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内容摘要:
纳的学习领域 开发的学习情境 建筑装饰材料的管理 构成艺术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 家居空间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 办公空间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 建筑模型制作 酒店空间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 商业空间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 建筑室内外手绘表现 建筑室内外 手绘表现 家居空间方案设计手绘表现 办公空间方案设计手绘表现 酒店空间方案设计手绘表现 商业空间方案设计手绘表现 3dmax 效果图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家居空间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办公空间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Photoshop 图像处理 酒店空间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商业空间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建筑装饰构造 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 水电装修工程施工与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 木装修工程施工与管理 建筑装饰质量控制 油漆装修工程施工与管理 建筑装 饰施工员实务 砖瓦装修工程施工与管理 建筑装饰预算 建筑装饰预算与施工组织 家居空间装饰预算与施工组织 办公空间装饰预算与施工组织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 酒店空间装饰预算与施工组织 商业空间装饰预算与施工组织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设计基础 居住建筑设计基础 办公建筑设计基础 商业建筑设计基础 ⑤课程开发 以培养建筑装饰设计能力、装饰施工管理能力为目标,参照装饰设计师、装饰项目经理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建筑装饰行业规范,引入“东易日盛”装饰集团企业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标准,开发专业 课程。 具体思路如下: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 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4 门,院级精品课 8 门,《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达到国家级精品课标准,《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达到省级精品课标准;校企合作积极开发优质教材,公开出版教材 3 本,编写校本教材 6 本,完善课程标准 15 门。 见表 427。 表 427 课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预期形式 负责人 经费投入 (万元) 建成 时间 1 《建筑装饰制图与 CAD》 核心课、院级精品课 张志伟 2 2020 2 《造型设计与应用》 院级精品课 张志伟 2 2020 3 《建筑美术基础与应用》 院级精品课 石磊 2 202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序号 名称 预期形式 负责人 经费投入 (万元) 建成 时间 4 《建筑设计基础》 院级精品课 王玉卓 2 2020 5 《建筑装饰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 核心课、院级精品课 朱玉平 2 2020 6 《建筑室内外手绘表现》 院级精品课 刘迪 2 2020 7 《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 核心课、院级精品课 达到国家级精品课标准 朱吉顶 范国辉 6 2020 8 《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核心课、院级精品课 达到省级精品课标准 范国辉 赵颖颖 4 2020 9 《素质拓展训练》 校本教材、课件 尤振 1 2020 10 《建筑装饰制图与 CAD》 校本教材、课件 张志伟 1 2020 11 《建筑室内外手绘表现》 校本教材、课件 刘 迪 1 2020 12 《 3Dmax 表现与后期处理》 校本教材、课件 赵颖颖 2 2020 13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 出版教材、课件 张志伟 2 2020 14 《建筑装饰施工员岗位知识与技能》 出版教材、课件 朱吉顶 2 2020 15 《建筑美术与应用》 校本教材、课件 石 磊 1 2020 16 《建筑装饰企业创业实践》 校本教材、课件 张志伟 1 2020 17 《建筑装饰材料与实务》 出版教材、课件 朱吉顶 4 2020 小计 37 ( 3)发展订单教育 做好“港湾设计班”和“港湾监理班”的订单教育,彰显订单班“入学有单位、实习有收入、毕业即就业”的优势,加深 企业参与程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企业满意度。 专业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企业派专人担任订单班的班主任,并制定订单班校企共管制度,实现校企协同管理,采用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保障校内教学与企业生产需要的有机衔接,落实工学交替。 努力满足企业对订单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积极开展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融炼团队,凝聚企业精神。 订单教育与合作办学是深化“四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专业 +企业”的首要途径,主要建设内容见表 428。 表 428 订单教育与合作办学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预期形式 负责人 经费 (万元) 建成 时间 1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执行方案 范国辉 2 2020 2 校企共管深化订单教育的实施与策略 研究报告 陈阳 党征 6 2020 3 校企合作发展订单教育的经验总结 实施成果 范国辉 2 2020 小计 10 ( 4)就业、创业网络系统 校内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校外构建就业网络,打造一个校内外渠道融通的就业、创业网络系统。 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依托嘉年华装饰公司合署运行,学生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校内即可体验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校外的就业网络,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公司,以此为平台向其他合作企业辐射形成就业创业网络,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锻炼的机会。 充分发挥就业创业网络的促进与孵化作用,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创业能力,并积极拓展建筑装饰相关产业(如材料、洁具、家具陈设)作为创业渠道,加大创业力度。 建设内容见表 429。 表 429 就业、创业系统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预期形式 负 责人 经费 (万元) 建成 时间 1 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运作管理制度 制度文件 范国辉 6 2020 2 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系统管理与运作 实施成果 张志伟 6 2020 3 “东易日盛”装饰集团连锁就业网络体系 实施成果 程文彬 赵颖颖 10 2020 4 支持大学生开办创业公司的实施与运作 实施成果 范国辉 17 2020 小计 39 2.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到 2020 年使专兼职教师总人数达到 42 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 19 人 (双师素质比例 95%以上),校外兼职教师达到 23 人,双师结构更加合理;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聘用行业专家带头人 1 名;培养骨干教师 6 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6 人;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 10 名、企业专家 2 名;建立外聘教师档案库,保证兼职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 50%。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主要建设内容见表 4210。 表 4210 师资队伍建设一览表 建设项目 建 设 方 案 经费 (万元) 时间 专业带头人 2名 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 8 20202020 聘用 1 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8 20202020 培养骨干教师6 人 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家或省级重点工程生产一线带职实践;支持骨干教师参与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参加国内、国外合作与交流。 45 20202020 培养双师教师6 人 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教师到建筑业企业参加实践培训。 鼓励教师考取国家注册资格证书,进修学位等。 16 20202020 外聘兼职教师12 人 聘请 10名精通建筑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 干和能工巧匠,兼职担任专业课和实习实践教学教师。 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保证兼职教师质量和数量。 41 20202020 聘请建筑行业技术专家 2人参与组成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担任实践课程。 10 20202020 小 计 128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引进新加坡 CDIO 工程教育模式。 派出专业教师 2名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口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 新加坡CDIO 工程教育模式 与 教学 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提高 专 业建设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平。 ① 学习 CDIO 工程教育模式和教学 管理方式 ,提升教师素质。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 CDIO 代表构思( Conceive)、设计( Design)、实现( Implement)和运作( 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通过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交流, 深入学习 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借鉴 新加坡 的先进 教学 管理经验,实行全程跟踪考 察和综合考核管理办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客观、全面、严谨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 ②组织中外教师教学方法交流会。 充分调动和利用外国文教专家资源,学习外籍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组织中外教师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包括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评估、教材的引进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切磋,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以及加强我院的国际化办学质量。 ③学习调研 新加坡 教学资源的开发。 紧跟国际技术发展的前沿,学习国外优秀教学资源的开发思路,并且将其中的亮点引入课堂,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接国际资源。 ( 1) 专业带头人 培养聘用专业带头人,推动专业的建设进程,保证专业建设的先进性,起到带头作用。 通过实际工程实践,技术研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学术交流等措施,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聘用 1 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着眼于建筑装饰领域发展的方向、在行业中有较高威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并掌握人才培养规律,能够带动高质量的教学、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 通过国内外研修、工程实践锻炼、科研项目培养 、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等措施使其达到专业带头人要求。 ( 2)骨干教师 根据专业特点和每个拟培养对象 的情况制订具体的培养方案,立足岗位进行培养;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企业培训等方式 、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提高骨干教师业务能力。 骨干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时间到系办企业或实训基地挂职(全日制)锻炼或兼职锻炼。 建立骨干教师职业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使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和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 3)双师素质教师 不断扩大以注册师为引领、工程经验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造就一支业务工作能力强、知识水平高、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养与聘用并 举,专职与兼职结合,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以评价激励机制为保障”的原则,多渠道、多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双师素质教师达 95%以上。 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作为双师教学团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或载体;按照“稳定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吸引高层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用好各类人才”的基本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坚持在实践中锻炼队伍,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实践经验交流,推进双师培养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 ( 4)外聘教师 坚持通过企业选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一定教学水平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同时,建立外聘教师档案库,制订外聘教师考评与任免制度,规范外聘教师的选拔与任用制度。 聘请 10名装饰企业的能工巧匠,兼职担任专业课和实习实践教学教师。 聘请建筑行业技术专家2 人参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担任实践教学课程。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教学需要和兼职教师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兼职教师资源库,保证兼职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 达 50%。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探索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体制,构建基于盈利模式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 ,实行“多形式参与,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共建机制,完善“校中厂”与“厂中校”运作机制,探索“五个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努力做到项目教学有人员,生产实践有现场,教 学内容有任务,质量评价有标准,实现工学结合有平台,实施运作有保 障。 ( 1)校企合办二级学院体制机制 ①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体制 联合东易日盛港湾装饰公司、北京大易尚阳(家装)管理咨询公司组建大易尚阳装饰学院,创办二级学院,形成规模 、质量、管理优势。 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北京大易尚阳管理咨询公司任理事长单位,全局协调,由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荐装饰学院的院长人选,。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二〇〇九年度泉州市第一批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重点项目
/ 3 3 市直 11 47 2020Z34 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研究 本项目拟通过对我院 20202020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六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与各类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同时为在泉州地区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进行有益尝试。 泉州市第一医院 林志强 /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的原则。 在合同签订规范性方面 :( 1)采用市人事局提供的规范合同文本,严格按照《 ** 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的有关规定进行填写;( 2)所有合同均按照规定要求完整填写,无漏项或缺项并有甲乙双方签字盖章。 合同内容合法性方面: ( 1)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签订合同期限,聘用合同期限分有固定期限 、 无固定期限二类 ,固定期限合同期限为 3年。 符合订立聘用合同至退休的 ,鉴定无固定期限合同。 (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管理工作者是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的工作人员 ,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负责人所掌握和决定 ,财务管理工作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无法真正行使监督职权。 有些单位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一些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办法,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单位资金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 ,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的及时有效实施。 各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在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管理的职能仍然不变,按照实际合法合理地筹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