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求定心且常拆卸。 E.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 15.不同工作条件下,配合间隙应考虑增加的有__。 A.有冲击负荷。 第 12 页 共 67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B.有轴向运动。 C.旋转速度增高。 D.配合长度增 大。 E.经常拆卸。 16.滚动轴承外圈与基本偏差为 H的外壳孔形成__配合。 A.间隙; B.过盈; C.过渡。 17.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 h 的轴颈形成__配合。 A.间隙; B.过盈; C.过渡。 三、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不完全互换是指__。 3.完全互换是指__。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 6.轴 φ50js8,其上偏差为__ mm, 下偏差为__ mm。 7.孔 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8.尺寸 φ80JS8,已知 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 mm,最小极限尺寸是__ mm。 9.孔尺寸 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 μm,最小极限尺寸是__ mm。 10. φ50H10的孔和 φ50js10的轴,已知 IT10=,其 ES=__ mm, EI=__ mm, es=__ mm, ei=__ mm。 11.已知基本尺寸为 φ50mm 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 ,公差为 ,则它的上偏差是__ mm,下偏差是__ mm。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3.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 mm。 14.国家标准对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__。 某一正方形轴,边长为 25mm,今若按 IT14确定其公差,则其上偏差为__ mm,下偏差为__ mm。 15.属于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级有__,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处。 16.以 “正值 ”、 “负值 ”、 “零 ”或 “绝对值 ”填入。 ① 极限偏差数值可 以是 ,尺寸公差数值是。 ② 间隙数值是 ,过盈数值是。 ③ 间隙公差数值是 ,过盈公差数值是。 17. 的孔与 的轴配合,属于__制__配合。 18. 的孔与 的轴配合,属于__制__配合。 第 13 页 共 67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19.配合代号为 φ50H10/ js10 的孔轴,已知 IT10=0. 100mm,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盈)分别为__ mm、__ mm。 20.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 0. 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 mm,上偏差为__ mm。 21.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__原因是__。 22.配合公差是指__,它表示__的高低。 23.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 “工艺等价原则 ”,高于 IT 8的孔均与__级的轴相配: 低于 IT 8的孔均和__级的轴相配。 24. 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 0. 05,则轴的上偏差是__。 25.孔、轴的 ES< ei 的配合属于__配合, EI> es 的配合属于__配合。 26. φ50H8/ h8 的孔、轴配合,其最小间隙为__,最大间隙为__ m m。 27.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 60μm,配合公差为 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__配合。 28. 孔与 轴的配合属于__配合,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为__和__ mm。 29.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__的前提下,尽量选用__的公差等级。 30.对于相对运动的机构应选用__配合,对不加紧固件,但要求传递较大扭矩的联接,应选用__配合。 31.基本尺寸 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__制配合。 32.某配合部位比相应典型实例的旋转速度增高时,若为过盈配合,则过盈量应__;若为间隙配合,则间隙量应__。 四、综合题 1.何谓最大、最小实体尺寸。 它和极限尺寸有何关系。 2.何谓泰勒原则。 其内容如何。 3.公差与偏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4.什么叫做 “未注公差尺寸 ”。 这一规定适用于什么条件。 其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是如何规定的。 5.公差与配合公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6.设基本尺寸为 30mm 的 N7孔和 m6 的轴相配合,试计算极限间 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 7.设某配合的孔径为 ,轴径为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尺寸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 、配合公差。 8.设某配合的孔径为 ,轴径为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及配合公差带图。 9.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 L=60 mm,最大间隙 Xmax=+40μm,孔公差 Th=30μm。 轴公差 Ts=20μm。 试按标准规定标注孔、轴的尺寸。 10.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φ50 mm,孔公差为 IT8,轴公差为 IT7,已知孔的上偏差为十0. 039 mm,要求配合的最小间隙是十 0. 009 mm,试确定孔、轴的尺寸。 11.某孔 与某轴配合,要求 Xmax=+40μm, Tf= 试求出轴上、下偏差。 第 14 页 共 67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12.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 φ30,最大间隙 Xmax=+23μm,最大过盈 Ymax=10μm,孔的尺寸公差 Th=20μm,轴的上偏差 es=0,试确定孔、轴的尺寸。 13.某孔、轴配合,已知轴的尺寸为 φ10h8, Xmax=+, Ymax=,试计算孔的尺寸,并说明该配合是什么基准制,什么配合类别。 14.已知基本尺寸为 φ30mm,基孔制的孔轴同级配合, Tf=, Ymax=,求孔、轴的上、下偏差。 15.已知表 31中的配合,试将查表和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 表 31 公差带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极限盈隙 配合公差 配合类别 φ80S7 φ80h6 16.计算出表 32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 32 基本尺寸 孔 轴 Xmax 或 Ymin Xmin或 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25 0 0. 052 + 0. 104 17.计算出表 33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 33 基本 尺寸 孔 轴 Xmax 或Ymin Xmin或 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45 0. 025 0 18.计算出表 34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 34 19.指出中表 35三对配合的异同点。 表 35 组别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相同点 不同点 ① φ20 φ20 ② φ20 φ20177。 ③ φ20 φ20 20.比较下列各轴的尺寸标注在制造和使用上有何异同。 ( 1) mm ( 2) φ30+ mm ( 3) φ30+ + mm 21.按 IT14级查出图 31 中各轴向尺寸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第 15 页 共 67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图 31 22.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35mm,孔公差为 IT8,轴公差为 IT7,已知轴的下偏差为 5mm,要求配合的最小过盈是 ,试写出该配合的公差带代号。 23.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φ30mm,孔的公差带代号为 N8,已知 X max =+, Ymax =,试确定轴的公差带代号。 24.某轴 φ25 0 mm 与某孔配合,要求 Ymin=, T f =,试确定孔的公差带代号。 25.将配合 φ8H6/f5从基孔制换算成基轴制,并画出公差带图。 26.将配合 φ50H7/p6从基孔制换算成基轴制。 27.将配合 φ50H8/j7 从基孔制换算成基轴制。 28.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φ35mm,要求 X max =+120μm, Xmin=+50μm,试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及其配 合。 29.设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φ60mm,要求 X max =+50μm, Y max =32μm,试确定其配合公差带代号。 30.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φ75mm,配合允许 X max =+, Y max =,试确定其配合公差带代号, 31.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 φ45mm,配合要求的过盈量为 ~ 50μm,试确定其配合公差带代号。 32.某 IT8级的基准轴与某孔配合,基本尺寸为 40mm,设计要求间隙变化的范围为 +~+, 试选取适当的公差等级和配合,并按机械制图标准标注孔、轴尺寸。 33.某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外壳孔尺寸为 φ25J7,今设计与该外壳孔相配合的端盖尺寸,使端盖与外壳孔的配合间隙在 +15μm~ +125μm之间,试确定端盖的公差等级和选用配合,说明该配合属于何种基准制。 34.选用公差等级要考虑哪些因素。 是否公差等级愈高愈好。 35.如何选择配合类别。 确定配合的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有哪些方法。 36.已知某配合中孔、轴的基本尺寸为 60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 ,最小极限尺寸为 ,轴的最大极限 尺寸为 60mm,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为 ,试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偏差和公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示意图。 37.试根据表 ,计算并填写该表空格中的数值(单位为 mm)。 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公 差 孔 φ12 第 16 页 共 67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轴 φ80 孔 φ30 轴 φ70 38. 试比较 φ25h φ25h φ25h7的基本偏差是否相同。 它们的标准公差数值是否相同。 39.试根据表 ,计算并填写该表空格中的数值(单位为 mm)。 基本 尺寸 孔 轴 最大间隙或最小过盈 最小间隙或最大过盈 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 配合 公差 配合 性质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φ50 0 + φ25 0 φ65 + + a) 有一基孔制配合,孔和轴的基本尺寸为 50mm,该配合要求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 +。 试按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录中的第三章间隙变动范围与孔、轴公差的关系的公式确定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并画出 公差带示意图。 b)有一基孔制配合,孔和轴的基本尺寸为 100mm,该配合要求最大过盈为 ,最小过盈为。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录中的第三章公差表格确定孔、轴配合代号,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示意图。 c)φ30N7/m6配合中孔和轴的基本偏差分别为 7μm和 8μm,孔和轴的标准公有效期分别为 21μm 和 13μm。 试确定该孔和轴的极限偏差,该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示意图。 d)试从《几何量 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录中的第三章公差表格,查取下列孔或轴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并确定它们的上、下偏差。 ① 70h11; ② φ28k7; ③ φ40M8; ④ φ25z6; ⑤ φ30js7; ⑥ φ60J6。 e)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录中的第三间公差表格,确定下列配合中孔和轴的上、下偏差,并画出公差带示意图。 ① φ40H8/17; ② φ60H7/h6; ③ φ32H8/js7。 f)设基本尺寸为 D的孔与同配合所要求的极限间隙 Xmax、 Xmin或极限过盈 Ymax、 Ymin如下: ① 基孔制, D=40min, Xmax=+,Xmin=+; ② 基孔制, D=30min, Xmax=+,Xmin=; ③ 基孔制, D=100min, Xmax=,Xmin=。 试按所要求的基孔制或基轴制确定孔、轴配合代号和它们的极。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案卷题名 : 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记录 序号 图号或文件编号 文件材料题名 页次 备注 工程定位测量、复核记录 工程轴线、定位桩、高度测量复核记录 地基钎探记录及位置 地基与基槽验收记录 地基处理记录及示意图 道路各层混合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土质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回填土、路床压实度试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道路各结构层压实度试验报告 及见证记录 道路工程的弯沉试验报告 桥梁工程的动
员必须提前 自行 准备好运动服和运动鞋, 其他项目 运动员 及拉拉队员统一着公司 服装 ; 运动员参赛要做好一切相对应的准备工作,听从 现场组织人员 的指导; 参赛中 , 必须尊敬其它单位运动员和裁判员 、 不得与 裁判员发生争执 ; 所有 运动员必须遵 守比赛项目赛程和比赛规程,比赛中出现争议,必须由在场领队、组织人员 向执行裁判反映情况,服从裁判判罚。 任何人不得起哄、罢赛、不服裁决;
采用两头通风,或一边揭开,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办法进行炼苗,以适应膜外环境。 揭膜时要在上午 9 时左右,先灌水,后揭膜。 揭膜后,就可以按水育秧方式管理;三是揭膜后注意及时排灌水。 秧苗 3 叶期后通气组织已经形成,自给能力不足,对低温抵抗能力却减弱 ,加之随苗体增大,叶面蒸腾增加,第 4 页 共 7 页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需水较多,应保持浅水层,但不能淹水过心叶。 若遇寒潮、冰雹天气
力 学习 情感 学习态度 学习愿望 学习目的 学习 能力 发现与解决问题 信息处理 独立探究 合作学习 反思 学习方法 目标 习惯 方法 学习表现 课堂表现 作业质量 学业成绩 9 三、 交流与合作 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 自我约束 认识同伴与交流 认识同伴 正常交往 善于交流 理解与合作 尊重同伴 容易合作 四、运动与健康 体育锻炼 习惯 方法 卫生与保健 卫生习惯 保健意识 体质健康 身体机能
3.附墙架对墙面作用力验算 施工电梯安装专项方案 长航蓝晶绿洲(一期)工程 7 若施工电梯附墙架间距 b,导架最大只有高度 a 以及附墙架的 L 和 B 值等参数符合规定要求,对 II 型附墙架,附墙架对墙面的作用力 P 为: 附着的安装按第一道在第二层安装,其余按 3 层一道。 七 、安装与拆卸程序 安装顺序 将各部件运至安装地 装底笼和二层标准节 装梯笼 接高标准节、随设附墙支撑
时 1 钻攻 M10 麻花钻 丝锥夹头 螺纹塞规 12mm 1 设 计 者 王旭 指 导 教 师 司尧华 共 17 页 第 7 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片 工序名称 钻 2X14 孔 工序号 130 12312 .5 零件名称 减速器箱盖 零件号 零件重量 同时加工零件数 1 材 料 毛 坯 牌 号 硬 度 型 号 重 量 HT200 设 备 夹 具 名 称 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