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南延伸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内容摘要:

W。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 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土体因相应位置围护的移的影响程度,分析土体及地下管线的稳定情况。 仪器:苏光 DSZ2+FS1型精密水准仪;精度:177。 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剖面间距为 25m左右,即每一个开挖段布设一条地表沉降剖面,每条剖面 6个点,每一剖面测点点距为 2m、 5m、 10m、 20m、 30m、 40m,****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南延 伸线 胜太路 站基坑施工 监测方案 第 5页 共 11 页 共布置 9条剖面。 南北端头井各布设 2条沉降剖面,标准段布设沉降剖面 16条,沉降测点共 54个。 编号 见布点图。 周围建筑物沉降 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均应布设沉降测点。 主要于房屋四角,长边超过 25 米和结构较差、距基坑较近的房屋在中部适当加密布点。 用水准仪观测设在建筑物上的测点的高程变化情况。 仪器:苏光 DSZ2+FS1型水准仪,精度:177。 对建筑物:在测点部位将 L型测钉打入或埋入待测结构内,测点头部磨成凸球型,测钉与待测结构结合要可靠,不允许松动,并用(红色)油漆标明点号和保护标记,随时检查,保证测点在施工期间绝对不遭到破坏。 建筑物倾斜监测 埋设:在待测的建筑物顶部做“ +”标记,底部合适位置处粘贴钢尺标志。 测量仪器:倾斜监测采用 DT202C型经纬仪。 测量方法:倾斜观测采用经纬仪垂线投影法。 每次观测时将仪器置于倾斜观测基本点上,照准建筑物顶部标志,在垂直方向上向建筑物 底部对应的标志处打出垂直线,直接在底部的钢尺上读取倾斜值,读至。 为了避免仪器误差,每次观测时,分别用经纬仪的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做向下投点,分别读取倾斜值,取算术平均值。 监测点的布设及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周围建筑物裂缝监测 埋设:选取现有建筑物上具有代表性的开裂部位,用石膏粉做石膏饼标志,同时标记开裂部位的起始位置。 测量仪器: PEAK灯光放大镜、钢尺。 测量方法:用灯光放大镜观测石膏饼标志的开裂情况并用钢尺量距裂缝延展情况。 地下管线沉降 ( 1) 监测点设计原则 ① 取距基坑最近的管线; ② 取硬管线(如上水、煤气、下水等); ****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南延 伸线 胜太路 站基坑施工 监测方案 第 6页 共 11 页 ③ 取埋设管径最大的管线; ④ 一条路上尽可能只取一条最危险的管线设直接监测点; ⑤ 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如阀门,窨井上。 ( 2)监测点布置 在车站围护基坑施工前进行管线的改造和搬迁,管线监测点的布设和设置应根据管线改造和搬迁后的情况,对车站基坑周围的地下管线,依其功效、管材、接头、形式、埋深等条件,在施工前征求管线管理部门的意见,制定管线沉降监测方案 (测点间距一般为 10m~ 20m,采用间接法或直接法布置监测点。 尽量布置直接点 )。 (1)间接法布点 沉降测点采用 216。 16( 216。 18) mm 螺纹钢筋(打)入管线上方紧邻土层中(螺纹钢筋的端部应深入到管线上方 10cm 左右;顶部应磨成光滑的凸型球面并高出地表 1~ 2cm);再在其外埋设一段长度比螺纹钢筋短 20~ 30cm、内径 25mm 的钢套管,(套管上口与地面平齐,但一定要比螺纹钢的凸球低数毫米),这样可保证测到近管线埋设深度部分的土体沉降,并以此来表示管线的沉降。 ( 2)直接法布点 对距离地面较浅的压力管线沉降点可直接设点,方法是将各管线覆土开挖,暴露出管线,然后将 216。 12mm 左右的螺纹钢筋一端 用机械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固定在管线上,另一端垂直向上引到地面高程(顶端磨成凸球面),在其外埋设一段比螺纹钢筋略短 23cm、内径 25 mm 的钢管(套管上口与地面平齐,但一定要比螺纹钢的凸球低数毫米),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