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4g644g63电喷系统调整说明及故障维修手册内容摘要:
08 控制继电器 (电源供应 ) 点火开关: OFF 电瓶电压。 点火开关: ON 03V。 B15 A/C 开关 发动机怠速 A/C 开关 : OFF 03V A/C 开关: ON ( A/C 压缩机工作) 电瓶电压。 C02 点火正时调整 点火开关:ON 点火正时调整端子搭铁时 0- 1V 点火正时调整端子不搭铁时 - C10 氧传感器加热器 发动机:暖机后怠速运转 03V 发动机: 5000rpm 电瓶电压。 D01 点火开关- ST 发动机:发动 8V 以上 D02 进气温度传感器 点火开关:ON 进气温度 0℃ - 进气温度 20℃ - 进气温度 40℃ - 进气温度 80℃ - D06 氧传感器 发动机:暖机后运转到 2020rpm。 (用数字式电压表检查 ) 0 ( 重复变化 ) D10 备用电源 点火开关: OFF 电瓶电压。 D11 传感器电源 点火开关: ON - D12 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 ON 电瓶电压。 D13 水温传感器 点火开关:ON 水温 0℃ - 水温 20℃ - 水温 40℃ - 水温 80℃ - D14 节气门位 置传感器 点火开关:ON 节气门在怠速位置 - 节气门全开 - D15 大气压力传感器 点火开关:ON 海拔高度: 0m - 海拔高度: 1200m - D16 车速传感器 点火开关: ON 缓慢向前移动车辆 0 5V(重复变化 ) D17 怠速位置开关 点火开关: ON 节气门在怠速位置 0- 1V EFI- 14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端子号码 检查项目 检查条件 (发动机状况 ) 正常状况 微开节气门 4V 以上 D18 上止点位置传感器 发动机:打马达 - 发动机:怠速 - D19 曲轴角度传感器 发动机:打马达 - 发动机:怠速 - D20 空气流量传感器 发动机:怠速 - 发动机转速: 2020rpm D21 空档开关 (A/T) - 接地 D22 传感器地线 - - A13 地线 - - A26 - - C06 诊断控制信号 - - C12 诊断代码输出 - - D09 瞬间 EP- ROM 电源 - - A19 空气流量传感器再设定信号 发动机:怠速 0~ 1V 发动机: 3000rpm 6~ 9V ■ 发 动机 ECU 线束侧端子的配置 注: A 区、 B 区、 C 区、 D 区端子与 ECU 端子相对应。 检查端子之间的电阻及导通性 1. 点火开关转到 OFF 位置。 2. 拆下发动机 ECU 线束接头。 3. 按检查表测量并检查发动机 ECU 线束侧接头各端子间的电阻和导通性。 备注: (1) 测量端子的电阻及导通性时,应使用专用的检查线,不可使用一般的测试棒,以免影响端子的接触压力。 (2) 不必按检查表的顺序进行检查。 注意 检查端子之间的电阻及导通性时,如果插错端子或将接头端子错误地短路接地时,可能会损坏车身电线、传感器、 ECU 或欧姆表,所以请务必小心 使用。 4. 如果欧姆表显示的数值与标准值有偏差,则检查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和相关电线,必要时修理或更换。 5. 修理或更换后,用欧姆表检查并确认故障是否排除。 端子之间的电阻及导通性检查见下表。 D01 D02 D03 D04 D05 D06 D07 D08 D0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B07 B08 B01 B02 B03 B04 B05 B06 B09 B10 B11 B02 B03 B14 B15 B16 C06 C12 C05 C01 C02 C03 C04 C07 C08 C09 C10 C11 A13 A01 A14 A12 A02 A03 A04 A05 A06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08 A09 A10 A11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07 A 区端子 B 区端子 C 区端子 D 区端子 EFI- 15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端子号码 检查项目 正常状态 (检查条件 ) A1- A12 第一缸喷油器 13- 16Ω (20℃ ) A14- A12 第二缸喷油器 A2- A12 第三缸喷油器 A15- A12 第四缸喷油器 A4- A12 步进马达线圈 (A) 28- 33Ω (20℃ ) A17- A12 步进马达线圈 (B) A5- A12 步进马达线 圈 (C) A18- A12 步进马达线圈 (D) A6- A12 EGR 电磁阀 36- 44Ω (20℃ ) A9- A12 净化控制电磁阀 36- 44Ω (20℃ ) A13-车身搭铁 发动机 ECU 搭铁 导通 (0Ω ) A26-车身搭铁 发动机 ECU 搭铁 C10- A12 氧传感器加热器 大约 12Ω D02- D22 进气温度传感器 - (进气温度为 0℃时 ) - (进气温度为 20℃时 ) - (进气温度为 40℃时 ) - (进气温度为 80℃时 ) D13- D22 水温传感器 - (冷却水温度为 0℃时 ) - (冷却水温度为 20℃时 ) - (冷却水温度为 40℃时 ) - (冷却水温度为 80℃时 ) D17- D22 怠速位置开关 导通 (节气门在怠速位置 ) 不导通 (节气门轻微开启 ) EFI- 16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四 . 故障诊断与排除 ■ 故障诊断注意事项 1. 发动机的故障往往 不是由 EFI(电子燃料系统 )引起的。 因此,在进行故障诊断时,首先应检查其它系统的工作情况。 (a). 电源 蓄电池 熔断丝 保险丝 (b). 车身接地 (c). 供油 燃油渗漏 燃油滤清器 燃油泵 (d). 点火系统 火花塞 高压电缆 分电器 功率晶体管 (点火器 )和点火线圈 (e). 进气系统 真空泄漏 (f). 排气污染控制系统 PCV 系统 EGR 系统 净化控制系统 (g). 其它 点火正时 怠速 2. 引起故障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配线接插件的接插不良,因此应始终保持连接可靠。 在检查接插件时,应特别注意下述要点: (a) 检查端子是否弯曲。 (b) 检查接插件是否被完全插入并锁住。 (c) 当轻 轻敲打或扭动接插件时,观察信号是否发生变化。 3. 在更换 ECU 之前,要对其它原因进行充分的故障诊断。 ECU是高质量且高价的产品。 ■ 故障诊断标准流程 锁住 EFI- 17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无法显示正常代码或与 MUTⅡ通讯 搜集客户信息 检查故障情况 读取故障代码 读取故障代码 重复发生 不重复发生 无故障代码显示 记录故障代码后,删除故障代码记忆 故障代码显示 故障代码显示 重新检查故障情况 NG 读取检测故障代码 无故障代码显示 间歇性故障 故障代码显示 参阅〖故障现象检查表〗 参阅〖故障码检测表〗 不正常 EFI- 18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 故障代码的读取方式 发动机警告灯 (发动机检查灯 ) 如果与多点燃油喷射 (MPI) 系统有关的项目出现异常现象 (见下列 发动机警告灯检查项目 ),发动机警告灯会亮。 如果发动机警告灯持续亮或发动机运转时亮,检查输出检测代码。 发动机警告灯检查项目 发动机 ECU 氧 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 曲轴角度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上止点传感器 ) 大气压力传感器 喷油器 车速传感器 燃油泵 点火线圈 注意: 发动机警告灯即使在 ECU 点火正时调整端子短路时也会亮,因此在点火正时调整时, ECU 点火正时调整端子短路情况下灯亮并非异常现象。 读取及清除故障检测代码的方法 注意: 1. 如果电瓶电压过低,检测代码无法输出时, 必须在检查前先检测电瓶电压。 2. 电瓶切断或发动机 ECU 接头切断时,检测代 码记忆会被清 除。 3. MUT- II 接头在接上和拆下前,必须确认 点火开关在关闭位置。 读取故障检测代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 MUT- II,另外一种是使用发动机警告灯。 发动机警告灯 (发动机检查灯 ) EFI- 19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使用 MUT- II 时 1 将 MUT- II 接到仪表盘左下方故障检测接头上 (16 针 ),读取检测代码。 2 参考〖 故障码检测表〗,检查故障项目,修理故障。 3 将点火开关关闭再开启。 4 使用 MUT- II 清除故障检测代码。 5 检查确认故障检测代码为正常。 使用发动机警告灯 时 ( 1) 使用特殊工具 (检测代码检查线束 )将检测接头 (车体侧 )的 1 号端子接地。 ( 2) 根据发动机警告灯的闪烁频率读取检测代码。 ( 3) 参考〖 故障码检测表〗,检查故障项目,修理故障。 ( 4) 摘下电瓶负极电缆 10 秒以上,再重新接上。 ( 5) 发动机暖机后,在怠速下运转 15 分钟。 显示方式 根据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的闪烁规律读出故障代码。 ①正常时 若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电脑内没有故障代码,则故障警告灯以 秒一次的频率连续闪亮。 见左图。 ②不正常时 若电脑内存在故障代码,则发动机故障警告灯以左图的方式闪亮。 例如,当故障代码为 15时,故障警告灯先闪亮 秒 1 次,表示故障代码的十位数为 1,然后停顿 2 秒,再以 秒 1 次的频率闪亮 5 次,表示故障代码的个位数为 5。 当电脑内存有几个故障代码时,电脑按故障代码的大小,依次将所有储存的故障代码显示出来。 发动机警告灯 (发动机检查灯 ) 车体侧检测端接头 车体侧检测端接头 正常时 (例如)不正常时 开始 停止 ON OFF ON OFF EFI- 20。三菱4g644g63电喷系统调整说明及故障维修手册
相关推荐
树木错落有致,达到 “ 春有花、下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 的效果,形成 本校的绿化文化。 建设好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习园地、板报、图书角、书柜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意新颖,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阅览室及班级图书角,部分图书进班级,以提高图书利用率,阅览室专人负责,全天开放,师生可依照规定办理图书借阅。 (二)制度文化建设(
念 指导教学。 ,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 学习 能力。 在教学时我注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课本为主,以课外知识为必要补充。 ,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写字本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下 儿童死亡报告卡” 、“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和“医疗保健机构 28 天 4岁儿童死亡调查表”。 按工作内容分别建立健全相关原始记录,建立并完善《分娩登记》、《 5 岁以下儿童、 1549 岁育龄妇女死亡登记》 、《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计划生育手术登记》、《妇女病普查登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梅毒检测登记》和《孕产妇产前筛查、诊断登记》等登记制度。 三、 各
国历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在湖北、四川广置郡县,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中,融入了更多的中原文化因素。 三国时期,川东地区作为蜀汉拒吴的军事要塞,地位十分显要,也是国内外三国研究者们极为关注的地区。 而这一时期考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三国蜀汉与东汉时期的文化断代分期。 唐代以后,三峡地区的文化发展已融入整个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继续蓬勃发展。
2 负责组织全中心人员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3 组织制定科技发展计划,组织认证重大技术项目的可行性; 质 量 手 册 第 1 章 第 5 页 共 15 页 标题:组织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4 负责中心内外的技术交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仲裁工作; 5 主持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技术审核; 6 负 责检测仪器设备的申购、停用、报废的技术审核; 7 负责批准作业指导书
、图幅土地统计表。 ① Excel数据格式。 ② 纸质形式。 22 分幅结合图: AtuoCAD 数据格式。 分工及技术接口 该工作由空间公司完成并负责成果质量。 库区处或长江监理公司不另行对解译的土地数据进行复核,如规划过程中发现局部地类划分明显与实际不符,库区处或长江监理公司可提出修正意见。 为便于工作衔接,明确责任,库区处或监理公司与空间公司按框图所示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