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xx年度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安徽省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材建设交流会”。 2020 年 8 月,学院承办“ 2020 年全国高校电气工程院校 )长论坛”,论坛主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内教学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 2020 年 10 月“中国自动化学会华东六省一市学术年会”。 2020“东省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 “ 2020 东省第八届高校自动化专业研讨会”。 2020 年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第九届电子电气课程报告论坛,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培训、 ETAP 仿真软件培训等,发表教研论文 12 篇。 8. 其他 完成机械行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换届推荐工作。 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推荐。 完成 2020年度推免研究生工作。 落实学校新发布的转专业文件,组织笔试和面试,完成 2020级优秀学生转专业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转入 9 人,自动化专业转入 7 人。 配合教务部招生办完成 2020 级新生转专业工作。 完成 2020 届毕业答辩及 毕业设计总结上报工作,推荐 6 篇校优秀毕业论文,推荐 2 名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与清华教育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专业与课程中心建设平台升级工作。 组织 2020 级实验班 19 名电气方向学生香港交流活动。 联系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 在香港理工大学参观了工程训练中心,并与电机工程系傅为农教授课题组座谈。 在香港城市大学与电子工程系钟树鸿教授课题组交流,并参观电力电子中心。 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020年引进教授 2 名其中“ 千人计划”长期项目特聘教授 1 人,黄青年学者特聘教授 1 人 ),副教授 4 名,博士后 1 名,博士毕业生 3 名,硕士毕业生 1 名,签约黄青年学者特聘教授 1人。 ,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 2020 年学院教师在职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 人,新增在职读博教师 2 人,目前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有 19 人。 ,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继续与企业合作,设立奖教学、奖教金,对教学、科研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表彰与奖励。 设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新进青年教师,今年从院长基金中资助了 19 个人才 项目,为他们在科研上有所建树搭建平台。 同时,做好青年教师的导师配备工作。 “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和“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 拟通过计划的实施,在未来 3~ 5 年内,培养 10 名左右年龄在 35 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且思想品德好、理论素质高、科研能力棒、团队意识强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后备人才。 培养 5 名左右 40 岁以下具备冲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千人及长江学者能力,具备引领学科发展的有国际视野的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 .认真完成了本年度职称评审工作。 2020 年学院教职工获正高职称 1 名,副高职称 3 名。 ,鼓励教师到国外进行高访或博士后研究,提高教师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与层次。 “四助”工作,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制度,坚持每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学院要求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基本功初赛,今年选送 2 名教师参加学校比赛,其中 1 人进入校级决赛。 学院选派 4 名教师程源、娄振袖、汪兴强、王磊 )参加创新师资培训,并在小学期创新教育中发挥作用。 组织学院青年教师参加校首届微课比赛,并请督导组转载请著名来自 : 年终工 作总结 )教师辅导,电气系张毅老师获得校首届微课比赛二等奖。 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为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学院组织了“ 2020 电气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19 名教师参加了初赛, 6 名教师进入决赛。 通过评选,张毅、赵丽欣两位老师代表学院参加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复赛,赵丽欣老师获得校三等奖。 本年度组织 13 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上在线和集中学习的培训其中青年教师 10 名 )。 六、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 2020 级研究生招生和 2020 届研究生论文答辩、学位申请与就业等常规工作。 2020 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195 包括 80名全日制专业硕士 )人,博士研究生 26 包括 12 名硕博连读研究生 )人。 毕业学历硕士研究生 156 包括 29 名全日制专业硕士 )人,博士研究生 7 人,毕业工程硕士研究生 26 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6 人。 , 2020 年我院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 2020 年学历硕士招生指标为 195 包括 80 名全日制专业硕士 )人,线上人数为 463 人,其中 211或 985)学校线上生源为206 人。 、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 究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办法、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和博士生普通奖学金制度,不断完善优秀研究生评价体系,制定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 在各种评奖评优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了 2020 级、 2020 级研究生20202020 学年基本奖学金的评定工作,评定环节主要包含填表申请、系所评议、学院审核、学校终审、公示等,最终确定 2020 级、 2020 级获奖同学共 302 人次,占总人数比例 %,博士生获奖同学 27 人次,占博士总人数比例 %。 完成了“三菱电机奖学金”、“吉电 *富士奖学金”、 “阳光电源奖学金”、“丹凤科技奖学金”及“联发科技奖学金”等社会捐助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共评选出 36 名研究生获得奖励。 组织并完成了学院硕士生、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的申报评比工作,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及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经过学生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和学院评审委员会审核评选,推选出 5 名博士生和 15 名硕士生到学校参与评选,最终有 4 名博士生和 15 名硕士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其中博士生中博三学生 2 人,博四学生 2 人。 硕士生中研三硕士生13 人,占获奖硕士生 %。 国奖评定工作结束后,对 2020 年度研 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上报至校学工部,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树立其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完成了校、省两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评选和推荐工作,在 2020 级研究生中,共推选出 5名省级双优生, 10 名校级优秀毕业生参与学校评比工作。 认真做好 2020 届研究生就业工作。 2020 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 156 人,就业 150 人,就业率 %。 博士研究生,毕业生 7 人,就业 7 人,就业率 100%,全院研究生合计就业率%,达到学校既定目标。 .2020 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 )身份发 表大核心以上学术论文 180 余篇,其中 226/EI/SI 论文 80 余篇,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 )身份获得发明专利11 项。 七、实验建设与管理 本年度,我院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本院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研方向等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学校的实验室达标行动,规划落实我院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继续推进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学位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实验教学条件、充分的实验室与基地保障、先进的学科发展平台。 1. 本科、研究生实验教学工作 2020 年度,我 院实验教学工作根据学校本科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研究生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等要求,按质按量完成了计划的实验教学任务。 综合如下: 1)在专业中心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和广大授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本年度学院承担的本科实验教学和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全部计划任务。 2)在实验室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带领实验室全体人员积极争取学校资源,优化调配院内资源,以高度责任感备战第三学期繁重高密度的实验计划和其它实践教学任务的挑战。 经过周密安排和合理调度,如期按质按量完成了第三学期实验计划的排课和实验教学任务。 上一页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20 年度工作总结 具体实验工作和数据如下: ①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完成了全校 11 级 20 个专业 3000 多人、 12 级 37 个专业 3700 多人的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工作,实验工作量达 18 万人时。 实验开出率 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达到 85%以上 ,开放性实验达到 65%以上,实验设备完好率达到 98%以上,超过国家本科教学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②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完成了全院 3 个专业和土建专业、医学工程学院 600 多人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工作,实验工作量达 万人 时。 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达到 90%以上,开放性实验达到 65%以上。 实验设备完好率达到 97%以上,大型设备利用率达到 30%以上,超过国家本科教学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③ 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完成了电气、电物硕士研究生 “ DSP 技术”公共实验课的 245人教学实验,实验工作量 万人时。 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达到100%,实验设备完好率达到 100%。 2. 实验室建设工作 1)根据学校 2020 版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现状,积极组织 了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更新改造项目的申报。 2)组织参与了宣城校区电工电子实验室配电改造及实验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了宣城校区电工电子实验室本学期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 3)组织了宣城校区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类专业实验的前期筹建和实验室规划工作,制定了宣城校区电机学实验室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的基本规划。 4)组织完成了 2020 年度学校立项的“电力系统运行与保护开放性实验平台”“ 球杆实验系统络化关键设备研制”“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络实验装置”项自制实验装置 的研发和验收,并投入实验教学使用。 )为确保三学期学制的顺利实施,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完成了电机学实验室移建翡翠湖校区方案的规划、组织、申报工作,并获得学校批准。 实施中,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改造方案,在确保实验室持续运行不影响实验教学运行的情况下,把南校区电机学实验室部分设备搬迁至翡翠湖校区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工技术实验室”,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对既有实验设备予以调试校验,并同时完成相关新增实验仪器设备的谈判、采购、验收、入帐、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建成了翡翠湖校区电机学实验室,满足了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圆 满完成小学期《电机学综合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避免了学生往返于两校区间的风险,保障了教学工作平稳运行。 6)新开设电气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实习的校内环节,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另外,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积极配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两个专业的社会实践及认识实习工作。 7)暑假期间,专业实验中心提供人员、场地、设备,积极参加、配合大学生创新活动。 本年度,电工电子创新实践基地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在翡翠湖校区面向多个专业近 100名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电子创新实践培训活动,为后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奠定了基础。 8)与以色列 Unitrnis 公司达成共建工业控制络实验室的协议。 经过双方商讨,以色列 Unitrnis公司将捐赠 76 万元的 PL 设备,实验室地点拟设置于逸夫楼 807。 3. 实验室建设成果: 1)电气与自动化专业中心实验室荣获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研究会颁发的首届“安徽省2020 年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2020 年元月答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和十二五规划工作。 3)总结前期自行开发实验装置的经验,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 和实验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 2020 年度学校自制实验设备项目的申请立项工作,本年度共申报四项,获批立项三项并在积极研制中。 详细如下: 负责人项目名称 李鑫数据通信与工业控制络实验箱 王海欣超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实验装置研制 时少军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xx年度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
T22 5A/1A 9 差动电流起动值 Icdqd ~ 10 差动速断定值 Isdzd 3~ 14Ie 11 比率差动制动系数 Kb1 ~ 12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Kxb ~ 13 CT 报警门槛值 Ibj ~ 14 投差动速断 CDSD 退出 /投入 15 投比率差动 BLCD 退出 /投入 16 CTDX 闭锁比率差动 DXBS 退出 /投入 精度调整 测量精度系数调整 序号 名称 范围
TK M1S B 1 1S B 5S B 6K M 2S B 7K M 0 K M 2S B 7S B 4K M 2K M 1K TS B 1S B 2K M 2S B 7S B 3K M 0 程序梯形图 8 9 10 STL 语句表 NETWORK1 LD O O AN AN O AN = NETWORK2 LD AN AN TON T37,80
b、 100KVA 以上变压器为定电流的 - 倍, c、继电器保护值不应大于额定器额电流的 倍。 电动机运行规定: ( 1)、定期检查电动机的负荷、轴承温度,大电流的出入口空气温度与铁芯温升。 ( 2)、电机操作,包括起动、停止及电机轴承温升与负荷的经常监视,应由该电机所带设备操作工担任,电器保全工应定期 巡视。 ( 3)、电机长期停用( 15 天以上),在起动前除详细检查外部情况及周围环境外
关碰铁垂直度不应超过 1/1000,最大偏差≤ 3 mm;对重铁固定可靠;各安全钳块与导轨工作面间隙符合产品要求;弹性导靴弹簧的伸缩范围≤ 4 mm。 安装曳引绳和限速器绳 曳引钢丝绳长度应满足轿厢 /对重撞板至缓冲器顶面的距离,绳表面不应有油污,曳引张力的差值不大于 5%,曳引绳头螺栓应将备母锁紧并装有销钉;限速器钢丝绳与导轨垂线平行距离偏差≤ 10 mm;绳 表面不应有油污。 1
约为 5 分钟,即灯亮后若不再有声音 5分钟后灯自动熄灭。 二极管 VD2VD5 将交流 220V 进行桥式整流.变成脉动直流电。 又经 R6 降压, C4 滤波后即为 电路的直流电源,为 BM 、 IC 等供电。 控制部分电路就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进而连接和切断供电电路,而达到目的。 5.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本电路是采用分离元件的声控延时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 图 1所示,原理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