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内容摘要:

织结构。 组织的目标管理 1) 目标管理就是一个组织的上下级管理人员和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共同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中心,强调系统管理,使每个人都了解自己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可能得到的相应报酬和奖励。 2) 目标管理的 4 个共同要素: ( 1) 明确目标 ; ( 2) 参与决策 ;( 3) 规定期限 ; ( 4) 反馈绩效。 第三节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包含必要的工作活动、报告关系以及部门组合。 管理者应对实现组织目标所必 需的职能和活动进行分组,这个过程被称为部门化。 部门化包括: ( 1) 职能部门化 ;( 2) 产品部门化 ;( 3) 区域部门化 ;( 4) 混合式结构。 15 第四节 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 管理层次即组织中每一个部门的职位等级数。 管理层次的多少与某一特定的管理人员可直接管辖下属人员数即管理跨度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或说管理跨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层次和管理人员的数目。 即在一个部门中的操作人员数一定情况下,一个管理人员能直接管理下属越多,那么该部门内的组织层次也就越少。 管理层级与管理跨度是一对矛盾,在现今环境下,组织中的管 理层次有减少的趋势,而人的管理跨度有增大的趋势,也称为扁平化。 扁平式组织与锥形组织 组织管理的基本结构 包括:( 1) 直线结构 ;( 2) 职能制结构 ;( 3) 直线职能制结构 ;( 4) 事业部制结构 ;( 5) 矩阵制结构 ;( 6)网络结构。 科层制。 所谓科层制,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包括各种职位和等级,每个下级都有上级监督。 组织不论采用直线制、直线参谋制还是事业部制,实质上都是科层结构。 科层特点为 : ( 1) 分工和专业化,把每个人工作分为简单的例行常规工作 ; ( 2) 明确规定职权、等级制度 ; ( 3) 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用以保护 各个层次及各个成员协调活动 ;( 4) 不受个人感情影响,只根据制度办事 ; ( 5) 人员的任用,应完全根据职务上的要求,公开考选,合格方可任用; ( 6) 明文规定升迁和工资制度。 6、 科层制的不足在于: ( 1) 分工过细 ; ( 2) 无人负责整个组织 16 运行 ; ( 3) 组织机构臃肿 ; ( 4) 员工技能单一。 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 了解 : 1、非正式组织内在凝聚力有时甚至比正式组织的凝聚力还要强,因此引导非正式组织使之为组织目标实现而努力就非常重要。 2、非正式组织的引导有四种不同的基本思路,也有许多值得在实践中运用的方法与措施。 理解、把握: 第一 节 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当中,人们在共同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感情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互相依存,前者对后者的效率有很大影响。 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 ( 1) 共同的利益指向 ;( 2)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 3) 类似的经历或背景。 非正式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的显著特点是: ( 1) 以个人感情为联系纽带 ;( 2) 行为规范是非制度化的 ;( 3) 权利表现是个性化权威。 非正式组织中的权利不是与职位相联系的法定职权,其表现为享有较高声誉或能力的成员获得 的个性化权威,即拥有影响、劝说或迫使别人接受自己主张的能力。 17 第二节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 非正式组织一但形成,对组织行为、组织运行和发展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 1) 积极作用: ( 1) 促进任务的完成,减轻领导负担。 ( 2) 扩大信息沟通,弥补正式交流渠道的不足。 ( 3) 保护成员个性,满足多层次要求。 ( 4) 扩大“无差别圈”的作用,确保管理人员权利的有效性。 2) 消极作用: ( 1) 维持现状,阻碍变革 ; ( 2) 造成角色冲突 ;( 3) 谣言的传播。 第六章 组织运行与发展 了解 : 企业组织制 度有多种多样,目前来说现代公司制度是企业组织的较好制度。 组织运行过程就是组织管理的过程。 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内外关系的协调。 组织协调可以通过组织整合诸多手段来进行。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是两个有一定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概念,变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组织变革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内因是变革的根本动因,外因是变革的条件。 组织变革有很大的阻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克服之。 18 组织变革方式有三种大的类型,组织发展方式具有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过程咨询、团队建设、组织协调以及管理方格训练等。 未来新型组织有高速度、扁平化、柔性化、团队构造基础及以人为本和学习的特性。 理解、把握: 第一节 组织制度 * 组织制度。 组织制度是组织中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组织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等。 组织制度是组织运行的保证。 组织的任何制度都必须具有并反映出一下特点: ( 1) 科学性 ;( 2) 合法性 ;( 3) 系统性 ;( 4) 权威性 ;( 5) 强制性 ;( 6) 稳定性。 组织制度体系。 组织的基本制度是组织其他制度的依据和基础。 它是规定组织(如企业)形成和组织方式,决定组织性质的基本制度。 组织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 1)规定组织法律地位和财产所有形式的契约;( 2)组织章程等方面的制度;( 3)组织的领导制度( 4)民主管理制度 等。 2) 专业管理制度。 专业管理制度是组织基本制度得以执行的具体保证,又是组织进行专业管理的具体手段。 专业管理制度一般包括:( 1) 责任制度 ; ( 2) 组织的技术规范 ; ( 3) 业务规范 ; ( 4) 个人行为规范。 现代公司制度 19 1) 现代公司制度又称为股份制。 现代公司由过去的“受所有者控制”改变为“受经营者控制”,出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公司制企业就是从旧时的“企业主企业”演化为现 代的“经理人员企业”。 现代公司的出现是 20 世纪大工业和大商业兴盛的重要组织基础。 2) 公司制度与传统企业制度相比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 1)公司是个法人组织, 在独立法人财产的基础上运营; ( 2) 公司是个由公司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的。 3)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 3 部分组成。 4)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规制与委托代理关系。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层执行官之间存在这性质不同的关系。 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 ,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 这些关系主要为: ( 1)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托关系 ; ( 2) 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 3) 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第二节 组织运行机制 产权规制机制 1) 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组织运行的根本基础,它决定了组织类型和形式,也决定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2) 现在公司的内部产权规制是将复杂的产权关系规范化,具体包括: ( 1) 资产体系界定 ; ( 2) 产权控制 ; ( 3) 产权控制规范。 现在公司的运行机制。 公司要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成 20 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 现代公司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 1) 动力机制 ;( 2) 决策机制 ;( 3) 信息机制 ;( 4)竞争机制 ;( 5) 约束机制 ;( 6) 社会责任。 第三节 组织运行 组织管理活动的程序。 组织管理活动包括以下步骤 :( 1) 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 ;( 2) 对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体系 ;( 3) 对为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和组织 ;( 4) 划分职能部门,设置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 ;( 5)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 6)合理配置人员 ;( 7) 建立和维持 一个畅通的信息联系渠道 ;( 8) 制定规章制度,确立运作机制。 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组织管理活动的内容。 组织管理职能的内容主要包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