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过坝建筑物、 桥梁、跨河电缆逐步实施改造 , 保障航行安全。 加强 河道及 水域 岸线 管理。 强化流域河道管理能 力建设,严格涉河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杜绝不符合河道功能定位的涉河开发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 开展湘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确权划界,组织 编制湘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利用规划,科学确定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岸线开发利用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河道岸线资源。 依法 建立完善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水域。 开展非法占用水域岸线治理行动, 依法 查处 非法占用水域岸线行为。 推进 河道采砂 规范化 管理。 健全 “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 ”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湘江河道采砂规划, 全面 加强 河道采砂 管理 ,严厉 打击各类涉砂违法行为 ,大力开展河道清障。 市级以上城市城区河段和长沙综合枢纽库区全面禁采,完成城区、重要交通干线沿线等重点河段采砂尾堆清理,完成市级以上城市城区河段规范化砂场建设。 — 9 — ( 二 ) 强化 水资源 保障 ,确保 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 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增强蓄水能力。 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为重点,因地制宜新建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推进 毛俊等 大型水库前期工 以及 桃源等 5 座中型和铁冲等 17 座小型水库建设,新增蓄水能力 亿 立方米 , 增强骨干水源工程的基础保障作用。 按照 “民办公助,农民为主,政府奖补 ”的原则 ,大力推进骨干山塘和微型集雨工程建设, 新建水窖等集雨利用工程 万口,清淤扩容骨干山塘 万口,新增蓄水能力 亿 立方米 , 成为骨干水源工程的有效补充。 加快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确保饮水安全。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流域内 1339 万列入国家规划内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达到 90%,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率提高到 60%以上。 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推进地级以上城市第二水源建设,开展城镇供水设施提质改造,增强城乡饮水安全保障。 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 , 保障水量水质达标。 建立饮用水 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编制湘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规划, 划定湘江流域 县级以上城市及重要集镇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政策,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整治, 推进 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 提高水量、水质保证率。 — 10 — 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提高利用效率效益。 优化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加强湘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控制断面的最小流量控制管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强用水安全保障。 ( 三 ) 推进 生态治理和保护, 改善 水生态 环境 加强水土保持。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 严格落实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三同时 ”制度, 开展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实时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 “小水电代燃料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等工程措施, 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5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低于 15%。 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加强流域 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 逐步实现江边退耕还林、还绿,提高岸边生态水平和环境自净能力。 强化对枯水期水资源调度,确保河流最小生态需水要求。 开展水生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紧急救护体系,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 强化过鱼设施建设,在湘江干流新改扩建拦河工程 — 11 — 严格执行过鱼设施 “三同时 ”制度,开展已建湘江干流拦河工程过鱼设施恢复,促进渔业生态环境恢复。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大力 开展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建设,保护好森林和植被,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工程,加强河流两岸森林景观建设, 加强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提升景观质量。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湘江河流健康评价, 推进长沙、郴州 等 城市国家 水生态文明 城市建设 试点工作, 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小流域治理等措施,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