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内容摘要:
150 处,面积 万公顷(其中三江源保护区为 1518 万公顷);地(市、州、森工分局)和县级保护区 224 处,面积 公顷,其它(香港米埔) 1处,面积 380 公顷。 这些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大江大河源头、主要河流入海口、候鸟繁 殖和越冬栖息地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湿地保护区中,加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有黑龙江扎龙、上海崇明东滩等 21 处;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的有江苏盐城湿地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加入“东亚 —澳大利亚涉禽保护网络”的有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双台河口等 7处;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的有鄱阳湖、黄河三角洲等 10 处;加入“东亚雁鸭类保护网络”的有黑龙江三江和香港米埔 — 后海湾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 特别是加强各类湿地的污染控制和防治,同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调整用水结构、普及现代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2020 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 2— 7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 2— 7成,造成严重干旱,旱灾先后波及 20 多个省(市、区),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实现了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黑河首次跨省区分水、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等任务的圆满完成。 2020 年 9 月编制了《 21 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报告》,并经国务院专题办公会通过;为恢复和改善黑河、塔里木河的13 生态系统,水利部组织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和《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为了全面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利部正会同农业、林业、环保、海洋等部门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 湿地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 为了防治海洋和内陆水域污染,我国政府积极稳步地实施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使我国水环境污染控制和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停止采伐天然林、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加大山区 综合治理等措施,治理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同时在严格控制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减轻农药和化肥对湿地的污染,防止地质、海洋灾害对湿地造成危害,以及防治船舶废弃物污染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探索性工作。 管理状况 湿地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 湿地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工作,需由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完成。 199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决定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同时主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和林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与湿地保护利用管理 相关部门还有: 农业部负责指导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的开发利用工作,主管全国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和其它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利部负责统一管理水资源。 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指导土地开发利用。 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监督检查湿地环境的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局负责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组织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河评价,监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14 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 此外,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还与外交、发展计划、对外 经贸合作、教育、科技、公安、财政、建设、交通以及旅游等部门有着紧密的关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责,均设有与中央政府相应的管理机构,在中央各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地区的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具体工作。 湿地管理立法、政策和措施 近十多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以下法律与湿地保护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3 年通过, 1998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年通过, 1996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 和国草原法》( 1985 年通过, 2020 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 年通过, 1998 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199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年通过, 199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986 年通过, 2020 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02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20 年)等。 与湿地保护有关的主要行政法规有: 《风景名胜管理区暂行条例》( 198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1983 年);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 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 年)等。 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湿地朝着依法保护管理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了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94 年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集中阐述了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其中许多章节关系到湿地保护 及合理利用。 1994 年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林业等有关部门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它是指导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包括湿地生物资源在内的各种生物资源保护目标和行动计划。 1996 年由国务院批准了《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该规划包含了国家和地方大量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1998 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到本世纪中叶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全国湿地保护和利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9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了全国土地 利用的目标、方针,对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总体布局进行了统筹安排,提出了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的政策意见。 2020 年国家林业局等 17 个部(委、局)联合颁布了《中国湿地16 保护行动计划》。 该计划将成为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今后实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20 年 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纲要 ”全面落实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的方针 , 对江河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等对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 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 , 对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 2020 年国家林业局颁布和实施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湿地保护和恢复是这项工程的主要内容。 规划从全国布局和重点生态系统等方面明确了今后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建设重点,重点突出了天然湿地的保护和主要依靠生物措施恢复天然湿地等内容。 2020 年水利部开始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局委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该规划将对湿地水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用水的调配、优化等提出指导意见。 2020 年国务院根据新的形势 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制定 了 《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纲要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明确了在资源保护方面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水、土地、森林和草地等资源;在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 , 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 湿地科学研究与资源调查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关部门和科研教学院所就湿地调查、分类、形成演化、生态保护、污染治理 、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 对沼泽、湖泊、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在一些珍稀水鸟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生态习性、饲养繁殖、致危因素以及保护对策等方面做了17 大量研究;通过鸟类环志,对我国鸟类特别是水鸟的迁徙活动有了深入了解;在湿地水生动植物生境方面,主要开展了黄渤海区、杭州湾、大亚湾、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口等海域与流域的污染与生态系统的研究;在世界淡水豚的研究领域中,我国关于白暨豚的科学研究工作处于领先地位;扬子鳄、中华鲟、胭脂鱼等物种的人工繁殖已取得 成功;大鲵、海龟、山瑞等物种的人工驯养以及其他相关科研领域里的一些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在湿地资源调查方面,主管部门已先期就湿地资源的某一领域做过调查。 如从 80 年代开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国家海洋局于 90 年代会同有关部门分别进行过海岸带资源调查、海岛资源调查和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2020 年又进行了全国海洋生态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国海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为了全面掌握全国湿地资源的本底资料,国家林业局从 95 年开始,花费了 6年时间,首次组织开展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对全国主 要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类、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掌握了我国湿地资源、湿地保护和利用以及受威胁状况的主要情况,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宣传与教育 为了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意义。 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机,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并编辑出版大量宣传湿地的书籍画册、电影以及记录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促进了全民保护意识的提高。 近年来,在中 小学教材中增加了湿地和水禽保护的有关内容,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了与湿地相关的专业。 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举办湿地管理科研的培训班和讲习班,大大提高了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湿地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 18 国际合作 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参与了有关国际公约,并与许多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湿地保护的协议和协定。 已加入的国际公约主要有: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1980);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81); 《防治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985);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992); 《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199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96); 《保护世界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6)。 中国与湿地公约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湿地国际( WI)、世界鹤类基金会( ICF)等国际机构和组织在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调查、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 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中国政府分别与日本、澳大利亚政府签订并认真执行了中日和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与俄罗斯政府签定了中俄两国共同保护兴凯湖、三江湿地的协定。 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保护候鸟、特别是跨国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 最近几年,我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加强了湿地保护方面的合作。 与全球环境基金( GEF)合作先后实施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项目、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松嫩流域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国天然林保护项目、中国白鹤及栖息地保护项目。 2020 年 8 月 5 日至 9 日,国家林业局《湿 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秘书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于新疆乌鲁木齐联合举办19 “高原湿地国际研讨会”。 这次会议是 1992 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第一次与公约局合作在中国召开的区域会议。 同年 9月,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还在南京召开了中国首次大型的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原因分析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1995— 2020)的结果显示,在重点调查湿地中,有 %的湿地已经遭到或正面临着盲目开垦和改造的威胁,农用地开垦、改变天 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是造成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人口密集的沿海、沿湖地区,湿地不断受到蚕食,围海造地工程使得沿海湿地面积以每年约 2万 公顷 的速度减少。 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相关推荐
设验收表(二) 工程名称: 序号 检查项目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5 摇臂把杆 有足够刚度,无变形,支座牢固。 与井架夹角 40176。 ~ 70176。 之间,不碰到缆风绳。 滑轮完好,润滑、转动灵活,有保险绳。 钢丝绳和吊钩符合起重要求。 有灵活可靠的吊高限位装置。 『学 习改变人生178。 做成功物业管理人。 』 第 24 页,共 113 页 中国物业服务教育网 6 卷扬 机
处 理 流 程 图 编 制 : 罗 宏 版 本 : I T 2 0 1 1 0 0 1仓库生管部采购部供应商品质部研发部销售部客户数 量 变 更数 量 变 更技 术 变 更技 术 变 更技 术 变 更技 术 变 更技 术 变 更无有同 意 不 同 意采 购 退 货 单呆 滞 / 报 废 处理商 务 谈 判变 更 :生 产 订 单判 断判 断变 更 :采 购 订 单变 更 :质 量 检 验 方
: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屋面涂膜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GB502072020)表 编号: 040203□□□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涂膜防水层 项目经理 ***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20 专业工长 (施工员 )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混凝土的应力不变, ________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13.验算第一类 T 形截面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时,计算配筋率所采用的截面宽度应取________宽度。 14.影响配有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强度、腹筋用量及其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 ________。 各类考试历年 试题免费免注册下载 超 过 2万套 word 文档试题和答案 3
模式在安全、综合治理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 ④ 水源保护区现场点由 低产办与油田相关单位 对接,低产办工作人员与油田工作人员共同准备。 主要观摩环境敏感区资源情况、水源保护区特殊开发政策及相关保护措施。 ⑤ 生态建设示范区点 由 低产办与油田相关单位 对接,低产办工作人员与油田工作人员共同准备。 主要观摩生态建设 示范区环境保护情况、生态建设示范区治理效果现场。 ⑥ 伴生气综合利用现场点 由
公司)岗位设置及编制清单 附件 5: 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科级岗位竞争上岗面试评分表 附件 6: XX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员竞争上岗集中测试有关问题的说明 附件 7: XX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员竞争上岗前申请内退有关问题的说明 附件 8: 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员工退出岗位休养暂行规定 附件 9: 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待岗人员管理办法 附件 10: 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