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考试试卷(答案)内容摘要: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 ( )设置,当不能水平设 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 ( A )连接。 A、 水平 下斜 B、 竖直 下斜 C、 水平 上斜 D、 竖直 上斜 2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 B )之间。 A、 30176。 ~45176。 B、 45176。 ~60176。 C、 50176。 ~60176。 D、 60176。 ~75176。 2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 C ) mm。 A、 100 B、 200 C、 150 D、 250 2 满堂脚手架 立杆间距不小于 179。 ,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小于 3 kN/m2。 立杆上应增设 ( D ),防滑扣件应安装牢固,且顶紧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的扣件。 A、 立杆 B、 横杆 C、 水平杆 D、 防滑扣件 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 ( )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 ( B ) 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A、 由下而上 一次全拆 B、 由上而下 逐层 C、 由上而下 一次全拆 D、 由下而上 逐层 2 单、双排脚手架必须配合 ( B )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 A、 工人要求 B、 施工进度 C、 监理要求 D、 计划进度 脚手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 ( C )进行交底。 A、 项目经理 B、 安全员 C、 施工人员 D、 技术负责人 二、多选题 每题 2 分 共 40 分。 (选错不得分,每少选一个答案扣 )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 ( AB )。 A、 永久荷载 B、 可变荷载 C、 风荷载 D、 雨雪荷载 E、 自身荷载 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包括 ( ABCD )。 A、 立杆 B、 水平杆 C、 剪刀撑 D、 扣件 E、 安全网 脚手架构配件自重包括 ( ABCD ) 共同验收,合格方方可投入使用。 A、 扣件 B、 脚手板 C、 栏杆 D、 挡脚板。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考试试卷(答案)
相关推荐
疏散,其数量、位置、形式应符合有 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 ) 17.屋顶按采用的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做成不同的形式,一般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 其他形式的屋顶三大类。 ( ) 18.塑钢门窗具有抗风压强度好、耐冲击、耐久性好、耐腐蚀、使用 寿命长的特点。 ( ) 19.单层厂房的骨架结构,是由支承各种竖向的和水平的荷载作用的构件所组成。 ( ) 20.工业厂房地面的组成与民用建筑基本相同
成本分摊费 用上升为 100( ),每件 X产品的利润为 90,每天的总利润为 180( 90*2)元 210 元,所以不应该停产 Y产品。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方法 答: 表 1 该投资方案的投资及净现金收入 年份 项目 0 1 2 3 4 5 6 总投资 净现金收入 累计净现金流量 60 60 40 100 30 70 50 20 50 30 50 80 50 130 所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在
针的制定应为质量目标的建立提供框架基础; e: 质量方针应通过经常性的宣传,使本公司各管理层人员都能理解,并贯彻于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 f: 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方针的适合性进行评价,保证其适应本公司的发展需要。 质量手册 5. 4 策 划 版本 /修订次: A/0 QM/CZ 012020 第 18 页 策 划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本公司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目标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
(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监理工程师审核 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分部工程 合格 不合格 纠正 不合格 20 工程费用索赔管理的基本程序 不同意 承包单位、设 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任何一方提出设计变更、洽商 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别在(设计变更、洽商)上签字认可 承包单位按设计变更、洽商施工 承包单位提交《设计变更、洽商费用报审表》 监理工程师审核 总监理工程师签认意见
许偏差应符合表 13 所示。 表 13 小型排水沟主要检测项目及允许偏差 园凳、护栏 一般项目 基础应埋于实土层,平稳牢固。 混凝土基础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成品表面无裂纹、掉角等缺陷。 台阶 台阶分项参照 GB 50203 有关规定执行。 种植池 种植池分项参照 GB 50203 有关规定执行。 11 试验和检验 材料检验 园林铺装工程 (园路 )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钢筋
300+100=℃~℃.解: =15s, T=30/5=6s, =2π/Th高度处的实际温度t=t0h*而在h高度处温度计所记录的温度t‘=A()t=A()(t0h*)由于在3000m高度温度计所记录的温度为-1℃,所以有-1= A()(t03000*)求得 t0=-℃当实际温度为t=-1℃时,其真实高度可由下式求得:t=t0h*,h=(t0 t)/=(+1)/=50m 解:(1)则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