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总结内容摘要:

、根据调查结果,你如何对该地区进行健康教育 ? ( 1)合理膳食,限盐;( 2)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 3)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衡等;( 4)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试题 题目 1: 1993 年 6 月 13 日,某校学生约 450 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后 ~4 小时内有 232 人发病。 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 20 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 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 1.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 1.初步诊断: 食物中毒 , 诊断依据: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 (1)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2)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 送检时应冷藏保存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2)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 (3)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最后诊断) (4)控制和预防措施 问题: (主要内容)。 ,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 : 1.个案调查表: (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2)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及主要症状等)及治疗情 况; (3)发病前 24~ 48 小时内食物摄入情况; (4)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5)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 2.应采集的样品 (1)剩余的甜牛奶(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 (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 (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3.现场调查内容 (1)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 (2)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 问题:。 ,应采取哪 些措施。 答题要点 : 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 2.接到报告后,应采取的措施: (1)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解毒、排毒、对症治疗等); (3)对可疑有毒食品采取控制处理措施(封存、追回、无害化处理等); (4)对中毒场所的处理措施:(根据食物中毒的性质,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措施)。 3.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调查表格的设计。 题目 2: 1998 年 5 月 30 日中午,某市一大学有 400多学生在该校食堂进餐。 食谱为鸡蛋炒黄瓜、黄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肉烧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馒头。 当日下午 17 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 100 多人到校医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 58 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 38 度以上。 经调查,发病者,发病者中午都在该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 你应该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 这是一起食物中毒,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有那些。 答:疫情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 判断依据:( 1)中毒病人在相同的时间有共同的食物食用史;( 2)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 短、集中发病。 请你在调查处理前制定一个调查方案(包括几个方面,扼要讲明即可)。 答: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应采集哪些样品,检验的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应采集的样品:剩余的各种食物;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食品加工用具、容器与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食物的检验项目应包括:①微生物(细菌)②理化(脲酶)。 食物中毒应该调查那些内容(主要项目)。 答:( 1) 病人和同进餐者的调查; ( 2) 可疑中毒食品加工现场; 题目 3: 2020年 7月 1 日午,某大学有 400 多学生在该校第一食堂进餐。 食谱为鸡蛋炒韭菜、胡萝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大饼。 当日下午 17 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 100 多人到校医院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 5~ 8 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 38℃以上。 经调查,发病者中午均在该校第一食堂用餐。 中午没有在该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报告。 问题: 派你前往该学校食堂进行卫生学调查,请提出对本案可疑食品的 加工制作过程 进行卫生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 1)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情况: a)可疑食品的原料及其来源; b)加工环境卫生; c)用具卫生; d)加工方法; e)加工过程; f)储存条件和时间; g)剩余食品是否再彻底加热后食用等。 ( 2)加工人员的情况(健康证、健康状况、卫生知识培训等); ( 3)采集样品。 进行上述调查时,你需要采集哪些样品进行检验 ? ( 1)剩余食品、食品原(配)料; ( 2)食品加工的用具和食品容器等(刀、墩、案板、盆、盘、碗)涂抹; ( 3)操作人员的手涂抹; ( 4)操作人员的血及便。 试题 题 目 1:某男从 1997 年 11 月在某家具厂从事海棉喷胶粘贴工作。 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血液病史。 一年后开始自觉头晕、头痛、乏 力、鼻出血,四肢皮肤出现瘀斑,于 1999 年 3 月 1 日到医院门诊部检查,结果为白细胞明显减少,患者未作任何治疗,继续返厂工作。 因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侧鼻孔、牙龈出血,于 3 月 12 日再次到医院求医,诊断为慢性职业性苯中毒。 问题: 1.慢性苯中毒有几种。 除实验室指标外,各种苯中毒的症状与体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2.撰写慢性苯中毒的调查结果报告提纲。 答题要点 : ( 1)慢性轻度中毒:观察对象无苯中毒的临床表现; 有 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 2)慢性中度中毒: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 (或 )出血倾向; ( 3)慢性重度中毒:出现下列之一者: a)全血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白血病。 2.撰写慢性苯中毒的调查结果报告提纲: ( 1)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材料、产品、副产品及所生产的三废; ( 2)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的浓度,喷胶剂的苯含量的结果; ( 3)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状况; ( 4)作业场所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 5)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状况及个人卫生状况; ( 6)病因分析; ( 7)建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题 目 2: 2020年 8月 20 日下午,某化工厂 数名工人到该厂职工医院看病。 自述头痛、头晕、流泪、咽痛、个别有神志恍惚,经询问都是本厂喷漆车间工人,最近几天,喷漆任务重,加班。 你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 这是一起苯中毒事故,主要根据是什么。 答:临床症状、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发病者都是近几天喷漆加班者)、检测喷漆车间的苯浓度、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或骨髓学检查)。 苯中毒应调查哪些内容。 答:①接报告,做好记录,向有关领导汇报;②调查前准备;③现场调查:苯中毒的发生经过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岗位、生产工艺过程;各种原材料、泄露物和性质、 种类、数量和地址;污染波及范围及气象条件;现场人员受害及救护情况;事故发生对人的健康状况影响);发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检查喷漆车间的苯浓度;采患者全血作血象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题 目 3: 某汽配厂组装车间, 20 多名工人某日为突击完成任务集中喷漆,使用大量硝基漆和稀料。 当日下午,大部分工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流泪、咽痛、个别有神志恍惚,甚至晕倒在地,该厂医务室医师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抢救。 轻患者在医务室进行治疗,并随即报告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 问题: 哪些行业易于发生苯中毒 ? ( 1)石油裂解;( 2)煤焦油分馏;( 3)作为化工原料制造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物、农药、合成纤维、( 4)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染料等;( 5)作为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的制造及喷漆时的稀释剂;( 6)制造粘合剂及粘合剂的使用(制鞋、箱包);( 7)印刷工业 急性苯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 ( 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如使用无苯稀料;印刷业用汽油代替苯;制鞋工业使用无苯胶…( 2)有苯作业与无苯作业隔离;不具备一定条件时要避免过于集中的大批量生产;( 3)在密闭或通风不良处作业,除加强通风及个人防护(佩戴防苯口罩或氧气呼吸器)外 ;应在腰间束缚救护带,外面有人监护,一旦有不适时可及时救出;( 4)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5)通风排毒;( 6)定期检测及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等;( 7)要进行上岗前职业性健康体检,避免患有作业禁忌证者上岗。 试题 题 目 1:某蓄电池厂工人从事铅作业 3 年, 2 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头晕、口腔内经常有甜味,偶有腹部不适、便秘、便秘时伴有腹痛,去医院职业病科就诊。 经检查,诊断结果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问题: 1.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主要需要那些依据。 (1)了解该患者的职业史; (2)调查该厂生产作业环境,测定作业 场所空气中的铅浓度; (3)同作业场所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4)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慢性轻度中毒诊断标准: 常有轻度类神经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化验检查 血铅 或 尿铅 量增高( 血铅 ≥ mol/L 或尿铅≥ mol/L),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即可诊断轻度中毒: (1)尿中δ- ALA≥ mol/L(2)粪卟啉半定量≥( + +) (3)血红细胞 FEP≥ mol/L 或红细胞 ZPP≥ mol/L。 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 ≥ mol/L 者,也可作为诊断轻度中毒的单独依据。 (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处理原则 : 使用金属络和剂进行驱铅治疗,驱铅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观察对象:可继续工作, 36 月复查。 对生产环境提出密闭、通风的改进建议,降低铅烟尘浓度,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用有效的劳保用品,改善卫生习惯,定期健康查体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题 目 2 某陶瓷涂料厂劳动者因全身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口内有金属味、神经衰弱、腹部隐痛、有时有腹绞痛(脐周围),去医院就诊,医院将病人转至职业病防治院,最后确诊为慢性中度铅中毒。 问题: 诊断慢 性铅中毒需要什么样的机构及医师才能进行诊断 ?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3 名以上(含 3 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职业接触限值 MAC 代表什么意义 ? MAC 为最高容许浓度; MAC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试题 题 目 1: 某日一水厂附近的居民陆续反映自来水有柴油味。 该水厂采用某河流为水源。 调查发现,水厂水源上游约l5km 处的工地输油管于前日夜里被人为损坏未及时发现,约 吨泄漏的柴油顺着沿岸边坡渗透进入河流。 问题: 发生事故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 ( 1)立即停止供水,启动应急供水方案;( 2)阻断污染源,清除污染物; 3)对水源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进行动态监测。 接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报告后,应询问和记录哪些内容 ? (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中毒或死亡病例的人数;( 3)已采取的措施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4)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题 目 2:某日下午 3 时,某公司员工饮用物业供应的茶水后觉得有异种咸味。 一些人员停止饮用,但仍有 10 人继续饮用茶水。 1 小时后, 10 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继而头痛、乏力、发绀、寒 战、胸闷、眩晕等症状。 该公司饮用水由楼顶的水箱二次供水。 经检验,供应的茶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达 784mg/ L,严重超标。 茶炉水及楼顶的水箱水中也检出极高浓度的亚硝酸盐。 调查后发现,进入楼顶有一加锁的防盗门,楼顶的饮用水箱盖未加锁,与其相邻的是一饭店空调系统的膨胀水箱。 当日 11 时左右,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负责空调系统保养的某公司一位职工,误将 25kg 以亚硝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管道除垢剂投进了饮用水箱。 初步判定为饮用水污染引起的亚硝酸钠中毒。 问题: 主要判定依据是什么 ? ( 1)饮用水有咸味且在饮用水和茶水中均检出 高浓度的亚硝酸盐;( 2)继续饮用茶水者出现相似的症状;( 3)发病时间在向水箱误投亚硝酸钠之后。 应采取哪些控制和预防措施 ? ( 1)彻底清洗消毒水箱;( 2)救治病人;( 3)对饮用水进行监测;( 4)按照二次供水卫生规范的要求,严格规范日常管理。 题 目 3: 某小区一栋居民楼有 10 人突然发生腹泻、腹痛症状,经过现场调查,发现该栋楼消防用水与饮用水合用一个水箱,且泄水管破裂。 问题: 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主要依据是: ( 1) 饮用水受到污染 ( 2) 饮用此水的居民有腹痛、腹泻症状 ( 3) 进一步确诊 ,采水样检测及患 者粪便检测 请 撰写调查报告 : ( 1) 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发生的经过 ( 2) 饮用水及病人粪便检测结果 ( 3) 污染事故原因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