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基本标准内容摘要:
学 分 考 试 考 查 总 学 时 理 论 实 践 第 Ⅰ 学年 第 Ⅱ 学年 第 Ⅲ学年 1学期 2 学期 3学期 4 学期 学期 8/9 周 19周 19周 18周 1 周 40 周 每 周 学 时 数 公共基础课 1 军事教育 2 60 10 50 30/ 模 拟 实 习 毕业实2 概论 4 76 76 2 2 3 基础 3 1 54 54 3 4 形势与政策 1 1234 64 64 1 1 1 1 5 体育 4 72 10 62 2 2 6 英语 9 2 1 160 80 80 5 4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2 1 91 46 45 3 4/ 8 医用化学 5 1 85 57 28 5 9 医用电子学 2 2 38 28 10 2 10 医学心理学 2 3 38 38 2 习: 临床检验10 周; 生化检验10 周; 微生物检验 10 周; 免疫检验8 周; 血库 2周 小计 35 678 453 225 专 业 基 础 课 11 分析化学 4 2 76 46 30 4 12 人体结构学 6 1 102 60 42 6 13 生物化学 2 2 38 28 10 2 14 生理学 2 2 38 30 8 2 15 病理学 4 2 76 56 20 4 16 药理学 2 2 36 28 8 /4 17 医学统计学 2 3 38 28 10 2 小计 22 404 276 128 专 业课 18 临床医学概论(含诊断学) 6 3 114 74 40 6 19 寄生虫及检验技术 2 3 38 24 14 2 20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 4 3 76 40 36 4 21 微生物及检验技术 6 4 108 48 60 6 22 临床检验基础 6 4 108 50 58 6 23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5 4 90 40 50 5 24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 4 4 72 36 36 4 25 预防医学 2 3 38 20 18 2 26 临床检验仪器 2 3 38 20 18 2 27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2 3 38 30 8 2 小计 39 720 382 338 毕业实习 67 1200 1200 30 总学时合计 163 3002 1121 1891 28 毕业考试 微生物学与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基础 周学时 25 25 25 24 28 30 必修课 每学期开课门次 33 7 10 10 6 考试门次 14 3 4 3 4 考查门次 19 4 6 7 2 选修课 1 就业指导 2 36 2 卫生政策与法规 2 36 3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2 36 4 医学遗传学 2 36 5 医学文献检索 2 36 6 电镜技术 2 36 7 检验信息学 2 36 8 专业英语 2 36 9 输血与输血技术 2 36 10 检验与临床 2 36 11 学会学习 2 36 12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2 36 13 病理检验技术 2 36 14 卫生检验技术 2 36 15 医学伦理学 2 36 16 人际沟通 2 36 17 分子生物学 2 36 18 阅读与鉴赏 2 36 19 演讲与口才 2 36 20 美术与摄影 2 36 合计 28 504 注: 1.第一学期前两周为军事教育,学时未记入课内总学时。 2.概论全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基础全称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选修课内容、学时及学分各校也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而定。 (七)必要说明 1.各门课程按教学计划进行成绩考核; 2.专业课开设实验课程课时数达该课程总时数 1/3 以上的,必须有实验考核成绩; 3.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验课、医院见习课及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时数比例不少于1: 1; 4.各校可根据本地区实际,开设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如 病理检验,卫生检验等。 三、师资队伍 (一)教学组织 1.设置检验专业学科(或系),下设临床检验与血液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含寄生虫)等教研室及实验中心; 2.专业学科(系)主任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 3.教研室主任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 (二)专业带头人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教书育人。 热爱科学和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 具 “双师 素质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3.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 4.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学术思想活跃,掌握本学科前沿学术动向,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带领本专业、学科全体成员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专业学科建设任务。 (三)理论课教师 1.专业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历应占本专业青年教师( 40 周岁以下) 20%;均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2.专业课教师中,从临床、医疗卫生服 务一线聘请的兼职教师不少于 15%; 3.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 1: 16; 4.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至少有 2 名以上教师,并有 1 名以上主讲教师; 5.专业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 60%,副高以上职称者不低于 20%; 6.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双师素质 ”教师比例达到 50%。 专业课教师五年中应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的临床或专业实践时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基本标准
相关推荐
、 委托销售授权书 平时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了 解,不定期的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评价。 发现供应商有资质、财务、供货和产品等问题时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使我院的工作受到不利的影响或损失。 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价制度 购
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工作 ,以病人为中心 ,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 .对工作精益求精 ,对患者极端负责 .淡泊名利 ,关爱病人 ,甘于奉献。 其次 ,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它是由许许多多 零件 所构建成的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整体 .不论哪个 零件 出了毛病 ,都有可能让病人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 .我们医务人员每一个人就是那一个个的 零件
4.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 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 医疗器械维护 专业相应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出 检验医疗器械维护与保养和 治疗医疗器械 维护与保养 2 个行动领域,转换成 6 门对应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及其对应的主要教学内容见表 7。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丏业人才培养方案 12 表 7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表 核心课程 职业能力
f2 范围内; ( 5)使用调速运动滤线栅时,要调好与曝光时间相适应的运动速度,一般运动时间应长于曝光时间的五分之一 ( 6)体厚超过 15cm, KV 超过 60KV 应使用滤线栅。 1答:( 1)碘过敏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 2)严重的。 肾功能不良,酚红实验 2 小时总排出量在 10%以下者 ( 3)急性尿路感染 ( 4)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及肝功能不良。 1在 X 线摄影检查中
的三个参数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二)动态范围控制和能量减影 1.动态范围控制 说明动态范围控制的内容和应用。 2.能量减影 40min 100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 明能量减影的基本实现方法。 三、适宜曝光量 四、图象处理技术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 结合临床重点说明 CR、 DR 后处理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 说明各个参数在改变时对图象的影响。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平中去。 使我更加自信,乐观。 也敢于拼搏和迎接一切新的挑战的信心。 九个月的实习锻炼,在老师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下,边钻研理论知识,更注重动手操作,不懂就问,我吃苦的精神也感到了老师,他们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操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通过实习不仅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把书本上面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在实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