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内容摘要:

推拿方法。 3 指导原则 脊柱主要应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 治。 此外还可预防其它各科疾患,如心脏神经官能症、颈源性头痛、糖尿病、膈肌痉挛、遗精、阳痿、神经衰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闭经、产后乳汁不足、后天性假性近视、功能性耳鸣等。 实施脊柱推拿前要全面了解受术者整体状况,明确诊断,做到手法个体化,有针对性,着重于解决亚健康状态的关键所在;准备好施术时所需要的器材、用品,如按摩膏等;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施术过程中施术者和助手要全神贯注,手法操作要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注意解剖关系和病理特点;认 真观察受术者的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手法。 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 10min,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 4 准备工作 施术部位选择实施脊柱推拿前,首先要使背部等施术部位充分暴露,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无破损、溃疡以及化脓性皮肤病等影响操作的情况。 体位选择 受术者体位选择体位选择应以受术者无不适感觉,施术者施术方便,有利于手法操作及减轻体力消耗为原则。 受术者常用体位:俯卧位、仰卧位、端坐位、侧卧位等。 4. 施术者体位选择施术者体位:站立位和坐位,以前者更为常用。 介质 选择要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介质。 麻油有健脾润燥之功,适于脾胃虚弱、纳差等。 红花油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可适用于心腹诸痛、风湿骨痛、腰酸背痛等。 凉茶水有明目醒脑、清热止渴、消食利尿之功,可用于小儿发热。 滑石粉、痱子粉、爽身粉等有清热渗湿、防损止痒之功,可用于小儿斜颈、腹泻等。 5 操作方法 传统脊柱推拿 脊背推拿 体位受术者俯卧,施术者立于按摩床一侧,根据不同操作步骤调整与手术者的相对位置。 操作步骤 ——牵拉腰背部、按 揉脊背三线(督脉及两侧, 2~ 3min) ——按夹脊穴( 1~ 2min) ——弹拨脊背六线(双侧夹脊及膀胱经, 5~ 8min) ——点按脊背四线(夹脊及膀胱经内侧线, 5~ 8min)——指推整脊( 2~ 3min) ——捏脊( 2~ 3min) ——压脊( 2~ 3min) —— 肩背、腰骶部( 2~ 3min) ——叩击、拍打肩背及腰骶部( 2~ 3min) ——推脊背三线(督脉及两侧, 1~ 2min) 适应症倦怠无力、全身困重,头痛、惊悸少眠,经常感冒,消化不良及情绪低落等。 颈部推拿 体位受术者端坐, 施术 者立于侧后方。 操作步骤 ——拿颈,弹拨颈部三线(督脉及两侧, 3~ 5min) ——点按风池、风府穴( 2~ 3min) ——旋转、牵拉颈部( 2~ 3min) 适应症颈背酸痛,视力模糊,头胀且痛或头晕等症。 脊背推油 体位受术者俯卧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