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公司年产xx万吨饲料项目环评报告表内容摘要:

织排放工艺粉尘产排情况一览表 车间 排放状况 面源面积 ( m2) 排放高度 ( m) 排放量( t) 1车间 8 2车间 2952 8 合计 / /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饲料生产原料初清粉尘拦截后产生的固废作为一般工业固废排放,这部分固废年产生量为 ,其余工段粉尘 产生量为 t/a 全部回收利用。 ③饲料恶臭 根据调查,项目的恶臭废气主要来自于饲料制粒后产品的烘干工序。 饲料 的主要成分一般为动植物蛋白质、脂肪、纤维和添加剂,这些组分在受到蒸煮后热解,一部分组分受热蒸发,一部分组分热解成低分子物质,可挥发性的物质混合后在干燥过程中会随水分扩散至空气中,由于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气味,多种气味混杂则形成了生产饲料过程中的恶臭废气。 通过原料-产物的相关分析可知,恶臭废气的化学组成多为:炔烃醇类、内脂类以及少量含硫化合物等;还含有大量细小玉米粉等颗粒物。 表 412 项目废气污染源排放汇总 来源 污染物 产生量 处理措施 排放量 削减量 排放去向 燃 生物质颗粒 锅炉 废气量 106m3/a 水膜 除尘器 106m3/a 35m 高排气筒排放 烟尘 NOX 0 饲料生产车间 废气量 108 m3/a 脉冲布袋除尘器 有组织 108 m3/a 15m 高排气筒排放 粉尘 111t/a 恶臭 恶臭 若干 排气扇 若干 ④生活废气 项目将在厂区内配套食堂,为员工提供三餐。 项目使用液化 气作为燃料,项目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食堂供应 16 名员工的饮食,基准灶头数为 2 个,每个灶头排风量以 2020m3/h计,年工作日 300 天,日工作时间约 3h,则年油烟排放量 18 为 180 万 m3,经类比调查,食用油消耗系数按 7kg/100 人 d(二餐 ),则本项目建设后食用油消耗量为 ,年耗油为 336t/a。 根据不同的烧炸工况,油烟气中烟气浓度及挥发量均有所不同,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24%,本项目取 3%,则本项目日产生油烟量为 ,年产生油烟量为。 油烟排 放浓度为 ,超过《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 GB184832020) 中。 (3)噪声 该项目的污染源主要来自车间内的大量机械设备,如风机、空压机、破碎机、提升机等,其主要设备噪声级 见表 413。 表 413 主要高噪声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dB(A) 1 引风机 7585 2 清理筛 7080 3 提升机 7080 4 混合机 7080 5 破碎机 8090 6 空压机 7590 7 制粒机 7585 8 振动筛 7585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外造成噪声影响,根据对建设单位和其它类比饲料加工企业,其车间内噪声可以达到 85dB。 建设单位拟采用消声、隔声等措施降低高噪声设备对厂界的影响。 (4)固体废物 ① 生产固废 A、 原料杂质 项目需要购买大量的原辅材料,这些材料进入生产线之前必须经过前清理和除铁,去除其中砂石、绳头、小石子、纸张及玉米芯等。 由于采购的原料均由专业供应商提供,比较洁净,且采购合同中均有约定杂质含量。 根据建设单位多年统计,这部分杂质含量不会超过原料使用量的 ‰ ,预计年排放杂质 ,其中预计有 t/a 的含铁杂质。 B、 包装物 项目使用大量原材料,使用后剩余大量的包装物,这些包装物主要为麻袋和编织袋,这些包装物绝大部分可重复使用,不对外排放,少量破损的约 , 19 由环卫部分清运处理。 C、 回收粉尘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饲料生产原料初清粉尘拦截后产生的固废作为一般工业固废排放,这部分固废年产生量约为 ,其余工段粉尘全部回收利用。 D、 锅炉灰渣 项目锅炉燃 生物质颗粒 产生部分炉渣 60t/a,同时锅炉除尘系统截留的烟尘 ,两项合计。 炉渣 、烟尘 可以作为农肥使用,由建设单位卖给 周边村民 作为肥料使用。 ② 生活垃圾 项目有工人 24 名,其中 16 名食宿在厂内,按 不住厂员工 、 住厂员工 计算,排放生活垃圾 20kg/d ( 6t/a)。 生活垃圾统一由工业区环卫部门进行处理外运填埋处理。 表 413 项目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来源 产生量 t/a 性质 处置措施 原料杂质 一般 固体废物 卫生填埋 铁杂质 外卖 饲料初清回收粉尘 卫生填埋 其他工段回收粉尘 回收利 用 锅炉灰渣 作为肥料使用 包装物 卫生填埋 生活垃圾 6 生活固废 卫生填埋 合计 五、产业政策及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产业政策分析 项目主要从 饲料加工。 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修正)》 鼓励类、 限制类和淘汰类, 属于允许类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同时项目也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20 年 5 月 23 日发布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20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2020 年本)》中 所 20 列禁止或限制的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 选址可行性分析 (1)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综上,项目的选址符合 XX 镇土地利用规划,与周边的环境可相容,选址是合理可行的。 (2)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项目厂区设计 详 见厂区平面布置图。 其具有以下特点: ① 工程南侧为办公规划区,北侧为生产区,项目工程设计中已对供电、空压、蒸汽、原料贮存、成品原料仓库及生活设施等都留有一定的扩容发展余量,足以满足该项目工程建设需要。 ② 本项目工程饲料生产车间布置在总体规划的生产区内,原料仓库布置在生产车间的 东 侧,成品仓库布置在生产车 间南侧,生产联系方便,距离动力车间较近,管线短捷,可节省能耗和投资。 ③ 整个厂区的围墙、大门按当地规划部门统一设置建设。 ④ 竖向布置结合厂区自然条件,考虑有利于厂内排水,便于厂内外道路衔接和运输,建构筑物基础和管线埋设深度要合理,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等因素。 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地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和有关设施,并应减少土(石 )方工程量和基础工程费用。 当厂区地形坡度较大时,建筑物、构筑物的长轴宜顺等高线布置,并应结合竖向设计,为物料采用自流管道及高站台、低货位等设施创造 条件。 由此可见,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六 、施工期环境影响 项目选址于 XX 县 XX 镇 XX。 项目拟建设厂房 14760m2, 办公综合楼 1872 m2。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会随着施工的完成而结束,但仍要采取防止措施,使其对周围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21 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废水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是机械维修、清洗外排污水,含有 SS、 COD、一般无机盐类和石油类等污染物,如 果随意排放,会危害土壤、妨碍水体自净。 根据类比调查,施工期生产废水中 SS 值可达 300~4000mg/L,若防范不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虽然这些不利影响是短暂的,这种影响会随着施工的完成而结束,但仍然要采取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因此,施工现场应设立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均通过排水沟流入到沉淀池当中,经隔油池在沉淀后将上清液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即可减少新鲜水的用量,可降低成本,同时杜绝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体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人员约 30 人,均不在工地内食宿,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 COD、BOD、 NH3N 和 SS,污水产生量为 8t/d。 施工期生活污水必须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可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作为农肥用于农灌,严禁直接排放至 XX 溪 ,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 废水治理措施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间施工机械的油污以及建筑材料由于下雨天雨水冲刷而产生的污水极易对周边环境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建议应采取措施: (1)严格施工管理,文明施工。 (2)应配套相应的施工排水设施,运输、施工机械机修油污应集中采取隔油池和砂滤处理,道路施工所产生的废水需要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得随意排放。 (3)施 工中的固体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运走,建筑材料应妥善存放并用篷布遮盖,防止雨水冲刷而造成污染。 (4)尽量避免在雨季开挖土方,节约建筑用水;防止溢流,要搭盖堆料工棚等,减少雨水对堆土的冲刷。 废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废气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 22 该项目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装载车行驶时产生的路面扬尘以及挖填方、装卸土方、泥沙时产生的扬尘。 这些扬尘排放源均为无组织排放的面源,其源强与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大小、比重以及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风速越大、颗粒越小、沙土的含水率越小,扬尘的产生量就越大。 运输车 辆道路扬尘强度除了与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还与路面状况有关。 从现有的道路分析,工程建设的交通运输较为方便。 在汽车经过时由于粉尘颗料的重力沉降作用,其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随着距离不同有差异。 一般来说,施工扬尘源高度一般较低,颗粒度也较大,为瞬时源,污染扩散距离不会很远。 根据类比分析,在扬尘点下风向 0~50 米为较重污染带, 50~100 米为污染带,100~200 米为轻污染带, 200 米以外对大气影响较小,且危害时间短。 项目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 ,项目周边主要为工业用地,周边 200m内无敏感目标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汽车运输扬尘产生 影响较 大,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另外,施工期间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会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施工期相对营运期较短,施工期也比较集中,其产生的影响是临时性的,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2)装修阶段废气影响 装修期间有机溶剂以不同浓度和面源形式向室外弥散,污染周边环境,因此必需引起施工部门的注意,应该采取措施。 对有机溶剂的污染控制首先应在源头上,要注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环保产品,坚决杜绝采用已被淘汰的涂料,合理安排作业,涂喷作业不要过于 集中,以降低释放源强度。 废气治理措施 由于施工的建筑粉尘和扬尘难于集中处理,因此,对施工期二次扬尘污染主要是以防为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施工期间的粉尘影响得到控制。 施工期间应该对施工单位加强管理,按进度、有计划地进行文明施工。 建设单位除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教育外,还要自觉遵守《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办法》、《建筑施工环境与卫生标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工程建设单位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管 23 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环境主管部门提供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包括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并提请排污申报。 为做好防治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规定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 (2)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等易产生扬尘物质应当密闭处理。 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洒水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 (3)由于没有集中的施工地点,进出施工场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 垃圾、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 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公分,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 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4)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按规定冲洗车辆等设备,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 (5)天气预报 4 级风力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等。 (6)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7)施工后应该尽快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确保绿地率不低于规划的要求,绿化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建设和验收。 (8)室内装修时加强通风换气,用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污染物,使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自然通风,对于自然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应采用机械通风,要正确布置进、出通风口,合理组织气流,避免进出风短路。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等,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又有不同的主要噪声源。 施工设备噪声主要是铲车、推土机、装载 车等设备的发动机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是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的撞击声、装卸材料的碰击声。 这些噪声源的声级最高可达 110dB。 24 由于施工场地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 80 dB,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设备交互作业,使用率也有较大变化,因此很难计算其确切的施工场界噪声。 各种设备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