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哈工大赵长发)内容摘要:
轴支承轴颈的圆度误差影响越小,而轴孔的圆度影响越大。 (2)机床导轨误差存在的影响 : 1 磨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误差的影响 2 磨床导轨在垂直内直线度误差的影响 3 导轨面平行度误差的影响 (3)传动链误差的概念 :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 的 首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它 是按展成原理加工工件时, 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 : 1 尽可能缩短传动链 2 减少各传动元件装配时的几何偏心,提高装配精度 3 提高传动链末端元件的制造精度 4在传动链中按降速比递增的原则分配各传动副的传动比 5 采用校正装置 3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例如 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在切削 力 作用下的弯曲变形,加工后会产生鼓形的圆柱度误差 ; 在内圆磨床上用横向切入磨孔时,磨孔会产生带有锥度的圆柱度误差 机床部件的刚度曲线的特点 : 1 变形与作用力不是线性关系,反映 了 刀架变形不纯粹是弹性变形; 2 消耗在克服部件内零件间的 摩擦和接触塑性变形所做的功 ; 3 卸载后曲线不回到原点,说明有残留变形 ; 4 部件的实际刚度比按实体所估算的小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 : 1 合理的结构设计 2 提高连接表面的接触刚度 3 提高工件定位基准面的精度和减小它的表面粗糙度值 4 采用合理的装夹和加工方式 3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按 统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1 系统性误差 2 随机性误差 分布曲线的缺点: (1)不能反映误差的变化趋势 (2)不能在加工过程中及时提供控制精度的资料。 31 工艺系统刚度 — 工件加工表面和刀具在切削法向分力 Fy与工艺系统在总切削力的作用下该方 向上的相对位移 xty 的比值 :xtk = xty yF/ 如何提高连接表面的接触刚度。 (1)提高机床部件中零件间接合表面的质量 (2)给机床部件以预加载荷 (3)提高工件定位基准面的精度和减小它的表面粗糙度值 31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是什么。 应如何减少或消除。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 (1)毛坯制造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2)冷校直带来的残余应力 (3)切削加工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 (1)合理设计零件结构 (2)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和时效处理 (3)合理安排工艺过程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4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它们对机器使用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 包括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1)、 表面质量对耐磨性的影响 (2)、 表面质量对疲劳性的影响 (3)、 表面质量对耐蚀性的影响 (4)、 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 质量的影响。 4 为什么机器上许多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往往要求表面粗糙度值较小,而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又不能要求表面粗糙度值过小。 答 :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磨损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 但是表面粗糙度值太小,因接触面容易发生分子粘接,且润滑液不易储存,磨损反而增加。 因此,就磨损而言,存在一个最优表面的粗糙度值。 4 切削加工塑性材料时,为什么高速切削会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答 : 砂轮速度越高,就有可能使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的传播速度大于切削速度,工件材料来不及变形,致使表层金 属的塑性变形减小,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将明显减少。 4 什么叫冷作硬化。 切削加工中,影响冷硬的因素有哪些。 答 :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统称为冷作硬化。 2(1)、 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有 : 1)切削用量的影响 2)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 3)加工材料性能的影响; (2)、 影响磨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有 : 1)工件材料性能的影响 2)磨削用量的影响 3)砂轮粒度的影响。 4 何谓回火烧伤、淬火烧伤和退火烧伤。 答 : 1)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碳钢的相变温度为 720℃),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中碳钢为 300℃),工件表层金属的马氏体将转化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称为 回火烧伤 ; 2)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作用,表层金属会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高;在它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称为 淬火烧伤 ; 3)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而磨削过程又没有冷却液,表层金属将产生退火组织,表层 金属的硬度将急剧下降,这称为 退火烧伤。 4 为什么同时提高砂轮速度和工件速可以避免产生磨削烧伤。 答 : 加大工件的回转速度,磨削表面的温度升高,但其增长速度与磨削深度影响相比小得多;且。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哈工大赵长发)
相关推荐
序,试从定位角度分析其原因。 45 习图 245 所示为在车床上车孔示意图,试在图中标出刀具前角、后角、主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46 习 图 246所示零件,外圆及两端面已加工 好 ( 外 圆 直 径??D )。 现加工槽 B ,要求保证位置尺寸 L 和 H。 试: 1)定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2)选择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 3)计算所选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 47 习图
18Cr4V 硬质合金钢铣刀 150r/min 2 精铣圆弧面至 φ90mm 专用铣床夹具 150r/mm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邵阳 学院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共( 11)页 第( 5)页 车间
线原则 当选用设计基准为精基准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非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但应尽量减少基准的转换次数,以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 ( 3) 统一基准原则 当工件以某一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所有其他表面时,则应尽早的把这个基准面加工 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各工序都以它为基准 ( 4)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并有合适的定位夹紧机构 ( 5)在光整加工和磨削加工中
偏角 副偏角 进给量 次要因素:切削速度增大 适当选择切削液 适当增大刀具的前角 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 } 1试分析影响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磨削用量 砂轮的选择 } 1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 {切削用量的影响 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 加工材料性能的影响 } 1何谓磨削回火烧伤。 何谓磨削淬火烧伤。 何谓磨削退火烧伤。
建、共管、共享”实习实训基地的机制。 新建 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 室4 个 ,新增 校企深度融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0 家,形成 与 专业技能 培养相适 应 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生 顶岗实习 完全 对口企业岗位,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开出率达到 100%,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课总 时数的 50%以上。 实训基地课余周开放时间达到 20 小时。 深化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校企共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