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_t5095—20xx)内容摘要:

1.主要走道宽度: 单面排列机列机房应不小于 m; 双面排列机列机房应不小于 m; 2.次要走道宽度: 短机列机房应不小于 m,个别突出部分不小于 m; 长机列机房应不小于 m,个别突出部分不小于 ; 3.机列之间的距离: 相邻机列面与面之间净距应为 m~ m; 相邻机列背与背之间净距应为 m~ m; 相邻机列面与背之间净距应为 1. 0 m~ m; 机面与墙之间净距应为 m~ m; 机背与墙之间净距应为 m~ m。 4.机房条件受限时,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仍应满足机房楼面荷载要求。 设备安装 机房走线架的安装方式应满足 YD/ T 5026— 2020《通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23 列架可按区域安装,应满足工程近期需要。 设备安装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其加固方式应符合 YD5059—— 2020《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 新建机房应采用上走线方式。 机房电源线、光纤连接线、通信线应分开布放。 线缆布放位置应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 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 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布放时应考虑保护措施。 布线电缆选择应满足传输速率、衰减、特性阻抗、串音防卫度和耐压等指标的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 设备连接器的线缆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接器和线缆在机械尺寸上应完全匹配,以保证良好的物理连接,减少连接损耗。 2.对于每个系统要求单独接地的和阻抗为 120Ω的连接器, 应选择具有单独地线的对绞型射频对称线缆。 对于在一个单元上 多个系统公用一个接地点的连接器,应选择有总接地线的星绞形 射频对称线缆。 各数字速率 的布线电缆衰减 (含数字分配架的连接衰耗 ) 暂定值应不超过表 的规定。 设备接口间各类布线电缆最大传输距离,应符合表 规定。 考虑到不同工程某种速率接口之间电路的转接,设备与DDF(交叉连接点 )间的布线长度应小于表 中总长度的一半。 如果电路转接经过多个 DDF 进行,设备与 DDF 间的布线长度应进一步减少,以保证两端设备间最大传输距离满足表 的要求。 24 7. 6. 10 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宜 在输出口接地。 电源主干馈电线宜采用铜排或铜芯电缆,列柜至机架布线宜采 用铜芯电缆。 至列柜的保护地线以及列主干保护地线宜选用铜芯电缆。 告警信号线宜选用音频塑料线。 BITS 设备经 DDF 至传输设备的同步信号线,应采用同轴射频电缆 (750,)或高频对称电缆 (120Ω ),最大传输距离应符合表。 公务联络线应选用音频隔离线。 工程中常用布线电缆型号及主要指标详见条文说明。 电源系统及接地 直流供电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传输设备应采用 48V 直流供电,其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 40 V~ 57V。 2.数字传输机房可采用主干母线供电方式或电源 分支柜方式。 3.传输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应结合机房原有的供电方式,采用树干式或按列辐射方式馈电,在列内通过列头柜分熔丝按架辐射至各机架。 4.不允许两只小负荷熔丝并联代替大负荷熔丝使用。 电源线截面的选取应根据供电段落所允许的电压降数值确定。 传输设备所需的 48 V直流电源系统布线,从电力室直流配电屏引接至电源分支柜、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柜、再至传输 25 设备机架均应采用主备电源线分开引接的方式。 列柜的选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列柜的容量以及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 2.应根据传输设备满配置耗 电量的 ~ 倍来核算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 3.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工作。 交流 220 V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交流 220V电源供仪表以及网络管理设备使用。 2.配置网络管理设备的局站应采用不问断电源 (UPS)供电系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供电。 地线应满足以下规定: 1.数字传输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采用分开引接方式。 2.工作地线应采用汇流条树干式“ T”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通过列头地线排辐射至各机架。 3.保护地线宜采用电力电 缆从电力室地线排或适当接地点直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采用树干式“ T”接至各机架。 4.终端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防雷接地体引入,并可靠地与 ODF 架绝缘。 5.数字分配架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DDF 架内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 DDF 架上的接地端子可直接与相邻列头柜的保护地端子相接,同机房内 DDF 架之间的保护地线可复接或 T 接。 局站的电源设计,凡本规范未规定的应按 YD/ T5040—2020《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局站的防雷接地 要求,应按 YD5098— 2020《通信局 (站 ) 26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的规定执行。 局站装机条件 局站数字传输机房设计的面积应结合工程远期发展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 局站数字传输机房的温湿度条件应符合表 的要求。 局站数字传输机房内应洁净、防尘、防静电。 局站数字传输机房房屋净高应为 m~ m。 局站数字传输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值应符合表 的要求。 数字传输机房水平面被照面的最低照度标准应满足100Lx~ 150 Lx。 数字传输机房应设置事故照明。 有关网管系统机房 的设计要求,应符合 YD/ T5080—2020《 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局站机房的其他环境条件,应符合 YD/ T5003— 2020《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27 8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误码性能 SDH网络全程端到端 27500 km 假设参考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要求。 6800 km 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 (长期系统指标 )应不劣于表 的指标要求 (测试时间不少于 1 个月 ): 实际通道误码性能应按表 指标乘以实际通道长度与6800 km 之比进行计算。 420 km 假设参考数字段的误码性能 (长期系统指标 )应不劣于表 的指标要求 (测试时间不少于 1 个月 ): 实际数字段误码性能应按表 指标乘以实际数字段长度与 420 km 之比进行计算,实际数字段长度小于 30 km 的应按 30 km 计算。 6800 km 数字通道的误码指标 (短期系统指标 )应不劣于表 8. 1. 4 的指标要求 (测试时间为 24 h): 数字通道误码指标验收规则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续测试 24 h,当 ES、 SES 两者均小于或等于各自的 S1时,系统验收合格; (2)连续测试 24 h,当 ES、 SES 两者之一或同时大于或等于各自的 S2 时,系统验收不合格。 需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验收。 (3)连续测试 24 h,当 ES、 SES 两者之一或同时大于各自的Sl,但两者均小于各自的 S2 时,应将测试时间延长至 7 天 (包括前一天 ),如果测试结果均不超过各自的 BISPO7,则系统验收合格,否则系统验收不合格。 系统验收不合格时,需查明原因,排 28 除故障后重新验收。 工程数字段的误码指标 (短期系统指标 )应不劣于表 的指标要求 (测试时间为 24 h): 数字段误码指标验收规则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续测试 24 h,当 ES、 SES 两者均小于或等于各自的 S1时,系统验收合格; (2)连续测试 24 h,当 ES、 SES 两者之一或同时大于或等于各自的 S2 时,系统验收不合格。 需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验收。 (3)连续测试 24 h,当 ES、 SES 两者之一或同时大于各自的S1,但两者均小于各自的 S2 时,应将测试时间延长至 7 天 (包括前一天 ),如果测试结果均不超过各自的 BISPO7,则系统验收合格,否则系统验收不合格。 系统验收不合格时,需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验收。 抖动性能 SDH网络接口抖动性能应符合以下 要求: 1. SDH网络接口允许的最大输出抖动 (滤波器频响按 20 dB/ 10 倍频程滚降,低频部分按 60 dB/ 10 倍频程滚降,测试时间为 60 s)符合以下规定: 1)SDH网络输出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应不超过表 中规定数值。 2)数字段输出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应不超过表 括号中规定数值。 2. SDH设备 STMN 输人口的抖动容限应符合以下规定: 1)STMl 光接口容许的正弦调制输入抖动,应符合图 和表 规定的容限。 STM1 电接口容许的正弦调制输入抖动, 应符合图 和表。 2)STM4 光接口容许的正弦调制输入抖动,应符合图 29 和表 规定的容限。 3)STM16 光接口容许的正弦调制输入抖动,应符合图 和表 规定的容限。 4)STM64 光接口容许的正弦调制输入抖动,应符合图 和表 规定的容限。 PDH/ SDH网络边界的抖动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由 SDH网络传送的 PDH信号在 PDH/ SDH网络边界,应符合原有 PDH网络的抖动性能要 求。 2. PDH网络接口最大允许抖动应不超过表 中所规定的数值。 高通测量滤波器具有一阶特性,并按 20 dB/ 10 倍频程滚降,低通测量滤波器具有最平坦蝶形特性,并按 60 dB/ 10 倍频程滚降,测量时间为 60 s。 3. SDH设备 PDH支路输人口抖动和漂移容限应符合以下规定: 1)SDH设备 2048 kbit/ s 支路输入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应符合图 及表 规定容限。 测试序列采用 建议的长度为 2151 的伪随机码 (PRBS)。 2)SDH 设备 / s 支路输入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应符合图 及表 规定容限。 测试序列采用 建议的长度为 2231 的伪随机码 (PRBS)。 3)SDH设备 Mbit/ s 支路输入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应符合图 及表 规定容限。 测试序列采用 建议的长度为 2201 的伪随机码 (PRBS)。 4)SDFI设备 / s支路输入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应符合图 及表 规定容限。 测 试序列采用 建议的长度为 2231 的伪随机码 (PRBS)。 30 漂移性能 在 SDH网络中任何 STMN接口上的漂移限值以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MTIE)来规范,应符合表 的要求。 可用性目标 数字段的可用性目标以及 SDH 系统的不可用时间分配总体要求应满足《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第 节的要求。 可用性目标具体要求应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31 9 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 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的数量和品种应能满足工程日常运行维护的需要,仪表的型号和功能应根据实用和经济的原则择优选用。 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应按维护范围及站型考虑。 工程设计在配置维护工具及仪表时,必须在调查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应充分利用已有仪表,并根据具体情况补缺配套。 仪表配置原则在条件允许时,也应考虑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32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了以下写法: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 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 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 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 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33 系统在 S点的眼图应满足图 ,模框参数列于表 和表 中。 系统在 MPIS 点的眼图应满足图 所示的模框要求,模框参数列于表 中。 34 附录 B 光接口参数规范 35 附录 C 电接口参数规范 155520 kbit/ s 输出口的脉冲形状如图 和图 所示,其输人口的眼图模框如图 所示。 36 再生器抖动性能 根据抖动传递特性中截止频率 fc的不同规范了两种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