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试题必考内容摘要:
8. 对于反应级数 n< 0 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_______反应 器为宜。 (全混流) 19. 对于反应级数 n> 0 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_______反应器为宜。 (平推流) 20. 对于自催化反应,最合适的反应器为 _______。 (全混流串平推流) ,使反应速率最大的反应温度 optT _______。 ( )()1(ln)(00239。 001012AARAA CCEk CEkREE) 22. 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的温度 eT _______。 ( )()1(ln)(0039。 00012AARAA CCk CkREE) 0t 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 ( B) A. 加料时间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 用时间 A → B, slmo lCr AA / 2 ,当lmolCA /10 时,求反应至 lmolCA / 所需时间 t=_______秒。 ( D) A. 8500 B. 8900 C. 9000 D. 9900 A → B, slm o lCr AA / ,当lmolCA /10 时,求反应至 lmolCA / 所需时间 t=_______秒。 ( B) A. 400 B. 460 C. 500 D. 560 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为_______。 ( A) A. 空时τ B. 反应时间 t C. 停留时间 t D. 平均停留时间 t 时,且随着 A 的增大而增大,此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n_______。 ( A) A. < 0 B. =0 C. ≥ 0 D. > 0 时,且随着 A 的增大而减小,此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n_______。 ( D) A. < 0 B. =0 C. ≥ 0 D. > 0 = 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n_______。 ( B) A. < 0 B. =0 C. ≥ 0 D. > 0 釜式反应 器最多可能有 _______个定常态操作点。 ( C) A. 1 B. 2 C. 3 D. 4 流反应器中有 _______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 ( B) A. 1 B. 2 C. 3 D. 4 _______的反应器在恒容反应过程的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时间、空时是一致的。 ( D) A. 间歇式反应器 C. 搅拌釜式反应器 D.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A 2R , 30 / mk m olC A , 出口转化率 Ax ,每批操作时间 htt ,装置的生产能力为 50000 kg 产物 R/天, RM =60,则反应 器的体积 V为 _______ 3m。 ( C) A. B. C. D. ,最合适的反应器为 _______。 ( D) A. 全混流反应器 B. 平推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最合适的反应器为 _______。 ( D)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n< 0 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 ( B)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n> 0 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 ( A)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为提高反应速率应 _______。 ( C) A. 提高压力 B. 降低压力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AP(主 )S(副 ),其瞬间收率 P 随 AC 增大 而单调增大,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 _______。 ( A)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40. 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AP(主 )S(副 ),其瞬间收率 P 随 AC 增大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 _______。 ( B)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 t< 0时, E( t) =_______。 ( 0) t≥ 0时, E( t) _______。 (> 0) t=0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 t) =_______。 ( 0) t=∞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 t) =_______。 ( 1) E(θ) =_______E( t)。 ( t ) 2 _______ 2t。 ( 2 1t ) ,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脉冲法、阶跃 法、周期示踪法、随机输入示踪法) tt 时, E( t) =_______。 (∞) tt 时, E( t) =_______。 ( 0) tt 时, F( t) =_______。 ( 1) t < t 时, F( t) =_______。 ( 0) E(θ)曲线的方差 2 _______。 ( 0) E( t)曲线的方差 2t _______。 ( 0) t=0 时 E( t) =_______。 ( t t et 1 ) E(θ)曲线的 方差 2 _______。 ( 1) E( t)曲线的方差 2t _______。 ( 2 t ) 、平推流这两种理想流动的非理想流动, E(θ)曲线的方差 2 为 _______。 ( 0~ 1) R 的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在径向存在流速分布,轴心处 的流速以 0u 记,则距轴心处距离为 r的流速 ru _______。 ( ])(1[ 20 Rru ) R的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管壁处的流速 Ru _______。 ( 0) R 的管内作层流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E( t)=_______。 ( 3 2 2 t t ) 半径为 R的管内作层流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 t) =_______。 ( 2)2(1 tt ) 0CCA 对应曲线为 _______。 ( E( t)曲线) 0CCA 对应曲线为 _______。 ( F(t)曲线) _______造成的。 (返混) ,但返混造成了 _______。 (停留时间分布) ,可借助这种轴向返混与扩散过程的相似性,在 _______的基础上叠加上轴向返混扩散相来加以修正, 并认为的假定该轴向返混过程可以用费克定律加以定量描述,所以,该模型称为 _______。 (平推流、轴向分散模型) ,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 eP _______。 ( z EuL ) ,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愈大轴向返混程度就_______。 (愈小) 的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的情况。 (输入方式、管内的流动状态、检测位置)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闭 — 闭式边界、开 — 闭式边界、闭 — 开式边界、开 — 开式边界) erf的定义式为 ______________。 ( y x dxeye rf 0 22)( ) y x dxeye rf 0 22)( ,则 )(erf _______,)0(erf _______。 ( 1 、 0) _______,方差 2 _______。 [ eP21 , 2)1(8)1(2ee PP ] _______、 _______来描述。 (调匀度 S、流体的混合态) S 来衡量,如果 S 值偏离 _______,则表明混合不均匀。 ( 1) 混合的混合态称为 _______。 (非凝集态) ,这种流体称为_______。 (微观流体) 团之间的混合,且在混合时微团之间并不发生物质的交换,微团内部则具有均匀的组成和相同停留时间,这种流体称为 _______。 (宏观流体) _______。 (完全凝集态) _______。 (部分凝集态) — 液鼓泡搅拌装置中,气体 以气泡方式通过装置, _______是宏观流体,而 _______为微观流体。 (气体、液体) — 液喷雾塔中液体以液滴形式的分散相, _______是宏观流体,而_______为微观流体。 (液体、气体) n=_______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 1) _______反应器,微观流体与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平推流) n> 1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 _______的出口转化率。 (高) n_______1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 高的出口转化率。 (>) n< 1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 _______的出口转化率。 (低) n_______1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低的出口转化率。 (<〉 _______。 ( A) A. E( t)曲线 B. F( t)曲线 C. I( t)曲线 D. y( t)曲线 _______。 ( B) A. E( t)曲线 B. F( t)曲线 C. I( t)曲线 D. y( t)曲线 E( t)曲线的方差 2 _______。 ( A) A. 0 B. 0~ 1 C. 1 D. > 1 E( t)曲线的方差 2 _______。 ( C) A. 0 B. 0~ 1 C. 1 D. > 1 _______式边界条件下有解析解。 ( D) A. 闭 — 闭 B. 开 — 闭 C. 闭 — 开 D. 开 — 开 _______无关。 ( C) A. 示踪剂的种类 B. 示踪剂的输入方式 C. 管内的流动状态 D. 检测位置 n=_______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C) A. 0 B. C. 1 D. 2 n_______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 ( C) A. =0 B. =1 C. > 1 D. < 1 n_______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低的出口转化率。 ( D) A. =0 B. =1 C. > 1 D. < 1 n______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 ( D) A. =0 B. =1 C. > 1 D. < 1 n______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低的出口转化率。 ( C) A. =0 B. =1 C. > 1 D. < 1 60 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E( t)的。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试题必考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一致,则可采用变更后的方法进行后续的稳定性试验;如果方法变更前后测定结— 13 — 啊 果差异较大,则应考虑采用两种方法平行测定后续的时间点,并通过对二组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或是重复进行稳定性试验, 获得包括前段时间点的完整的试验数据。 根据所有的稳定性信息确定制剂有效期标准的可接受限度。 因为有效期标准的限度是在对贮藏期内制剂质量变化情况及所有稳定性信息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
化工企业年度工作总结
力度,严格控制人为失误,减少资金损失。 4 狠抓文明生产,重视生态发展 2020 年公司把加强文明生产、 打造绿色企业 作为突出问题来抓,将其与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工作同安 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兑现。 并按照“一年重点整治、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有崭新面貌”的规划和实现“工作岗位标准化、厂区环境舒适化、员工言行文明化”的工作思路相结合,认真实施“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积极构建环保厂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中文翻译全部21个单元
芳香族化合物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 煤焦油是煤炭化工过程的副产物。 动植物油脂,是为数不多的脂肪族化合物的特定的资源,这些脂肪族化合物包括长链脂肪酸(如正十八酸)和长链醇(如正十二烷醇)。 化石燃料(即石油、天然气和煤)的形成要花上百万年,一旦用掉就不能被替换,因此,它们称之为不可 再生的资源。 这与来自于植物的碳水化合物恰恰相反,碳水化合物能够较快被更新。 一种较为普遍应用的资源为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