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章贾振元王福吉版课后答案(最新整理by阿拉蕾)内容摘要:

线原则 当选用设计基准为精基准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非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但应尽量减少基准的转换次数,以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 ( 3) 统一基准原则 当工件以某一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所有其他表面时,则应尽早的把这个基准面加工 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各工序都以它为基准 ( 4)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并有合适的定位夹紧机构 ( 5)在光整加工和磨削加工中,用自为基准或互为基准的方法,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表面层的质量。 【张亮亮做】 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机床、刀具、工人等工作条件下,以最有利的消耗成本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 【张亮亮做】 ▲加工阶段分为:( 1)粗加工阶段 ( 2)半精加工阶段 ( 3)精加工阶段 ( 4)光 整加工阶段 ▲划分工阶段的目的:( 1)保证加工质量 ( 2)合理使用设备 李瑞松 党景涛 张亮亮 王敏刚作业 ( 3)粗加工阶段可及时发现毛坯缺陷 ( 4)适应热处理的需要。 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应如何安排 ? 【张亮亮做】 ▲加工工序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 1)先粗后精,粗精分开 ( 2)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 ( 3)先主要平面,后次要面 ( 4)有些零件的精加工工序必须在装配以后进行 ▲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安排: ( 1)正火、调质等改善材料机械性能和加工性的热处理,应放在粗加工 以前或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之间进行 ( 2)消除内应力的热时效工序,一般放在粗加工前或放在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进行 ( 3)淬硬工序一般放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 ? 【张亮亮做】 ▲分散工序的特点: ( 1)机床 、 刀具 、 夹具等工艺装备比较简单,调整和维修方便 、 容易 , 生产准备工作周期较短 , 便于工人掌握 ( 2)有利于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 3)工艺路线长,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周期长,运输量大,生产面积也较大 ▲集中工序的特点: ( 1)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李瑞松 党景涛 张亮亮 王敏刚作业 而且每次安装后可加工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这些表面的互相位置精度 (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