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课后解答(高教版)内容摘要:

成本分摊费 用上升为 100( ),每件 X产品的利润为 90,每天的总利润为 180( 90*2)元 210 元,所以不应该停产 Y产品。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方法 答: 表 1 该投资方案的投资及净现金收入 年份 项目 0 1 2 3 4 5 6 总投资 净现金收入 累计净现金流量 60 60 40 100 30 70 50 20 50 30 50 80 50 130 所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在 3年与 4 年之间。 静态投资回收期 =( 累计 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1+ =41+ = (年) 表 2 该投资方案的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年份 项目 0 1 2 3 4 5 6 8 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 i=10%) 累计净现金流量 60 60 60 40 30 50 50 50 50 动态投资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1+ =41+ =(年) (1)i=5% 时 NPV =9000*( P/F, 5%, 2) 5000=9000*=3163 NPV =4000*( P/A, 5%, 2) 5000=4000*=2436 NPV =7000*( P/F, 5%, 1) 5000=7000*=1667 i=10% 时 NPV =9000*( P/F, 10%, 2) 5000=9000*=2438 NPV =4000*( P/A, 10%, 2) 5000=4000*=1942 NPV =7000*( P/F, 10%, 1) 5000=7000*=1364 i=15% 时 NPV =9000*( P/F, 15%, 2) 5000=9000*=18045 NPV =4000*( P/A, 15%, 2) 5000=4000*=1502 NPV =7000*( P/F, 15%, 1) 5000=7000*=1087 (2)运用试算内插法,计算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5000=9000* IRR = 5000=4000*(P/A, i, 2) IRR =38% 5000=7000* IRR =40% (3)使用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则投资 C比较有利。 而使用净现值法比较,在利率为 10%时,投资 A比较有利。 答: NPV=2020* +3000* +4000* +4000* 8000 =2034 NAV=(A/P, 10%, 4) =* =642 NPVR= = 2020* +3000* +4000* +4000* =8000 IRR=% 表 该投资方案的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年份 项目 0 1 2 3 4 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 i=10%) 8000 8000 2020 3000 4000 4000 2732 9 累计净现金流量 8000 动态投资回收期 =41+ =(年) 答: 费用现值法: PC =10000+5000*(P/A, 15%, 3)+ 6000*(P/A, 15%, 3)*(P/F, 15%, 3)4000*(P/F, 15%, 6)=28692. PC =8000+5500*(P/A, 15%, 3)+ 6500*(P/A, 15%, 3)*(P/F, 15%, 3)3000*(P/F, 15%, 6)=29017 费用年值法: AC =28692*(A/P,15%,6)=7581 AC =29017(A/P,15%,6)=7667 答: 分期付款偿还表 0 1 2 3 4 5 偿还本金 偿还利息 未偿还本金 净现金流出额 净现金流出额现值 ( i=10%) 2500 0 19500 2500 2500 3900 1560 15600 5460 3900 1248 11700 5148 3900 936 7800 4836 3900 624 3900 4524 3900 312 0 4212 NPV=2500+++++ =(美元) 而一次支付需要支付 22020 美元。 因此应采用一次支付方式。 答:购置旧机床: PC=40000+32020*(P/A, 10%, 4)7000*(P/F, 10%, 4)=40000+32020**=136659 AC =PC*(A/P,10%,4)=136659*=43111 购置新机床: PC=60000+26000*(P/A, 10%, 4)9000*(P/F, 10%, 4)=60000+26000**=136273 AC =PC*(A/P,10%,4)=136273*=42990 应该选择购置新机床方案。 答: NPV=20200+ + + 令 NPV=0 则, 2= + + IRR=23%> 10%所以应该选择 B方案。 答:若采用新的交通格局,则时间费用可节约 350000,运输费用可节约 202000。 因此效益年值为 550000。 而费用年值 =2950000*( A/P,8%,20) +50000+80000 =2950000*+130000 = BC比 = => 1 所以应该选择新的交通格局。 答: AC =20200*(A/P,10%,8)+40003000*(A/F,10%,8)=20200*+40003000*= AC =10000*(A/P,10%,5)+3000+1000*(A/G,10%,5)1000*(A/F,10%,5)=10000*+3000+1000**=7284 所以应给选择 B方案。 答: a、 NPV =65000+18000*(P/A, 10%, 5)+12020*(P/F,10%,5)=65000+18000*+12020*= NPV =58000+15000*(P/A, 10%, 5)+10000*(P/F,10%,5)=58000+15000*+10000*=5074 NPV =93000+23000*(P/A, 10%, 5)+15000*(P/F,10%,5)=93000+23000*+15000*= 10 因为没有资金限制,则三个方案都应该选择。 b、由于资金限制在 160000 元内,所以只能选择两项投资。 应该选择两两组合的总 NPV 最大的。 NPV = NPV = NPV = 所以应该选择 X、项目。 c、 首先应该计算投资额最小的方案 Y内部收益率。 令 58000=15000*(P/A,i,5)+10000(P/F,i,5) IRR =% 再计算 X、 Y项目的增量内部收益率。 令 7000=3000*( P/A, ,5) +2020*( P/F, ,5) =%> 10% 因此 X项目优于 Y项目。 再计算 X、 Y项目的增量内部收益率。 令 28000=5000*( P/A, ,5) +3000*( P/F, ,5) IRR =0% < 10% 因此 X项目优于 Z项目。 所以应该选择 X 项目。 增量内部投资收益率是使增量净现值等于零的收益率。 在比较两个互斥的项目时候,用来判断增量投资的经济效果,当增量内部收益率低于最低希望收益率时,显然增量投资的经济效果并不好。 同理,当增量内部收益率高于最低希望收益率时,增量投资的经济效果比较好。 1答: a、 NPV =2020+500*(P/A,10%,7)= NPV =3000+900*(P/A,10%,7)= NPV =4000+1100*(P/A,10%,7)= NPV =5000+1380*(P/A,10%,7)= 所以, NPV 最大,应该选择方案 Z. b、 IRR =% IRR =% IRR =% IRR =% 所以,折现率在 15%— 23%范围内取值, Y方案在经济上最佳。 1答: 在所有情况下,土地费用均为 3000 元,且在寿命周期结束时保持不变。 因此,土地费用在各方案的比较中,可予以不计。 NPV =202000+(4000015000)*(P/A,15%,40)=33950 NPV =250000+(6000025000)*(P/A,15%,40)=17530 NPV =310000+(9000030000)*(P/A,15%,40)=88520 NPV =385000+(10600042020)*(P/A,15%,40)=40088 明显的, NPV 最大,所以应该选择建造 4层。 1答: 设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为 X。 则, 1答: ( 1)设产品此时盈亏平衡点的生产量为 X。 则 , =12X+100000+20200 (件 ) ( 2)设增加销售产品的数量为 X。 原方案利润为:( 1510) *4000010000=20200 现方案利润为: 20200*( 1+5%) =21000 则, ( 40000+X) *()10000020200=21000 (件 ) 1答:原方案利润为:( 1510) *1000020200=30000 方案 1利润为:( 1610) *900020200=34000 11 方案 2利润为:( 1410) *1400020200=36000 所以应该选择方案 2。 1答: 设盈亏平衡点的单价为 P 、单位变动成本为 C 、固定成本为 C 、销售量为 Q . 则, (P )*10000040000=0P =(元) ( 2 C ) *10000040000=0 C =(元) ( ) *100000 C =0 C =80000(元) ( ) * Q 40000=0Q =50000(件) 第四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答:股权资金的优点在于低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因此要求项目收益比较高,才能补偿资金成本,但对项目要求的风险比较小。 而债务资金恰恰相反,资金成本低,但风险较大,所以项目投资成本较低,易获取更多净收益,但风险较大。 答:影响项目建设规模的因素有:市 场需求、各工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资源、设备制造能力、资金等供应的可能性、规模经济的要求、投资主体风险承受能力。 总之,在确定项目建设规模的因素时,必须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既要从满足需要出发,又要考虑是否具有可能,更要注意经济效益,切不可把确定企业规模的工作简单化。 在确定项目的合理规模时,除了要考虑产品本身的特点外,还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因素和企业的外部的因素,反复比较几个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 定性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是否符合一定时期的市场 条件,是否符合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生产的要求,是否满足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规模。 定量分析主要通过最小规模确定、起始经济规模的确定、最佳经济规模确定方法来确定。 答:发行债券的资金成本: K = =% 发行股票的资金成本: K =% 留用盈余资本的资金成本: K =% 借贷资金的资金成本: K =12% 所以,资金平均成本率为: K= *%+ *%+ *%+ *12%=% 答: (1)、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R = *100%=16% (2)、比例为 1: 3时,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R = *100%+ *( *100%10%) =18% (3)、比例为 1: 1时,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R = *100%+ *( *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