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内控案例分析内容摘要:

预算的可靠性控制,避免或降低预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另外还需加强发票管理,对已经报销的发票写明已报销,并没收作为做账凭证,防止重复报销。 加强识别假发票假收据的能力,把假票拒于门外。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了使用编造的汇款凭证骗取国家公款 4900 万元的金融凭证诈骗案。 2020 年 9月 30 日,被告人徐东、余椿蓉、楚文明等人在工商银行大庆分行龙源分理处主任高宣波的协助下,私刻了大庆长垣投资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名章,将长垣公司账户上的 4900 万元巨款转账到自己名下,并委托外地一家信用社提取现金150 万元。 事发后,经了解获悉,这些人竟浑然不知是在犯罪,还以为自己聪明绝顶。 案例点评 对于银行职员监守自盗或者引狼入室的金融诈骗案,要做到防患未然真的是颇有难度。 因为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很容易被领导层绕过,当有人蓄意舞弊的时候,我们只能求 助于内审的事后发现或者内部控制没有失效的部分。 但是,完善的制度、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对职员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效果的。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设内部控制环境,从人员遴选和加强教育上着手。 另外,具体到本案的治理方法如下: 此案例是金融凭证诈骗案件中的一例,其作案手段与一般金融凭证诈骗案相同,就是通过盗用公司印章伪造转账凭证,然后利用转账凭证将公司的款项转账到自己事先开设的账户。 该犯罪案件主要利用了两个漏洞: ⑴ 企业印章的外露,如果企业管理不善,员工私自将印章泄漏给外部人员,那么就会给犯罪分 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⑵ 银行防伪技术还不够好,犯罪分子利用盗用的企业印章伪造的转账凭证,银行系统竟然毫无觉察,因此银行在转账支票的验证过程中存在欠缺。 知道了这两个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的漏洞之后,我们就不难知道防范该类犯罪行为的方式了。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加强印章管理工作,对保管印章的人员要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他们防范印章被外人盗用的风险和意识。 公司印章是公司的重要机密,任何人都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其次,对于银行而言,银行系统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票据处理程序,在员工收到转账支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转账支 票的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正确,印鉴是否正确,而且要利用银行的防伪系统进行验证。 因此银行一方面要严 5 格培训职工的技术,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利用更加高级的防伪仪器进行票据的验证。 只有企业和银行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分子作案得逞的机会。 【案例 】合信木制品公司存货内控失效案例 合信木制品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 从 1999 年到 2020 年每年的出口创汇位居全市第三,年销售额达 4300 万元左右。 2020 年以后该企业的业绩逐渐 下滑,亏损严重, 2020 年破产倒闭。 这样一家中型的企业,从鼎盛到衰败,探究其原因,不排除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客观的变化。 但内部管理的混乱,是其根本的原因,在税务部门的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的产品的成本、费用核算的不准确,浪费的现象严重,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保管不规范,归根到底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存货的管理问题: ,材料的采购是由董事长个人掌握,材料到达入库后,仓库的保管员按实际收到的材料的数量和品种入库,实际的采购数量和品种保管员无 法掌握,也没有合同等相关的资料。 财务的入账不及时,会计自己估价入账,发票几个月以后,甚至有的长达一年以上才回来,发票的数量和实际入库的数量不一致,也不进行核对,造成材料的成本不准确,忽高忽低。 ,盘点的结果与财务核对不一致的,不去查找原因,也不进行处理,使盘点流于形式。 ,车间在生产中随用随领,没有计划,多领不办理退库的手续。 生产中的残次料随处可见,随用随拿,浪费现象严重。 【案例分析】 从企业失败的原因看: 第一,该企业基本没有内控制度 ,更谈不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合理性问题。 在内部控制中,对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高管人员对实物资产处置的授权批准制度作出相互制约的规范,非常必要。 对重大的资产处置事项,必须经集体决策审批,而不能搞一言堂、一支笔,为单位负责人企图一个人说了算设置制度上的障碍。 第二,企业没有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进行检查与验收,不了解采购存货要求。 没有建立存货保管制度,仓储部门将对存货进行盘点的结果随意调整。 采购人员应将采购材料的基本资料及时提供给仓储部门,仓储部门在收到材料后按实际收到的数量填写收料单。 登记存货保管账,并随时关 注材料发票的到达情况。 第三,没有规范的材料的领用和盘点制度,也没有定额的管理制度,材料的消耗完全凭生产工人的自觉性。 应细化控制流程,完善控制方法。 我们知道,单位实物资产的取得、使用是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采购部门负责购置,验收部门负责验收,会计部门负责核算,使用部门负责运行和日常维护,可以说,实物资产的进、出、存等都有多个部门参与,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 由此看来,不是控制流程不完备就是控制方法没发挥作用。 一个人、少数几个人想要为所欲为,在制度面前就根本不可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