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炉管焊接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0mm, 且按种类、牌号、规 格和批号等分类放置,并挂牌。 ⑶ 焊条烘烤 焊接责任师根据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编制焊条烘烤条件,焊材库管员严格按此条件对焊条进行烘烤和保温。 焊条烘干温度如表 2。 表 2 焊条的烘干温度 焊条牌号 烘干温度(℃) 恒温时间( h) 保温温度(℃) CHH507 350 1 100120 CHH707 350 1 100120 烘箱应有自动恒温装置,测温仪表要按时校验,烘箱定期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焊条烘烤前应检查外观质量,去除药皮开裂、脱落、偏心与受潮严重的焊条。 不同牌号的焊条 严禁 在同一烘箱内 同时 烘烤。 烘烤时焊条堆放不宜过厚,以使焊条干燥均匀。 烘烤好的焊条存放在保温箱中待用。 ⑷ 焊材发放 焊工凭 由焊接责任师签写的 “领料单”领用焊材。 发放焊条时做到先烘烤的焊条先发放。 焊工领用焊条时必须带焊条保温筒 ,焊条 应放置在焊条保温筒内。 领用焊条后 焊工在焊条发放记录上注明焊条所用的部位。 ⑸ 焊材回收 第 5 页 共 12 页 焊工应将当天未使用完的焊条交回焊材库。 焊条在保温筒内不得超过 4 小时,否则需重新 退库房 烘烤后使用。 回收的焊条应重新按烘烤条件进行烘烤后发放,重新烘烤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回收的焊条头要放到指定的地方。 焊接工艺卡 施焊前,焊接责任师根据设计文件、设计规范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卡” 用于指导现场的焊接施工。 施焊前对所有进入现场施工的焊工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要焊工明白现场施焊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施工规定。 七、 焊接施工 焊接环境要求 ⑴ 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 ⑵ 手工电弧焊焊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 8m/s, 氩弧焊时风速不应超过 2m/s。 根据现场情况,专门搭设了 防风设施。 ⑶ 现场应配备 干湿 湿度计 ,每天 对现场的焊接环境进行监测并做好焊接环境记录。 焊接时 焊接电弧 1m 范围内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 90%;当焊接环境温度低于 0℃时应采取提高焊接环境温度的措施。 ⑷ 当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 应采取 保护措施, 否则 不应进行焊接。 定位焊 ⑴ 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由合格焊工施焊。 ⑵ 定位焊缝 应分布均匀,其焊缝 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 证 焊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 正式焊接要求预热时,则定位焊缝应按相同的要求预热,且取预热温度的上限。 预热范围为从焊缝中心两侧各不小于三倍壁厚,且 第 6 页 共 12 页 不小于 50mm。 ⑶ 在焊接根部焊道前,应对定位焊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处理后方可施焊。 焊接工艺 正确的选择焊接工艺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 ( 1)焊前预热 a)施焊前根据设计规范确定预热温度如表 3。 表 3 所用铬钼钢预热温度 钢号 壁厚( mm) 预热温度(℃) 备注 1Cr5Mo 任 意 250350 当焊接环境温度低于 0℃时,预热温度取上限。 P9 b)预热时采用 电 加热。 预热升温应缓慢而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预热温度的测量 采用 热电偶 , 测温点应在加热区内, DN≤ 80 时 测温点 为 两点 DN> 80 时 测温点 为 三 点。 c)预热范围应。加热炉炉管焊接施工方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加热炉燃烧器技术协议模板
在主燃烧器整个燃烧过程中,长明灯能保持稳定。 在主燃烧器燃料减少、抽力降低、燃烧空气量不稳及所有操作条件下,长明灯也 能 保持稳定 ; 长明灯的安装位置和尺寸 以 确保它能够点燃任何一种主燃烧器燃料 ; 加热炉操作期间,在燃料和燃烧空气的流量范围内,长明灯能再次点燃主燃烧器,包括能在设计的空气流量和低的燃料量下点火 ; 在任何条件下 (停炉除外) ,即使主燃烧器停烧时
加气混凝土砌体施工方案
222222222 22222222222 2111111111111112 洞口、边排砖图 9 过梁过梁楼面楼面钢筋混凝土抱框钢筋混凝土抱框洞宽按工程设计配筋带高门洞立面配筋带洞宽按工程设计高门洞立面 门边排砖、构造柱、过梁设置图 10 钢筋网或2 6梁、板底配筋带: 当墙高大于4米时在中部设置砌块斜砌或横砌,再用砂浆堵严塞紧楼面其它部位砌块排砖立面图 砌块上、下皮应对孔错缝搭砌
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为契机,组成检查考核专班,不定期深入各执法工作岗位,采取实地检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广泛听取管理相对人对执法人员日常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检查和调查了解的情况如实 记录,对检查了解到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意见。 今年共开展对内监督检查 26 次,共约谈执法人员 11 人(次),对 2 起违规执法行为按制度进行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