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和不好的花与果摘去一部分,保留一小部分健壮的好花和好果,以利养料集中供应这一小部分健壮的花和果,迅速长大长好。 6 此项繁琐和细致的工作,务必认认真真不厌其烦地去做好。 金佛手花序一丛一丛长得极多,既多余又耗肥,故必须经常不断地分期分批地摘除 ,所摘之花、蕾及幼果晒干可以药用,切莫随摘随抛。 疏花疏果 金佛手在正常情况下,一年能开 3~ 4 次花: 3~ 4 月下旬开的花叫春花, 6 月上、中旬称夏花(又叫伏花),第 3 次在 7 月下旬及 8 月上旬开花,为早秋花,最后一次在 8 月下旬及 9 月上旬,称晚秋花。 春花一般发育不强壮,单性花多,发育不完全,不易结果(若越冬叶片保持完好的,易结果)。 秋天两性花虽易结果,但因天气逐渐转凉,温度达不到要求,很容易生成僵果。 但有大棚保温或气温高的地区,金佛手果实膨大,形成 “ 反季节佛手 ”。 金佛手一年中结果的理想花期是伏花,其光照 、温度、湿度均较适宜,座果率高。 金佛手安全越冬好,枝叶茂盛,春花座果率也较高。 摘雄花保雌花,雌花圆大,蕊中有小果,雄花却尖而长,极易区别。 每丛花序只留一二朵尽够,所留花朵一定要健壮和朵大其余摘除。 金佛手结果后至于留多少幼果为宜,则须根据树形大小和树体强健而定。 一般小盆栽全株树留果 5~ 9 只健果就够了,如大树可留 20- 30只果,不可贪多。 留果太多并不等于增产。 因果实多、耗料也多,耗尽养料,树木衰竭,迫使来年树木少挂果,得不偿失。 摘花除果有条好经验: “ 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 ” ,意思是,此项工作进行 越早越好,减少养料的消耗。 但果树势健壮的也可自行淘汰。 多施磷钾肥 可采用叶面施肥方法,能有效地保花促果,在孕育花果时,应适当增施满足它的生长发育需要。 抹芽 在花果孕育期若新芽丛生,则要抹去或删除一部分,如见同一枝梢上有花和新芽,就必须将新芽抹去,减免花、芽营养争夺。 化学保花保果 坐果期,是金佛手能否坐果的关键时期。 这时如果外部条件适宜,就有了坐果的外因保证。 适宜的外因主要指气候温和,气温在适宜范围,空气湿度变化柔和,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 差较大;肥水供应正常(幼果期一般不施肥)等。 但是,幼果能否继续生长,决定因素还在内部因素。 首先是由于植株生长健壮,花朵粗浑有生气,子房发育充分饱满,绿色较深,花朵一开放,即有较强的光合功能,可供部分自养需要。 内部代谢条件是氮素贮藏丰富,代谢方向转化,营养生长抑制,地上部及根系合成的内源激素充足,提高了营养物质输送能力,为幼果发育提供生理上的保证。 春花和夏花期间,不利坐果的内外因素比较多,只要有其中少数因素影响,均有可能造成落果。 内部因素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的矛盾,外部因素是佛 7 手生态习性不相适应的有害高温、低温阴雨、干热西风等;红蜘蛛危害时,使叶片和幼果失绿,也会引起落果。 坐果动力 金佛手雌花子房内壁及胚珠退化,不存在受精结实的生理变化,而且缺乏柱头分泌的黏液。 因此,在幼果发育初期,无受精刺激,甚至也缺乏受粉产生的子房发育的最初动力。 因此,采取生长调节剂处理,弥补内部天然激素缺乏的生理缺陷,可以成为防止落花落果的重要措施。 赤霉素类物质 (GA)具有刺激子房发育肥大、防止果柄产生离层的生理作用。 由于它不仅有促进细胞分裂的功能,更主要的是能促进细胞增大,引起更多的光合产物向幼果转移,更有效的防止第二次生理脱落。 6~ BA 是细胞分裂素类物质,防止第一次生理落果优于防止第二次生理落果,而 GA3 防止第二次生理落果的效果也极显著。 (九二 0) 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为涂抹花梗及其着生的果枝,或喷布花朵至水滴,处理时间以花朵开放前后 5— 7d为宜。 目前,在实践中的使用浓度多数为 1 克兑水 10 公斤,实际效果也很好。 果树盛花期前、盛花期后各喷一次 800 倍液 ,可显著提高坐果率 ,并能增加糖分。 在佛手盛花期喷布 30ppm 的防落素溶液 ,以 35ppm的浓度于落花期再喷一次 ,可减少落果 30%左右。 若同 %尿素混喷效果更好。 金佛手在生长过程中,常见到部分落果现象很严重。 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春花过多,消耗大量养分;二是发育不健全;三是日照不足,多雨;四是养分不足,抽生夏梢与果实孕育引起养分竞争,造成 5~ 6 月落果;五是水分过多或病虫危害 ,还有受到西北风和台风猛刮等。 防止落果的对 策是: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控制新梢生长,增施磷钾肥,科学使用植物调节剂,还要设立防风林等等。 (五)搭支架 金佛手结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得当,果实逐渐长大。 为了预防损失,应及早搭好支架,将金佛手用布条逐个地分期分批地和枝梢捆绑在一起,固定在支架上 ,以免摇晃和碰撞,少受损失。 否则,大风袭来,金佛手果随风大幅度地摇晃,互相碰撞,造成果实受损或脱落,梢枝负重过大也易折断,后果不堪设想。 8 (六)、整形与修剪 修剪整形 栽培金佛手的一种重要工作,就是要经常整 形与修剪。 这不仅可以增加它的美观度,还可以促使其通风透光,促进生长,达到多结果的目的。 俗话说:“ 好花一把剪 ”。 这是很有道理的。 整形、修剪的原则是:根据佛手的生活习性,因势利导,既便管理,又能延长结果年龄,提高产量。 (请参照第五章佛手矮化技术篇) 化学整形 (请参照第五章佛手矮化技术篇) (七)防治病虫害 病害 金佛手病害发生率低,主要属真菌性病害,在霉雨季节发生,主要有炭疽病和溃疡病,可导致嫩茎变褐枯死、嫩叶产生褐斑坏死等。 一般雨后天晴不医自愈,病严重可用 500 倍托布津治疗,也可用 500 倍百菌清喷施防治。 虫害 佛手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潜叶蛾 (画图虫 )、红蜡蚧和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