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 2.《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 9月 中方代表:李鸿章 签订国家 :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内容 : ①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 ,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 39年还清,本息共计。 ②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 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定,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 7 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知识联想: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第 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 “洋务派 ”。 中央以奕忻为代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他们从 19世纪 60——90年代 ,掀起一场 “师夷长技 ”的洋务运动 . 2。 内容 (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如: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张之洞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8 如 :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的阶段和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 (3)为实现 “自强 ”的目的 ,积极筹建陆 海军 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 (4)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如: 1872年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8801893年,唐胥铁路竣工 ,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铁路 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 .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 (1)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 3)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 4)影响: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9 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 )状元实业家是张謇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 ,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 )铁路工程师是詹天佑, 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 评价: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它的建成 ,振奋了民族精神 ,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 . 第 7课 维新变法运动 一、公车上书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 定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 1300多名应试举人 影响:虽未成功,但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称的 “中国西学第一 ”指严复 ,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 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 救国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救国)君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