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样品处理技术内容摘要:

5.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情况 ①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于 2020 年 12 月通过省级验收。 ②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教学改革与实 践在 2020年度获得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 2⑷ 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 /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 /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学术研究课题 ① 辽东半岛农业生产用地土壤质量调查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0~ 2020年度 . 第一主持人; ② 新型生态家园能源 技术模式的研究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0~ 2020 年度 . 第二主持人; ③ 辽南地区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调查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0~ 2020年度 . 第二主持人。 2.技术培训 ① 承担辽宁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组织的检验员培训班 3 期, 91 人,发放上岗证89 份。 ② 2020 年以来,为产学研合作企业培训品质控制员、化验员 5 期, 150 人。 ③为产学研合作企业进行食品检验工、饲料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 2 次, 26 人。 ④ 到 2020 年末,为单位和个人检验样品 31286 份,出具检验报告 6869 份。 ⑤为 营 口傲源乳业有限公司 、大成美食(大连)有限公司、海城生物肥厂等单位设计实验室六个,培训实验室主管 8 人。 3.学术论文 ①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PR proteins and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response to Glomus intraradices and Phytophthora capsici in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plants.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国际刊物 (SCI)Impact Factor: . 2020年第六期 . 第一作者; ② Active changes of Lignification Related Enzymes in pepper response to Glomus intraradices and/or Phytophthora capsici .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国际刊物 (EI) . 2020 年第八期 . 第一作者; ③ 菌根菌和 /或根瘤 菌的接种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及 N, P 的吸收效果研究 . 安徽农业科学 . 中文核心期刊 . 2020 年第三期 . 第一作者; ④ 韩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 现代化农业 . 省级期刊 . 2020 年第九期 . 第一作者; ⑤ 完善营口市农田环境监测制度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 安徽农学通报 . 省级期刊 . 2020 年第五期 . 第一作者。 4.获得的表彰 /奖励情况 ① 2020 年度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先进工作者 . 2020 年 1 月; ②《迎接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 . 2020 年 6 月; 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示范课比赛荣获二等奖》 . 2020 年 6 月; ④《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年度先进工作者》 . 2020 年 2 月。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兼 职教师)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在现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和时间 兼职教师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 张玉廷 男 教授 教授级高 级农艺师 食品检 验学 理论教学, 40 学时 ,实验教 学, 40 学时 蒋晓光 男 1961. 高级工 程师 高级 评审员 商检 实训教学, 30 学时 鲅鱼圈检 验检疫局 技术中心 主任 刘翠华 女 副教授 食品检 验师 食品检 验学 实训教学, 30 学时 陈 悦 男 研究员 高级评 审员 农产品 监测 实训教学, 30 学时 农业部沈阳 农产品监测 中心副主任 韩蒲龄 女 高级工 程师 高级 评审员 商检 实训教学, 30 学时 鲅鱼圈检 验检疫局 技术中心 郑虎哲 男 讲师 食品检 验师 食品检 验学 实训教学, 20 学时 雷恩春 男 副教授 食品检 验师 食品检 验学 实训教学, 20 学时 徐 凌 女 副教授 食品检 验师 食品检 验学 实训教学, 20 学时 蔡智军 男 讲师 食品检 验师 食品检 验学 实训教学, 20 学时 魏丽红 女 讲师 食品检 验师 食品检 验学 实训教学, 20 学时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含辅导教师及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 硕士 8 人 ,占 80%;大学本科 2 人,占 20%. 职称结构: 教授 1 人,研究员 1 人,高级工程师 2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4 人,双师型教师, 10 人。 学缘结构: 课程负责人毕业于 沈阳农业大学 ,其他教师分别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 、 吉林农业大学 、 东北 林 业大学 、 韩国国立全南大 学、大连理工大学、抚顺石油化工大学。 所学专业为 土壤学专业 3 人,遗传育种专业 2 人, 植物营养学专业 1 人,分析化学专业 2 人,食品科学专业 2 人。 年龄结构 : 45 岁以上 4 人, 35~44 岁 2 人, 28~34 岁 5 人。 师资配置情况: 实践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 1: 1520 人;实验课授课教师与学 生比例为 1: 10 人。 33 教学改 革与技 术服务 /培训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张玉廷 主持的 《样品处理技术》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成果,已交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将于 2020 年 6 月出版。 该教材凝集了该课程多年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填补了国内高职高专同类教材的空白。 张玉廷 2020~ 2020 主持的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教学改革》获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该研究通过改善教学条件,调整课程结构,提高 实验课比例,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突出高职特色。 实验课与理论课之比超过 1:1,并把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引入专业课和专业实训课,使学校的技能培养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 张玉廷 2020~ 2020 主持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 2020 年 11 月通过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具备了为社会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的能力。 使本课程组的教师通过为社会服务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标准的检测方法,提高了就业质量,缩短了后熟期。 断完善教学大纲:根据本专业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农业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以及本门课程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和各门检测技术课的内容衔接,借鉴美国和欧洲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我们两次修订了教学大纲,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内容结构,特别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突出岗位能力的养成教育。 《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教材的配套体系: 根据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需要,结合教改实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我们先后 编著了两套《样品处理技术》教材,以及配套的材料、实验指导书,形成了适合我校实情的完整的教材体系。 新教材打破了原有课程的界限,将各部分、内容优化组合,将最新的国家检测标准中的样品处理方法,以及先进的实验室方法编入教材,或纳入实践教学,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行业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新框架,在内容现代化和体现国家标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力求保持该课程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通过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做到理论教学多媒体化,问题解答和学 生自主学习、自我测试网络化。 迄今为止,该电子教案经过了多次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课件的特色是:内容紧扣教学大纲,取材合理,信息量大,课件设计与制作,结构合理,易于操作,且与文字教材相互补充,使课程在内容、形式与特色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也促进了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遍提高。 一是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由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确定;二是实践教学的部分内容和顶岗实训在产学研合作单位完成;三是检测专家和企业化验室技术人员完成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四是企业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确定用人意向,并提 出具体的强化培养目标,签订用人协议。 2020 年以来,主要以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以农产品检测项目为载体,以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对本门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为主题、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理论结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成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于 2020 年 12 月通过省级验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在 2020年度获得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技术服 务与培训 ① 承担辽宁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组织的检验员培训班 3 期, 91 人,发放上岗证 89 份。 ② 2020 年以来,为产学研合作企业培训品质控制员、化验员 5 期, 150 人。 ③ 为产学研合作企业进行食品检验工、饲料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 2 次, 86 人。 ④ 到 2020 年末,为单位和个人检验样品 31286 份,出具检验报告 6869 份。 ⑤ 为 营口傲源乳业有限公司 、大成美食(大连)有限公司、海城生物肥厂等单位设计实验室六个,培训实验室主管 8 人。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长期以来,我院重视教师队伍的 建设,制订了严格的培养计划,运用特有的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了大批的教学骨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老中青三结合的人才梯队。 ,鼓励专任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深造,对青年教师首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邀请在本行业有较高水平的专家作文兼职教师,完成理论和实践授课,并指导青年教师。 岗前培训 ,青年教师来课程组第一年不任课,安排听课或参加实践,同时还要对青年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学规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生产实践技能的 培训,使他们了解、熟悉学生的特点,并掌握农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规律和实践技能。 采取“随机听课”、“公开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对青年教师的讲课质量进行监控。 、青年教师分批到企业、科研单位或院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技能,并制定有年度工作计划,近 5 年内该课程教师 80%以上参加过省内外举办的各类培训 , 从 2020 年起,先后派遣和推荐教师进行 Agilent 6890N 型气相色谱仪、 Agilent 5973N 型气 质联用仪、 Agilent 1100N 型液相色谱仪、 PE 70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福立 9790 型气相色谱仪、 ICS 1500 型离子色谱仪的培训,共计 15 人次。 45 岁以下专任教师均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组新、老 教师都有能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聘请 校外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单位 高水平人员来 院 讲学 ,进行学术交流,课 程组教师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理念与先进经验,更新观念。 提高水平, 提高教学 质量 ,促进了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 ,并要求要带领学生 参加科研活动,引导和培养中、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规定中、青年教师必须担任一届辅导员工作,让他们充分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教学兴趣,增加教学责任心,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样品处理技术》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总体上分为 样品处理基 础知识、样品的采集、样品处理技术、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及实验部分共六部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各 40 学时,教学实习 2 周,讲授 1 个学期。 对样品的采集、制备、消解、萃取的方法进行分析、讲述和系统的技能训练,以求实现人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