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BOD5/TN 大于 3,结合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站的处理效果,可以相信该医院的污水完全可以采用生物除氮工艺。 生物处理法比较与选择目前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快,类型较多,除广泛使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外,近年来针对小型污水处理厂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有生物接触氧化法、A/O 法、SBR 法等。 由于本项目为改建项目,有较多的前题和限制,诸如建设场地、构建筑物形式、高程等均有较多限制,同时也要考虑充分利用原有构建物,以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故此选择生物处理工艺应遵循如下原则:a) 适用于小规模污水生化处理,处理效果稳定可靠;b)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最小;c) 运行管理方便,运转方式灵活;d) 可全部充份利用原有污水处理单元。 为了选择本工程最适合的处理工艺,对目前常用的适于小规模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 (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主要特点是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反应器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保持量,进而可提高处理效率,其反应器可设计得相对较为紧凑,可大幅度减小反应器池容,减小占地面积。 其反应原理为反应器内附着填料生长的生物膜的吸附、氧化等作用,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0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 同时控制氧化池内溶氧水平,保证污水中氨态氮由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 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反应器内微生物量大,能耐受较大的水质冲击,较适用于医院污水这类偶有有毒有害物质排出的污水,故而可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处理效果。 污泥龄长,污泥产量低,具已稳定处理,污泥产量低。 最重要的是设计的结构紧凑的生物处理池体可在很小的改建场地内进行布置,且可全部利用原来的已建设施(污水处理池,污水消毒池),并可在高程上有机结合。 因此本改造工程推荐采用。 (2) A/O 法(缺氧/好氧)工艺该工艺是在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其好氧池是与普通曝气池相似的推流池。 在好氧池内可完成对含碳有机物的氧化、含氮有机物的硝化和聚磷菌对磷的大量吸收;其缺氧池容积较小,但由于它与好氧池的结合使用,所以使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除磷作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等优点。 但 A/O 法若应用在本改建工程中,存在几点不足,首先是其属于延时曝气工艺,曝气时间相对较长,反应器容积相对较大,无法在有限的改造区域内进行布置;其次是由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有限,进而导致缓冲医院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能力有限,容易造成处理效果不稳定。 因此本改建工程不推荐。 (3) SBR 法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反应器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污水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本身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但又与活性污泥法的操作过程根本不同。 这种技术集曝气、沉淀于一池,而不需要设置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也无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1需初沉池。 在该系统中,反应池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充满污水,以间歇处理方式运行,处理后混合液沉淀一段时间后,从池中排除上清液,沉淀的生物污泥则留于池内,用于再次与污水混合处理污水,这样依次反复运行,则构成了序批式处理工艺。 典型的 SBR 系统分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与闲置 5 个阶段。 该工艺也较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 但具体应用到本改造工程中,存在有一定的问题,首先是不能在高程上充份原有消毒池;其次是集中间歇排水,直接导致污水消毒单元容积增大 1 倍,操作控制不便;再次是 SBR池容积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在现有场地上无法布置。 因此本改造工程不推荐。 消毒工艺选择医院污水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种病毒、病菌、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如果不经过消毒,这些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在环境中将成为一个集中的污染源,可能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危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国内外历次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流行,几乎都与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水有关。 医院污水中病原体的含量大,对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因而在环境中的存活率比较高,有文献资料证明,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各种外界环境中长期生存,因此,医院污水的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关键的一步。 消毒杀菌方法较多,目前较为成熟常用的方法有氯系消毒法,臭氧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等,对各处理方法列表比较如下: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2比较项目 氯系消毒法 臭氧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法作用原理 氯分子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失活 臭氧分子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失活紫外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失活应用范围 饮用水、污水、工业给水等 饮用水、污水、工业给水 饮用水、工业给水出水是否有剩余抑毒杀菌能力 有 无 无作用速度 较快 较快 快投资高低 中等 最高 较低由上表比较,结合医院污水消毒处理要求有一定剩余消毒杀菌能力的特点,本方案选用的消毒工艺采用氯系消毒法。 氯系消毒法也有多种,主要有二氧化氯消毒法(有电解法和化学法二种) 、液氯消毒法、次氯酸钠消毒法等。 液氯虽然价格较低,但安全性较差,易于泄露,且氯与有机物作用会生成有机卤代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新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次氯酸钠发生器虽然没有以上的危险,但其关键部件易损坏,体积大,电耗和盐耗都较高,操作管理不便。 二氧化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二氧化氯消毒杀菌能国约为氯的 倍) ,它对经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耐氯性极强的病毒、芽孢及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的杀菌速度快,只要几分钟就可使杀菌率达到 99%以上,二氧化氯还可以与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反应,降低污水的臭味,且不易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 消毒后形成的二氧化氯残余量可防止细菌的再度繁殖。 二氧化氯有二种方法制备,一种是电解法,一种是化学法,由于化学法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3较电解法设备投资低,运行管理方便,本方案拟采用化学法二氧化氯消毒法。 结 论根据设计原则和目标及各种工艺的选择和比较,综合考虑,本方案选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化学法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污水处理站按日处理量 50 m3/d 规模规划。 高峰系数:K= 最大时设计流量:Q max=5m3/h 平均时设计流量:Q aver=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污水处理工艺按处理步骤可分为三个部分:(1)预处理部分医院医疗污水及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一并进入隔栅池,通过隔栅将较大粒径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截留并去除,防止水泵被堵塞,保证后续设备的稳定运行。 传染病室污水经消毒后排入化粪池收集。 经过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及水解酸化作用等预处理,泵入生化池进行生物处理。 (2)生化处理部分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从调节池泵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池内设有填料,绝大多数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的特点,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4是活性污泥法的加强。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填料表面为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生物膜的主体结构,由于丝状菌的大量滋生,形成一个立体结构密集的生物网,污水在其中通过,类似“过滤” 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净化效果,生物填料的添加成数十倍提高生物与污水接触的表面积,因此在较小的池容内可以提供很大的生物量,从而极大的减小生物反应池的容积,节省投资。 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具有运行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管理,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不易产生污泥膨胀,产泥量较少,易于泥水分离的优点,适合医院污水处理运行维护人员投入低、出水水质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 接触氧化池设有放空管连接到化粪池,便于系统检修。 (3)后处理部分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清水溢流进入消毒池,通过折流混合工艺使污水与消毒剂在池中混合杀灭菌体;本设计采用自动控制投加二氧化氯到消毒池中混合后经氧化还原反应脱氯;出水经过消毒处理后出水进入采样池,供取样监测,采水池出水排放进入指定的市政排水管网。 斜板沉淀池池底设有泥斗,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管道部分回流进接触氧化池来提高接触氧化池的生物总量以确保处理效果,多余部分泵入污泥储池,经消化减量后外运填埋处理。 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5 工艺流程图总化粪池隔栅池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污泥浓缩 池池接触消毒池脱氯池调节池剩余污泥吸粪车吸走达标排放采样池医院综合污水水射流曝气机二氧化氯发生器脱氯机循环泵污泥回流上清液回流污泥管线走向加药管线走向曝气管线走向污水管线走向生化一体化设备 构筑物设计 化粪池(原有)主要作用:沉降污水中悬浮物,确保污水进行厌氧消化,末端设细格栅阻隔粗杂、漂浮物,保证水泵及后续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顺利进行。 该池由院方在基建工程中自建。 建议化粪池污泥每半年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6清运一次。 池型:三级化粪池。 格栅池主要作用:拦截较大的飘、悬浮物,保护水泵及其它主体设备。 保证后续设备的稳定运行。 设计说明:考虑到医院污水会有部分手术残留物和其它杂质混入排入化粪池,并且经常会有塑料薄膜等难降解或者未降解的杂物随污水流入污水处理系统,导致水泵堵塞等事故发生,同时考虑到去除部分 COD 等以降低系统负荷,确保系统达标运行,故在污水进入调节池之前设立格栅池进行拦截。 同时因为化粪池出水带有难闻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