所造成的伤害;触电伤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形式。 事故统计表明,绝大部分触电伤害都属于电击伤害。 例如,在进行电梯平衡系数测试过程中,用万用表测试电梯电压和电流,因为带电作业,没有带绝缘手套就有触电的可能。 电梯在检验过程中,造成电气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有:电器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产品不符合电气安全规范的要求,即使用不合格产品;电器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产品使用不当,绝缘破坏造成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电,并且由于漏电保护装置未装设或动作不可靠等;在检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检验规范进行检验,违章带电作业等,如对电梯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检验,检验人员没有停电、验电、没有对大电感性和电容性设备进行放电便进行测试,就有触电的可能。 危险源的辩识是做出正确的预测事故可能发生的关键,必须采用严谨、推理和去伪存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从人、机、环境三大因素入手全面分析故障(或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可采用鱼刺图、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和故障假设法来进行危险源的分析。 譬如在对层门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用故障树分析法(fta)进行分析,见图1。 图1 用故障树分析被轿厢剪切的危险因素 x1-当检验人员用三角锁打开层门时,没有对门锁进行验证,部分身体就处于井道内,如头伸入井道想观察轿厢位置或两腿跨在轿厢(顶)与层门地坎之间。 x2-检验人员上轿顶时,没有按下停止开关或没有对停止开关进行验证,就上轿顶,人的身体处于轿顶和层站地坎之间。 x3-检验人员在轿顶时,将部分身体处于轿厢与井道空间之间。 xx5-主门锁和副门锁用非安全触点型电气开关,触点发生粘连 x6-没有装设副门锁 x7-轿顶停止开头的触点发生粘连 x8-维修人员将损坏的主、副门锁开关或轿顶停止开关的触点短接 x9-有人呼梯,这是正常事件 选择“被运行的轿厢剪切”是故障树的顶事件,它的发生是由于“轿厢突然移位”造成的后果,但是否造成人员被剪切取决于检验人员是否处于危险位置,如当检验人员用三角锁打开层门时,头伸入井道想观察轿厢位置或两腿跨在轿厢(顶)与层门地坎之间时,由于层门开关失效,有人呼梯,轿厢突然启动,就有被剪切的可能。 因此在顶事件和第一个中间事件之间用控制门联系,只有在人处于井道危险位置时剪切事故才会发生。 轿厢突然移位必须有二个因素同时发生,也就是防止电梯误动作的电气开关失效和有人呼梯。 有人呼梯这是正常事件,所以只对开关失效作进一步分析。 主、副门锁安全触点开关的触点被人短接或使用非安全触点开关时触点粘连都会造成开关失效,只有在主副开关同时失效时电梯才会误启动。 通过对故障树模型的深入分析,得到各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 从三个重要度分析来看,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即人的技术与安全素质的高低。 在人与机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因素,也就是必须增强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检验操作技能,才能杜绝电梯检验事故的发生。 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 检验作业是由人员、设备、工作环境组成的人、机、环境系统。 所以预防事故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不使这三个不利因素同时发生,就可避免检验事故的发生。 2.1 把好检验环境关 不良的作业环境会诱发人失误,进而导致事故,恶劣的检验环境常会发生跌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为此把好检验环境关对检验安全来说很重要。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第八条和gb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3条分别规定了实施现场检验时的检验条件和安装验收条件,即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轿顶、底坑)应清洁,不应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应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这些都是指电梯安装完成后的验收检验,若今后开展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由于许多土建工程和其它设备安装工程仍在施工中,现场施工单位多,环境复杂,检验人员更应注重环境安全条件,如层门口是否堆积有杂物,坑洞是否封闭,未装设层门的层门口是否用合格的防护栏围起来,脚手架搭设是否符合要求等;用于施工的临时电源是否按工地临时用电的要求进行安装,是否配有检漏保护装置等。 譬如在安装过程中对电梯轨道项目进行检验时,检验人员必须站在脚手架的铺板上进行检验作业,但经常由于安装队为了图省事,对脚手架的搭接,尤其是铺板的铺设不重视,常用电梯包装箱的三合板作为舖板,因为三合板抗剪抗弯强度差,受弯容易断裂酿成坠落事故,所以对不符合要求的脚手架应要求安装队重新架设,直到符合安全要求,才准使用。 在井道内进行导轨和层站项目检验时,为使检验人员清晰地看到周围的情况,光线不能过暗或过亮,以避免由于作业场所照明不良引起事故,所以电梯安装之前,应要求安装单位先做好井道照明的安装,保证井道内有适当的照度。 ,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检验前必须设置警示牌,尤其是定期检验时,经常有人要乘电梯,若不设置警示牌,在做安全钳和限速器等联动试验时或制动性能试验时,乘客可能误入轿厢,造成剪切等事故,由于电梯层站很多,尤其是高层电梯,每个层站都设置警示牌是不可能的,本人认为至少在轿厢内、基站和平常乘客多的层站设置警示牌。 检验人员在进入检验现场时,必须带好“三宝”,即安全帽、工作鞋和安全带。 尤其是在土建施工工地,地面经常有铁钉等,所以必须穿厚底防滑的工作鞋。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进入井道进行轨道及支架项目检验时,应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踏上脚手架前,应检查脚手架架设情况的,尤其是工作平台(舖板)情况,踏上脚手架后,检验人员应尽量站在靠近有横架上的舖板上,并及时将安全带绳挂在安全绳或井架上,安全带绳的长度不得超过2m。 有的检验人员认为,只有进入井道才戴安全帽,其它场所可不必戴,这是错误的。 因为电梯验收检验时,经常是土建工程还未完工,许多项目还在交叉进行,在工地上因为物件从高处坠落造成行人的伤亡事故。电梯销售技巧总结
相关推荐
T22 5A/1A 9 差动电流起动值 Icdqd ~ 10 差动速断定值 Isdzd 3~ 14Ie 11 比率差动制动系数 Kb1 ~ 12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Kxb ~ 13 CT 报警门槛值 Ibj ~ 14 投差动速断 CDSD 退出 /投入 15 投比率差动 BLCD 退出 /投入 16 CTDX 闭锁比率差动 DXBS 退出 /投入 精度调整 测量精度系数调整 序号 名称 范围
TK M1S B 1 1S B 5S B 6K M 2S B 7K M 0 K M 2S B 7S B 4K M 2K M 1K TS B 1S B 2K M 2S B 7S B 3K M 0 程序梯形图 8 9 10 STL 语句表 NETWORK1 LD O O AN AN O AN = NETWORK2 LD AN AN TON T37,80
年 X 月 X 日 180kmh 动态检测与 X年 X 月 X 日 200kmh 动态检测数据对照见表 41 表 41 180kmh 与 200kmh 速度检测数据缺陷分析表 站区名 称 时速 kmh200kmh 动态检测弓网受流检测参数统计数据报表上行 序号 区间 速度 垂直区间加速度三级处 水平冲击加速度三级处 悬挂点接触线抬升量大于 150mm 处 硬点垂直冲击加速度出现部位
“安徽省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材建设交流会”。 2020 年 8 月,学院承办“ 2020 年全国高校电气工程院校 )长论坛”,论坛主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内教学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 2020 年 10 月“中国自动化学会华东六省一市学术年会”。 2020“东省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 “ 2020 东省第八届高校自动化专业研讨会”。 2020
b、 100KVA 以上变压器为定电流的 - 倍, c、继电器保护值不应大于额定器额电流的 倍。 电动机运行规定: ( 1)、定期检查电动机的负荷、轴承温度,大电流的出入口空气温度与铁芯温升。 ( 2)、电机操作,包括起动、停止及电机轴承温升与负荷的经常监视,应由该电机所带设备操作工担任,电器保全工应定期 巡视。 ( 3)、电机长期停用( 15 天以上),在起动前除详细检查外部情况及周围环境外
关碰铁垂直度不应超过 1/1000,最大偏差≤ 3 mm;对重铁固定可靠;各安全钳块与导轨工作面间隙符合产品要求;弹性导靴弹簧的伸缩范围≤ 4 mm。 安装曳引绳和限速器绳 曳引钢丝绳长度应满足轿厢 /对重撞板至缓冲器顶面的距离,绳表面不应有油污,曳引张力的差值不大于 5%,曳引绳头螺栓应将备母锁紧并装有销钉;限速器钢丝绳与导轨垂线平行距离偏差≤ 10 mm;绳 表面不应有油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