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草桥中学食堂报告厅高支模方案内容摘要: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立柱、纵横向水 平拉杆、剪刀撑等重要杆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质量等应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的要求。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一般质量要求 1 构架尺寸(立杆纵距、立杆 横距、步距)误差 177。 20mm 2 立杆的垂直偏差 架高 ≤25m 177。 50mm > 25m 177。 100mm 3 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177。 20mm 4 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177。 10mm 5 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 节点中心距离 ≤150 mm 6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 步距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差应> 500mm 7 上下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 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相邻接头的水平 距离应> 500mm,接头距立杆应小于立杆纵距的 1/3 8 杆 件 搭 接 1)搭接部位应跨过与其相接的纵向水平杆或立杆,并与其连接(绑扎)固定 2)搭接长度和连接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类别 杆别 搭接长度 连接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立杆 > 1m 连接扣件数量依承载要求确定,且不少于 2个 纵向水平杆 不少于 2个连接扣件 18 9 节 点 连 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 ,且不大于 65 其它脚手架 按相应的连接要求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进行 100%检查。 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 19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安全保证体系如下: 20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如下: 二、技术措施 准备工作 (1) 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 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 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 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 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 已 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 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安全员 施工员 材料员 质量员 瓦工班长 架子工班长 钢筋工班长 木工班长 机修员 水电工班长 组 长 徐正卯 (技术负责人 ) 15962265487 邵晓锋 (项目经理 ) 13451523303 副 组 长 成 员 21 模板支设 (1) 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 1) 地面以下支模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当有裂纹及塌方迹象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 当深度超过 2m时,操作人员应扶梯上下; 2) 距基槽(坑)上口边缘 1m内不得堆放模板。 向基槽(坑)内运料应使用起重机、溜槽或绳索;运下的模板严禁立放在基槽(坑)土壁上; 3)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 45176。 ,支在土壁上的斜支撑应加 设垫板,底部的对角楔木应与斜支撑连牢。 高大长脖基础若采用分层支模时,其上下模板应经就位校正并支撑稳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4) 在有斜支撑的位置,应在两侧模间采用水平撑连成整体。 (2) 楼梯模板 1) 梯模施工前,根据实际斜度放样,先安平台梁及基础模板,然后安梯外帮侧板。 外帮板先在其内侧弹楼梯底板厚度线,划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楼地面面层的粉刷厚度; 2) 楼梯模板支撑用钢管架支设牢固; 3) 模板搭 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数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 (3) 柱模板 1) 主要方法:基础面或楼面上弹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并做好检查复核工作,柱、墙根部清理干净。 柱、梁接槎部位此处加垫海棉,柱子阳角接缝处必须加垫海棉条,为了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设置双钢管柱箍。 支撑杆与楼板支架连接; 2)角柱模板的支撑:预埋件置于混凝土板中,柱身同一标高处设置不少于 2根斜撑,如下图。 (4) 梁、板模板 1) 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 2) 所有跨度≥ 4m的梁必须起拱 %,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3) 所有≥ 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4) 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5)梁高≥ 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 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混凝土时不能挤崩掉。 22 构造要求 ( 1) 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 2) 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设可调支托, 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 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 3) 在立柱底距地面 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 4)高大重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按规定设置水 平、垂直剪刀撑; ( 5)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 216。 48mm ,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并应采用 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处进行固定。 ( 6)对于高大重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 7)搭设高度 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 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 8)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 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模板拆除 (1) 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2) 支拆模板时, 2米以上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且楼面施工荷载不大于设计使用荷载时后方可拆除 底模。 本工程 施工层下 需 有 2层支撑不拆。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2,≤ 8 ≥ 75 8 ≥ 100 梁、拱、壳 ≤ 8 ≥ 75 8 ≥ 100 悬臂构件 ≥ 100 1)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 23 除; 2)底模拆除梁长>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75%;悬臂构件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 2米,混凝土强度 达到 50%; > 2米、≤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75%; >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方可拆除。 (4)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5) 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 (6) 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 1~ 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 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 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 2米。 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7) 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 2层时,应首先拆除 2层以上的拉杆。 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8) 当拆除 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 三、监测监控 重点检查内容 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 连墙件是否有松动; 3) 架体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 支架与杆件变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监测监控方法 在混凝土 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用仪器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妥善进行处理。 在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在外围底层 米高度处的 立杆上做红 漆 三角标记(在房屋四角、大转角和外墙距离 1520m 设置), 采用水准 仪及经纬仪进行监测 (仪器应设在排架外 ),水平和垂直位移预警值为 10mm。 施工中严禁在模板支架下检查与加固支撑,禁止有人在架子下进行工作及通行。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在现场监控,发现模板支撑体系有松动、明显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迅速撤离作业人员。 经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对松动、变形的支撑体系采取加固措施。 四、应急预案 预案目的 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事故发生时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 ,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 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24 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项目经理 邵晓锋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徐正卯 )、成员(安全员 包健 )构成。 其职责如下: (1) 领导各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2)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信和组织指挥协调; (3) 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 (4) 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并迅速向上级报告。 应急反应预案 (1)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 安全员、项目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 (2) 事故报告方法 一般事故由知情人员上报班组长、安全员、项目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 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在 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 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火灾事故、触电事故、高温中暑、模板坍塌、高空坠落、落物伤人、中毒窒息、机具伤人等事故。 (A)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及时报警,组织扑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势。 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 注意人身安全,积极抢救被困 人员,配合消防人员扑灭大火。 (B) 触电事故处理: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 伤员被救后,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并且注意其他损伤的处理。 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C)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用凉水或 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 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医 疗条件不完善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D) 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当发生如模板体系坍塌、高空坠落、被高空坠物。新草桥中学食堂报告厅高支模方案
相关推荐
度光阴的不良行为,手脚麻利、快事快为,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不拖拉懒散,努力实现事有所为、为有所果。 二是实为。 就是做事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养成不耻下问的良好习惯,拒绝盲从和凭直觉做事,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深入基层、接近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事。 三是能为。 就是不断加强学习,主动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逐步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学反 应 .将这些燃料产生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目前 .燃料电池按电解质划分为六类 .即碱 性燃料电池 (),磷 酸盐型燃料电池 (PhosDhoricAcidFuel Cell,PAFC),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 (),固体 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Solid0xideFuel PIoNEERlNGWlTHSCIENCEamp。 TECHNoLoGYMoNTHLYSERVlSESCIENCE^
业务能力明显增强。 从踏上记者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 “业精于勤荒于嘻 ”的道理。 我把每次采访、写稿都当成是学习、锻炼的机会。 为了写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闻,每次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突发事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立即采访、报道。 与此同时,我自觉树立 “精品意识 ”,撰写普通新闻题材时注意寻找新的“视角 ”,注意对传统的文章结构进行创新,努力拓宽视野,写了许多关注
此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想象,需要思考问题,需要组织语言,需要动手制作等,使自己的大脑处于一种发散性的积极的思维状态。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体验 —— 发现 —— 再发现 —— 创新”的过程。 因此,它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拓展练习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导轨架加节升高 附墙连接 把要 用的标准节插口清除杂物,涂抹少量黄油。 把标准节 (一般不多于六节 )用 M24*240 螺栓连接起来。 把接好的标准节吊到导轨架上 ,使齿条在同一方向,插好定位销,用 M24*240 螺栓连接。 附墙连接如附图所示 附墙部位:从地下室顶板标高 至 标高设第一道附墙连接杆,以上每三层设一道附墙连接杆,详见附图 310A。 附墙连接部位详见如下说明: ① 1 栋:
修改,完成后再次点击“保存”,选择“是”就会结束编辑操作。 删除救援队伍信息:在信息列表区域中点击操作栏中的“删除”按钮,会出现提示信息,选择“是”则删除该信息。 应急装备信息管理 主菜单 :应急资源申报 — 应急装备信息管理 注意邮编、电话的格式 默认为“ 0”的,只可输入数字 用户操作手册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企业信息申报管理系统 第 20 页 共 46 页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